一种生物研究使用的解剖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225发布日期:2018-12-18 21:10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研究使用的解剖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研究使用的解剖台结构。



背景技术:

解剖是一个医学、生物学用语,是指用特制的刀、剪把人体或者动植物体剖开;而解剖的核心在于实践,实践的过程需要经常解剖尸体、观察标本,在实验室中解剖尸体大多是在解剖台上完成。

如申请号CN201610033362.X公开了一种医学解剖平台,包括操作平台、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后部操作仓边侧的移动承载平台、设置在所述操作仓内的成像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后方的模拟操作机构,所述成像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操作仓内壁上的若干高清摄像头,所述若干高清摄像头将信息反馈至所述模拟操作机构,所述操作仓处设置排污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避免操作者由于将手伸入其中切割,造成划伤手部而感染的几率,同时采用完善的移动承载平台能够实现解剖材料的输进与输出,并直接在移动承载平台上进行操作,而在解剖过程中由于在操作仓内进行,从而避免了溶液溅射的现象;且本装置操作简便,值得应用与推广。

结合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无法调节倾斜角度,在做展示性解剖时,例如面向医学生授课时,学生围观靠近外围的学生视线受阻,展示效果较差。

如申请号CN201510748309.3公开了一种小动物解剖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组立柱,第一调节臂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节臂,第二调节臂的末端固定有肢体固定装置,第一调节臂可绕立柱水平旋转,第二调节臂可绕其与第一调节臂的连接点水平旋转。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动物大小设定肢体固定装置的位置,可应用于大小不同的实验动物的解剖,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会多有迸溅,使血水组织液等液体溅到各个零部件上,水洗难以保证清洗彻底,会滋生大量细菌。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生物研究使用的解剖台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研究使用的解剖台结构,以解决现有无法调节倾斜度,滋生细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生物研究使用的解剖台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生物研究使用的解剖台结构,包括支架,集水桶,抽屉,台面,上滑槽,下滑槽,解剖池,导流槽,下水孔,刷架,扶板,滚轮,毛刷,灯架,紫外线灯,水管架,万向水管,挡板,提升架,滑架,第一伸缩架,第二伸缩架,束缚板和束缚柱;所述支架为方管焊接而成;所述集水桶放置于支架上,用以存放废水;所述抽屉安装于台面前侧靠近下方,用以存放解剖常备用品;所述台面焊接于支架顶侧;所述解剖池开设于台面上,为凹陷式,减少液体迸溅;所述导流槽设有三处,为倒梯形槽,用于集流,便于液体流动以及清理;所述下水孔设有两处,为漏斗形,开设于解剖池内左侧,前后各一处,上方带有过滤,用以阻隔杂物,下方通过水管与集水桶相连接,将废水排到集水桶内;所述滚轮固定于扶板左右两侧下方,可在上滑槽内运动;所述毛刷固定于扶板底侧,长度不均,根据解剖池底部的轮廓线来设定;所述挡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到台面右侧,用于封闭上滑槽右端出口;所述提升架由滑架,第一伸缩架,第二伸缩架,束缚板和束缚柱组成;所述束缚板通过销轴连接与第一伸缩架和第二伸缩架顶侧;所述束缚柱设有十二处,分布于束缚板顶四周,为阶梯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滑槽设有两处,为T型槽,从右侧向左开槽,非贯通,分别开设于台面顶侧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滑槽为T型槽结构,开设于台面后侧,左右相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刷架由扶板,滚轮和毛刷组成,放置于上滑槽上,可在上滑槽内做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灯固定于灯架上,所述灯架底部设有T型块,尺寸与下滑槽相等,固定于下滑槽内,可在下滑槽内运动改变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水管通过水管架固定到台面后侧,可360度折弯改变喷水方向,万向水管连接到解剖室水路,水管架左侧设有T型块,与下滑槽尺寸相同,可在下滑槽内运动改变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滑架为平板架结构,底部设有T型条,尺寸等于上滑槽尺寸,可在上滑槽内左右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架和第二伸缩架分别固定于滑架上下两处肋板上,为套管结构,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通过对齐不同的孔,然后通过螺栓固定来调节第一伸缩架和第二伸缩架的高度,第一伸缩架为两节,第二伸缩架为三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束缚柱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束缚绳来固定解剖样本,可以通过束缚柱上的各端阶梯轻松完成固定,同时也能通过不同阶梯段的固定来调节束缚倾斜度。

本实用新型通常在解剖池中进行解剖,减少液体迸溅到身上的几率,在进行小型生物或者小型器官解剖时可以在提升架上操作,技能根据自己的舒适度调节高度和倾斜度,同时便于展示,此外,解剖后清洗方便简单,杀菌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解剖池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刷架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刷架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升架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升架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水管架右视图。

图中:1-支架,2-集水桶,3-抽屉,4-台面,401-上滑槽,402-下滑槽,5-解剖池,501-导流槽,502-下水孔,6-刷架,601-扶板,602-滚轮,603-毛刷,7-灯架,701-紫外线灯,8-水管架,801-万向水管,9-挡板,10-提升架,101-滑架,102-第一伸缩架,103-第二伸缩架,104-束缚板,105-束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一种生物研究使用的解剖台结构,包括支架1,集水桶2,抽屉3,台面4,上滑槽401,下滑槽402,解剖池5,导流槽501,下水孔502,刷架6,扶板601,滚轮602,毛刷603,灯架7,紫外线灯701,水管架8,万向水管801,挡板9,提升架10,滑架101,第一伸缩架102,第二伸缩架103,束缚板104和束缚柱105;支架1为方管焊接而成;集水桶2放置于支架1上,用以存放废水;抽屉3安装于台面4前侧靠近下方,用以存放解剖常备用品;台面4焊接于支架1顶侧;

解剖池5开设于台面4上,为凹陷式,减少液体迸溅;导流槽501设有三处,为倒梯形槽,用于集流,便于液体流动以及清理;下水孔502设有两处,为漏斗形,开设于解剖池5内左侧,前后各一处,上方带有过滤,用以阻隔杂物,下方通过水管与集水桶2相连接,将废水排到集水桶2内;滚轮602固定于扶板601左右两侧下方,可在上滑槽401内运动;毛刷603固定于扶板601底侧,长度不均,根据解剖池5底部的轮廓线来设定;挡板9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到台面4右侧,用于封闭上滑槽401右端出口;提升架10由滑架101,第一伸缩架102,第二伸缩架103,束缚板104和束缚柱105组成;束缚板104通过销轴连接与第一伸缩架102和第二伸缩架103顶侧;束缚柱105设有十二处,分布于束缚板104顶四周,为阶梯轴结构。

其中,上滑槽401设有两处,为T型槽,从右侧向左开槽,非贯通,分别开设于台面4顶侧前后两端,作为刷架6的运动轨迹限制轨道,可使刷架6保持左右直线运动。

其中,下滑槽402为T型槽结构,开设于台面4后侧,左右相贯通,用于固定灯架7和水管架8,安装固定方便,调节位置方便,同时拆卸方便,便于调节与维护。

其中,刷架6由扶板601,滚轮602和毛刷603组成,放置于上滑槽401上,可在上滑槽401内做直线运动,通过刷架6的左右直线运动,可以对解剖池5进行清洁清理,清理操作简单,效率高。

其中,紫外线灯701固定于灯架7上,灯架7底部设有T型块,尺寸与下滑槽402相等,固定于下滑槽402内,可在下滑槽402内运动改变位置,通过灯架7来调节紫外线灯701的照射范围,有利于在水洗解剖池5后再进行一次紫外线杀菌,彻底杀灭解剖池5以及周边零部件上的细菌,紫外线灯通过时间继电器连接到开关上,时间设为十分钟,在解剖工作结束后,临出解剖室前打开紫外线灯701开关,十分钟后,紫外线灯701关闭。

其中,万向水管801通过水管架8固定到台面4后侧,可360度折弯改变喷水方向,万向水管801连接到解剖室水路,水管架8左侧设有T型块,与下滑槽402尺寸相同,可在下滑槽402内运动改变位置,可以自由改变水流方向,和改变运动范围,以达到对解剖池5内各处的清洗工作。

其中,滑架101为平板架结构,底部设有T型条,尺寸等于上滑槽401尺寸,可在上滑槽401内左右运动,在需要加高或者倾斜或者展示时,可以加装提升架10,通过滑架101在上滑槽401中的限位和固定,可将提升架10移动到合适位置进行解剖工作。

其中,第一伸缩架102和第二伸缩架103分别固定于滑架101上下两处肋板上,为套管结构,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通过对齐不同的孔,然后通过螺栓固定来调节第一伸缩架102和第二伸缩架103的高度,第一伸缩架102为两节,第二伸缩架为三节103,两处伸缩架用于调节束缚板104的高度以及倾斜度,节数不同用于调节更为细腻的倾斜度,以根据不同解剖人员身高等参数调节成更为舒适的高度和倾斜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将刷架6通过上滑槽401右端开口放入,再将挡板9安装以堵住上滑槽401右端开口,即可在解剖过程中,手拿扶板601左右运动来清洗解剖池5,顽渍地方可以多来回刷几次,灯架7和水管架8均安装到下滑槽402中,根据自己的解剖习惯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提升架10固定到上滑槽401中,第一伸缩架102和第二伸缩架103各设有两处,并且均开设有等距分布的通孔,通过对齐相应通孔然后螺栓固定可以改变束缚板104的高度和倾斜度,在所解剖器官或是生物需要固定时,可以通过束缚绳捆绑然后固定到束缚柱105上,然后进行解剖作业。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