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神经保护骨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3080发布日期:2019-05-11 00:4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神经保护骨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胸腰椎后方入路去除椎体后缘钙化椎间盘、骨化后纵韧带及椎体后缘骨赘的骨凿。



背景技术:

在胸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突出的椎间盘钙化或者后纵韧带骨化及椎体后缘大量骨赘若位于椎管前正中,将其去除时需要将脊髓、神经向侧方牵拉,直视下用骨凿、枪钳、踏脚、髓核钳等器械将其分块去除。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骨凿如公开号为CN203408082U的一种新型椎体骨凿、公开号为CN104323820A的一种带弧形刀刃的椎弓根骨凿及其应用,虽然简单易用,但却具有如下缺点:1、拉开硬膜囊过程中,可能损伤硬膜囊及神经。2、凿除的过程中可能损伤对侧神经。3、凿除的骨赘(或称骨屑)可能脱入椎管及神经根管中,压迫神经。4、收纳出的骨赘不易倾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凿除的过程容易损伤组织、凿下的组织不易归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包括凿柄,所述凿柄底端固定扁平条状的凿身,所述凿身末端为凿刃,还包括透明材质的半筒,所述半筒的两直边侧分别与凿身的两长边侧固定,从而形成容纳骨屑的贯通腔体;所述半筒筒体上沿长度方向设刻度。

所述半筒若需要单独制作,可以选取透明管并通过沿长度方向进行切割,取得其弧形壁以制得。此处的半筒截面可以是多种形式,如三角形、半椭圆形、半圆形及带有一定空间的不规则形等。

优选的,所述贯通腔体沿长度方向均一,且截面为半圆造型。

优选的,所述半筒与凿身、凿柄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

优选的,所述凿柄底端还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贯通腔体在凿柄底端处密封连通;所述凿柄侧壁还开设有与凹腔相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靠近凹腔的一端位于凹腔腔底;所述通孔朝向远离凹腔的方向倾斜。

优选的,还包括在沿口处设卡口的骨屑收集瓶,所述通孔靠近凿柄侧壁的一侧设对接口;所述骨屑收集瓶与所述通孔通过卡口和对接口的连接形成密封连通固定。

优选的,所述凿柄与凿身间形成150度的夹角;所述通孔出口开设于凿柄朝向凿身的一面上。

优选的,所述半筒沿贯通腔体长度方向突出于贯通腔体形成突出的檐口。

优选的,所述檐口为弧形,且突出边缘呈圆角。

优选的,所述凿刃的宽度为14mm。

骨凿弧形半筒可以对附近组织的接触面光滑,防止骨凿的棱角凿断神经及椎弓根等组织。半筒的透明特性,方便对贯通腔体内收容骨屑的收集进度进行观察;其上的刻度可以让使用人直观观察凿刃的进入深度,同时结合骨屑的收集进度判断出手术进度。

设有通孔时,可经通孔轻松移出凿除的骨质,避免倒出骨屑时,骨屑出口处的残留干扰凿刃工作,造成硬膜囊、神经损伤、以及凿除的骨质落入椎管及神经根管中的意外,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平整的凿刃可以平整的修除椎体后缘的骨赘,突出的檐口可以用于提前拨离附近组织。

150度的夹角可让使用人灵活的把握方向,同时能越过椎体后缘中线,到达对侧椎弓根内侧壁,有效的去除椎体后缘的骨赘。

14mm的凿刃宽度设计能匹配胸腰椎后路减压手术的使用环境,以最少的凿次达到手术目的的同时,保证凿面的平整。

使用时,在不牵拉硬膜囊即神经的情况下,将骨凿凿刃置于硬膜囊即椎体后缘骨赘之间,越过椎管中央,避免损伤对侧椎弓根及神经的同时,完全凿除椎体后缘骨赘及钙化的椎间盘。凿除的骨质完全收纳入半筒和凿身间的贯通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的凿除椎体椎体后缘的骨赘及钙化的椎间盘,在手术中不损伤硬膜囊等附近组织,增加了手术的安全和操作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凿刃位置局部视图;

其中:

1-凿柄 2-凿身 3-凿刃 4-半筒 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包括凿柄1,所述凿柄1底端固定扁平条状的凿身2,所述凿身2末端为凿刃3,还包括透明材质的半筒4,所述半筒4的两直边侧分别与凿身2的两长边侧固定,从而形成容纳骨屑的贯通腔体;所述半筒4筒体上沿长度方向设刻度,刻度单位为2mm。半筒4及其与凿身2结合形成的贯通腔体轴向长度为4cm。所述半筒2的弧形壁直径为10mm。所述透明材质具体是带有弹性的医用硅胶。所述贯通腔体沿长度方向均一,且截面为半圆造型。所述半筒4与凿身2、凿柄1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所述凿柄1底端还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贯通腔体在凿柄1底端处密封连通;所述凿柄1侧壁还开设有与凹腔相通的通孔5。所述通孔5靠近凹腔的一端位于凹腔腔底;所述通孔5朝向远离凹腔的方向倾斜。还包括在沿口处设卡口的骨屑收集瓶(图中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描述理解本结构),所述通孔5靠近凿柄1侧壁的一侧设对接口;所述骨屑收集瓶与所述通孔5通过卡口和对接口的连接形成密封连通固定。所述凿柄1与凿身2间形成150度的夹角;所述通孔出口开设于凿柄1朝向凿身2的一面上。所述半筒4沿贯通腔体长度方向突出于贯通腔体形成突出的檐口。所述檐口为弧形,且突出边缘呈圆角。所述凿刃3的宽度为14mm。

不使用骨屑收集瓶时,可通过探子将通孔5中的骨屑移出。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