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3025发布日期:2019-05-11 00:4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内科在治疗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手术后为了需要对伤口处进行止血,现有的止血方式大多采用医护人员手动按压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但耗费医护人员的体力,同时无法对伤口处进行必要的涂药处理,同时无法确定施加的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的实现对伤口进行按压和喷药止血,止血效果佳的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包括:安装机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螺母安装于所述安装机构的表面;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安装机构的顶部;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外防护壳,所述外防护壳固定于所述移动机构的底部,且所述外防护壳的外侧固定卡扣;纱布层,所述纱布层设于所述外防护壳的底部,且所述纱布层与所述卡扣配合连接;气囊,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外防护壳的内部,且所述气囊连通所述真空泵;所述气囊的内侧开设通孔;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连通所述气囊,且所述压力表安装于所述外防护壳的顶部;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加药管、橡胶盒和出药孔;所述橡胶盒设于所述通孔的内部,且所述橡胶盒的顶部连通所述加药管;所述橡胶盒的底部开设所述出药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吸盘、按压垫块、螺杆和固定板,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固定所述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两侧边缘处螺纹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所述按压垫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若干个所述吸盘。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采用“工”字形结构,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所述升降机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套筒、把手、齿轮和第一齿板,所述外套筒焊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且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插入所述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啮合所述齿轮,且所述齿轮的外侧连接所述把手。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板、固定套、挡杆、凹槽和扭簧,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第一齿板的顶部,且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贯穿所述第二齿板;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开设所述凹槽,且所述凹槽的侧部通过扭簧连接所述挡杆;所述挡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板。

优选的,所述挡杆的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套的底端,且所述固定套套接于所述第二齿板的外侧;所述固定套与所述第二齿板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内部中心处开设圆锥形结构的通孔,且所述气囊的内部插入圆锥形结构的所述橡胶盒。

所述橡胶盒的底部采用“W”字形结构,且所述橡胶盒的底部等距开设若干个所述出药孔;所述橡胶盒的底部与所述气囊的底部在一条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卡扣采用“L”字形结构,且所述卡扣卡合连接所述纱布层,且所述纱布层的直径与所述外防护壳的底部直径相同。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该止血装置,可根据需求调整位置使止血装置与止血位置接触,而后利用所述增压泵不断加压的方式使所述气囊不断的对伤口进行施压,利用按压的方式实现对伤口进行止血,同时在所述气囊不断的施压中使所述橡胶盒被挤压,则内部的药剂即可被挤出,即可对伤口处进行止血药的喷出,实现不断的对伤口处进行加药,提高止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外防护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加药机构与气囊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装机构,11、吸盘,12、按压垫块,13、螺杆,14、固定板,2、升降机构,21、外套筒,22、把手,23、齿轮,24、第一齿板,3、移动机构,31、第二齿板,32、固定套,33、挡杆,34、凹槽,35、扭簧,4、真空泵,5、加药机构,51、加药管,52、橡胶盒,53、出药孔,6、外防护壳,61、卡扣,7、压力表,8、纱布层,9、气囊,9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外防护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加药机构与气囊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包括:安装机构1;真空泵4,所述真空泵4通过螺母安装于所述安装机构1的表面;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于所述安装机构1的顶部;移动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3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2的顶部;外防护壳6,所述外防护壳6固定于所述移动机构3的底部,且所述外防护壳6的外侧固定卡扣61;纱布层8,所述纱布层8设于所述外防护壳6的底部,且所述纱布层8与所述卡扣61配合连接;气囊9,所述气囊9安装于所述外防护壳6的内部,且所述气囊9连通所述真空泵4;所述气囊9的内侧开设通孔91;压力表7,所述压力表7连通所述气囊9,且所述压力表7安装于所述外防护壳6的顶部;加药机构5,所述加药机构5包括加药管51、橡胶盒52和出药孔53;所述橡胶盒52设于所述通孔91的内部,且所述橡胶盒52的顶部连通所述加药管51;所述橡胶盒52的底部开设所述出药孔5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对止血装置进行快速的安装固定,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吸盘11、按压垫块12、螺杆13和固定板14,所述升降机构2的底部固定所述固定板14,且所述固定板14的顶部两侧边缘处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3;所述螺杆13的底部固定所述按压垫块12,所述固定板14的底部安装若干个所述吸盘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适应不同的环境,实现多种安装方式的切换使用,所述固定板14采用“工”字形结构,且所述固定板14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所述升降机构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止血装置的升降,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外套筒21、把手22、齿轮23和第一齿板24,所述外套筒21焊接于所述固定板14的中心处,且所述外套筒21的内部插入所述第一齿板24;所述第一齿板24啮合所述齿轮23,且所述齿轮23的外侧连接所述把手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止血装置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第二齿板31、固定套32、挡杆33、凹槽34和扭簧35,所述固定套32固定于所述第一齿板24的顶部,且所述固定套32的内部贯穿所述第二齿板31;所述固定套32的顶部开设所述凹槽34,且所述凹槽34的侧部通过扭簧35连接所述挡杆33;所述挡杆33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板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对移动的状态进行固定,所述挡杆33的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套32的底端,且所述固定套32套接于所述第二齿板31的外侧;所述固定套32与所述第二齿板31之间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固定所述橡胶盒52,所述气囊9的内部中心处开设圆锥形结构的通孔91,且所述气囊9的内部插入圆锥形结构的所述橡胶盒5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药剂的挤出,所述橡胶盒52的底部采用“W”字形结构,且所述橡胶盒52的底部等距开设若干个所述出药孔53;所述橡胶盒52的底部与所述气囊9的底部在一条水平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纱布的拆卸和使用,所述卡扣61采用“L”字形结构,且所述卡扣61卡合连接所述纱布层8,且所述纱布层8的直径与所述外防护壳6的底部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的使用原理为:使用前对止血装置进行固定,若直接采用放置固定,则通过所述吸盘11对整体进行固定,若固定在手术台侧部时可通过使所述固定板14固定于手术台的侧部,而后旋紧所述螺杆13进行固定,利用所述按压垫块12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按压所述挡杆33,抽拉所述第二齿板31,改变所述外防护壳6的水平距离,使所述外防护壳6位于需要止血位置的顶部,确定后使所述挡杆33在所述扭簧35的作用下复位对所述第二齿板31进行限位固定,而后根据需求旋转所述把手22,通过所述把手22的旋转,实现改变所述第一齿板24的升降,实现改变所述外防护壳6的高度,使所述外防护壳6位于伤口处,而后打开所述真空泵4,利用不断的加压的方式使所述气囊9对伤口处进行按压止血,根据所述压力表7观察压强,并且在按压时所述橡胶盒52被按压,内部的药剂在按压时被喷出,喷涂在伤口处进行止血,可通过所述加药管51可对所述橡胶盒52内部进行加药,止血完成后可通过所述卡扣61上取下所述纱布层8进行替换。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专用止血装置,该止血装置,可根据需求调整位置使止血装置与止血位置接触,而后利用所述真空泵不断加压的方式使所述气囊9不断的对伤口进行施压,利用按压的方式实现对伤口进行止血,同时在所述气囊9不断的施压中使所述橡胶盒52被挤压,则内部的药剂即可被挤出,即可对伤口处进行止血药的喷出,实现不断的对伤口处进行加药,提高止血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