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0544发布日期:2019-03-27 10:4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的基本过程是将患者自体的血液抽出体外,经过紫外线照射,充氧处理之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经紫外线辐射的血液,其中的许多成分会在光量子的作用下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血红细胞受到刺激,其携氧能力明显地增加。由此人们发现,经过紫外线照射的氧气一部分分子氧变成了原子氧和臭氧,当它们溶解于血液输人体内,人体的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为此,有人提出了将医用液体(纯水、或生理盐水、葡萄糖水溶液等)作为活性氧的载体输人人体用于治疗目的,即输液前充氧处理医用液体的方法及仪器的技术方案(专利号92112762.6),其主要方法是A.首先让氧气通人医用臭氧发生器;B.给医用臭氧发生器提供工作电压,让医用臭氧发生器的紫外线灯照射臭氧发生罐,使臭氧发生罐中的部分氧转化为臭氧;C.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通过输气管道输入可充氧医用液体容器中;D.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溶于容器中的医用液体用于输液。这种技术方案的缺点是:1、需要专门屏蔽紫外线的装置安放紫外灯,2、需要专用的透紫容器使氧气得到照射,设备复杂,操作繁琐,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包括箱体、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端且设有开口的玻璃管、容纳在所述玻璃管内的紫外线灯及固定在所述箱体内腔中的气管组和液管组,所述箱体上端设有上开孔,下端设有下开孔,所述底座封闭所述下开孔,所述气管组和所述液管组部分穿出所述箱体的顶端,所述气管组和所述液管组布置在所述玻璃管的两侧,所述玻璃管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玻璃管的顶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端的所述上开孔处,所述紫外线灯上端固定有绝缘固定件,所述绝缘固定件包括外螺纹端和压紧端,所述外螺纹端封闭所述上开孔,所述压紧端压紧所述玻璃管,所述绝缘固定件的顶端部分向下凹陷形成插头孔,所述插头孔内固定有金属插头端子,所述金属插头端子与所述紫外线灯电性连接,所述箱体内腔中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气管组固定在所述左支架上,所述液管组固定在所述右支架上,所述连接板中部还设置有避让孔用于所述玻璃管穿过。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箱体顶端包括第一管开口、第二管开口、第三管开口及第四管开口,所述气管组于所述第一管开口和所述第二管开口处穿出并固定在所述箱体的顶端,所述液管组于所述第三管开口和所述第四管开口处穿出并固定在所述箱体的顶端,所述第一管开口和所述第二管开口与所述气管组配合处、所述第三管开口和所述第四管开口与所述液管组配合处均设置有密封胶塞。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气管组上还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箱体顶端的内壁上,所述液管组上还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箱体顶端的内壁上。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上开孔处设置有玻璃管支撑凸起和固定螺纹端,所述玻璃管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玻璃管支撑凸起上,所述外螺纹端与所述固定螺纹端配合连接。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气管组和所述液管组均为透明塑料管件。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玻璃管配合梯形凸台,所述玻璃管配合梯形凸台中部上方设有凹槽,所述玻璃管底部与所述凹槽固定配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底座与所述下开孔为螺纹连接配合。

作为另一种限定,还包括上盖,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铰链连接端和卡槽,所述上盖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在所述铰链连接端上,所述上盖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卡槽进行卡接固定。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还包括拉手,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左固定凸起和右固定凸起,所述拉手两侧分别插入所述左固定凸起和所述右固定凸起中,所述拉手能够进行旋转。

本发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适用于氧气紫外线照射产生臭氧或液体紫外线照射消毒处理,以简化操作程序,保证使用安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只需将医用氧气瓶与紫外灯的进气口连接,即可迅速、安全地实现臭氧发生,对操作环境无污染,医护人员无须带防护眼镜,对操作环境无苛刻要求,本实用新型设置灵活,使用方便,便于管理和监督,不但能够应用于氧气照射后对输液的充氧/溶氧处理,还可广泛应用于医用液体的紫外线照射消毒及外科创面冲洗处理等、在医药领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实现对气管组和液管组的加强固定,防止气管组和液管组松动或脱落;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玻璃管的上端部通过绝缘固定件上的压紧端进行压紧固定,防止玻璃管松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通过设置能够旋转的上盖,方便气体及液体的输入和输出,并在设备不是使用时,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通过设置拉手,使得设备能够灵活移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医疗需求,并能达到很好的充氧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箱体; 11、左固定凸起;12、右固定凸起;13、铰链连接端;14、卡槽;151、第一管开口;152、第二管开口;153、第三管开口;154、第四管开口;16、密封胶塞;17、上开孔;171、玻璃管支撑凸起;172、固定螺纹端;18、下开孔;2、底座;21、玻璃管配合梯形凸台;3、上盖;4、拉手;51、气管组;511、第一固定板;5111、第一连接螺栓52、液管组;522、第二固定板;5222、第二连接螺栓;53、连接板;531、避让孔;532、左支架;533、右支架;61、玻璃管;62紫外线灯;63、绝缘固定件;631、外螺纹端;632、压紧端;633、插头孔;64、金属插头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包括箱体1、底座2、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的上端设有开口的玻璃管61、容纳在所述玻璃管61内的紫外线灯62及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腔中的气管组51和液管组52,所述箱体1上端设有上开孔17,下端设有下开孔18,所述底座2封闭所述下开孔18,所述气管组51和所述液管组52部分穿出所述箱体1的顶端,所述气管组51和所述液管组52布置在所述玻璃管61的两侧,所述玻璃管61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玻璃管61的顶部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顶端的所述上开孔17处,所述紫外线灯62上端固定有绝缘固定件63,所述绝缘固定件63包括外螺纹端631和压紧端632,所述外螺纹端631封闭所述上开孔17,所述压紧端632压紧所述玻璃管61,所述绝缘固定件63的顶端部分向下凹陷形成插头孔633,所述插头孔633内固定有金属插头端子64,所述金属插头端子64与所述紫外线灯62电性连接,所述箱体1内腔中设置有连接板53,所述连接板53包括左支架532和右支架533,所述气管组51固定在所述左支架532上,所述液管组52固定在所述右支架533上,所述连接板53中部还设置有避让孔531用于所述玻璃管61穿过。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与所述下开孔18为螺纹连接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只需将医用氧气瓶与紫外灯的进气口连接,即可迅速、安全地实现臭氧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顶端包括第一管开口151、第二管开口152、第三管开口153及第四管开口154,所述气管组51于所述第一管开口151和所述第二管开口152处穿出并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顶端,所述液管组52于所述第三管开口153和所述第四管开口154处穿出并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顶端,所述第一管开口151和所述第二管开口152与所述气管组51配合处、所述第三管开口153和所述第四管开口154与所述液管组52配合处均设置有密封胶塞16,具体的,所述气管组51和所述液管组52均为透明塑料管件,气管组51通过s形热成型弯折加工呈多排相连,本实施例为四排,同时左右两侧最边缘塑料管向上凸出,插入第一管开口151和第二管开口152,液管组52通过s形热成型弯折加工呈多排相连,本实施例为四排,同时左右两侧最边缘塑料管向上凸出,插入第三管开口153和第四管开口154,以实现对设备的气体及液体输入和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组51上还固定有第一固定板511,所述第一固定板511通过第一连接螺栓5111固定在所述箱体1顶端的内壁上,所述液管组52上还固定有第二固定板522,所述第二固定板522通过第二连接螺栓5222固定在所述箱体1顶端的内壁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511和第二固定板522实现对气管组51和液管组52的加强固定,防止气管组51和液管组52松动或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开孔17处设置有玻璃管支撑凸起171和固定螺纹端172,所述玻璃管61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玻璃管支撑凸起171上,所述外螺纹端631与所述固定螺纹端172配合连接。具体的,玻璃管61的上端部还通过绝缘固定件63上的压紧端632进行压紧固定,防止玻璃管61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玻璃管配合梯形凸台21,所述玻璃管配合梯形凸台21中部上方设有凹槽,所述玻璃管61底部与所述凹槽固定配合。具体的,玻璃管61底部形状与凹槽相仿,便于两者的稳定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盖3,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设有铰链连接端13和卡槽14,所述上盖3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在所述铰链连接端13上,所述上盖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卡槽14进行卡接固定。具体的,上盖3可以绕铰链连接端13进行旋转,并可以在卡槽14处进行卡接固定。通过设置能够旋转的上盖3,方便气体及液体的输入和输出,并在设备不是使用时,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拉手4,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设有左固定凸起11和右固定凸起12,所述拉手4两侧分别插入所述左固定凸起11和所述右固定凸起12中,所述拉手4能够进行旋转。通过设置拉手4,使得设备能够灵活移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适用于氧气紫外线照射产生臭氧或液体紫外线照射消毒处理,以简化操作程序,保证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多功能紫外线灯医疗设备,只需将医用氧气瓶与紫外灯的进气口连接,即可迅速、安全地实现臭氧发生,对操作环境无污染,医护人员无须带防护眼镜,对操作环境无苛刻要求,本实用新型设置灵活,使用方便,便于管理和监督,不但能够应用于氧气照射后对输液的充氧/溶氧处理,还可广泛应用于医用液体的紫外线照射消毒及外科创面冲洗处理等、在医药领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