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髓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0863发布日期:2019-07-31 20:2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髓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髓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人口增多,且老年人且经常存在骨质疏松问题,老年人反应能力下降,髋部肌肉保护性差,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骨折,相关文件报道,股骨转子间骨折占髋部骨折的比例高达50%,且由于该处的结构特性,手术治疗目前是公认的最佳治疗方式。

中国专利(CN2011200614876)揭示了一种股骨近端钉棒锁钉系统,所述系统由主钉、近端中空自攻型锁钉、远端自攻型锁钉和主钉尾帽组成,其中主钉呈长管状,主钉的上端较粗,用于与近端中空自攻型锁钉配合,主钉的下部较细,用于与远端自攻锁钉配合。进行手术使用时,主钉下部沿竖向插入股骨内的髓腔内后,分别将近端中空自攻型锁钉旋入主钉上部,远端自攻型锁钉旋入主钉下端,并在主钉的上端旋入主钉尾帽,从而达到对发生骨折的股骨实施固定的治疗效果。

由于近端中空自攻型锁钉的抓持力有限,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发生近端中空自攻型锁钉退出的现象,影响手术效果。

中国专利(CN2016207391104)公开了一种股骨近端髓内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髓内主钉、近端锁钉、皮质骨螺钉、压紧锁钉和尾帽,所述髓内主钉包括呈角度设置的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设有与近端锁钉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远端具有与皮质骨螺钉配合的第二通孔。进行手术使用时,依次装入髓内主钉、近端锁钉和皮质骨螺钉,再在所述髓内主钉上端的螺纹孔内依次装入压紧锁钉和尾帽,使得所述压紧锁钉下端压紧所述近端锁钉,所述尾帽与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压紧所述压紧锁钉。

这种结构虽然相对以前的装置多增设了压紧锁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压紧所述近端锁钉的作用,起到防止近端锁钉退钉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所述压紧锁钉安装时难以准确放入髓内主钉螺纹孔的对应位置,且在手术拆除时也很难取出;另一方面,这种尾帽由于患者体位或者术者经验等原因植入髓内主钉困难,往往难以使尾帽螺纹与髓内钉螺纹啮合,旋入困难,且位置不正,甚至植入软组织后产生病变,影响治疗效果,且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生尾帽对偏情况,最终很容易出现固定不牢的现象,尾帽突出甚至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髓内固定装置,其具有手术封口作用的结构,不仅容易安装,且安装固定后可防止所述近端锁钉退钉。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髓内固定装置,包括髓内主钉,斜穿其近端的近端锁钉和穿过其远端的皮质骨螺钉,还包括设置在髓内主钉近端中的导针,所述导针包括尾帽、调节段和导杆,所述尾帽与髓内主钉近端顶部开孔相匹配,所述调节段呈上端与尾帽下端面连接的圆柱状,圆柱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髓内主钉近端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调节段下端与所述导杆上端连接,导杆下端顶住所述近端锁钉。

具体的,在进行髓内固定手术时,先依次将所述髓内固定装置的髓内主钉、近端锁钉和皮质骨螺钉安装完毕,再将导针安装入所述髓内主钉近端头部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髓内固定装置,由于所述导针不仅头部尾帽可堵住髓内主钉近端顶部开孔,头部导杆可牢牢顶住近端锁钉,而且,在插入导针过程中,由于导杆足够长,能作为插入导引,方便医生在手术时使尾帽对准所述髓内主钉近端顶部的开孔,这样既实现了对髓内主钉近端头部的封口作用,且手术安装过程简单,又可防止手术完毕后近端锁钉退钉。

进一步的,所述尾帽上端面设置有与旋拧工具相匹配的用于使内外螺纹啮合的第一旋拧结构。在进行髓内固定手术时,需要采用机械才可实现可靠固定,在所述尾帽上端面设置第一旋拧结构,可方便医生采用==旋拧工具对其尾帽实现旋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拧结构为内多面沉孔,位于尾帽上端中央。优选的,所述多面沉孔为正六面形,这种结构市面上较为常见,制备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直径不大于调节段直径。本实用新型中,插入所述导针时,导杆、调节段和尾帽依次进入所述髓内主针近端顶部,所述导杆直径不大于调节段直径方便手术的正常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上端与调节段固定连接,下端呈椭圆锥面。

进一步的,所述近端锁钉与导杆接触位置设有与导杆下端相匹配的凹面。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近端锁钉与导杆的接触位置设有与导杆下端相匹配凹面,导针是通过所述调节段的外螺纹与髓内主钉内螺纹匹配而固定连接的,因此,在其实现固定过程中需持续旋转,将导杆下端设置为各向相同的锥面,可确保旋转到任何角度都可有效顶住近端锁钉上的凹面,实现有效固定。具体的,所述导杆下端设置为椭圆锥面,与一般锥面不同之处在于,其没有尖锐的顶点,这种结构不容易被磨损,而使与所述近端锁钉上凹面的匹配性变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段与导杆可相对中心轴旋转连接,所述导杆下端呈与近端锁钉接触位置相匹配的凹缘。优选的,凹缘表面设置为粗糙面或其他方式使得其表面摩擦系数较大。本技术方案中,近端锁钉与导杆的接触位置未设有与导杆下端相匹配的凹面,而是通过将导杆下端设置成与近端锁钉接触位置相匹配的凹缘,实现导杆与近端锁钉的固定。由于近端锁钉是斜穿在髓内主钉近端,则所述导杆下端设置的凹缘与近端锁钉实现固定匹配的方位确定,即当所近端锁钉固定后,凸缘有且只有一个最佳位置与近端锁钉实现牢固锁定,然而,在安装导针过程中,需持续旋转调节段使其与髓内主钉近端固定,所述调节段与导杆可相对中心轴旋转连接,从而保证在旋转调节段时,导杆下端凹缘与近端锁钉相对静止,进而可确保无论调节段如何旋转都可实现导杆牢固顶住近端锁钉,防止其退钉。

进一步的,所述尾帽和调节段沿轴线方向设有通孔,导杆上端与通孔对应位置设有调节导杆方位的第二旋拧结构。具体的,在插入所述导针时,旋转调节段使其与髓内主钉近端固定,可能导致所述导杆位置偏离与近端锁钉相匹配的方位。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尾帽和调节段沿轴线方向设有通孔,导杆上端与通孔对应位置设有调节导杆方位的第二旋拧结构,在旋转调节段时,若所述导杆偏移,可将旋拧工具从所述通孔穿过,进而通过第二旋拧结构调节导杆,使导杆下端与近端锁钉位置相配,使所述近端锁钉被牢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拧结构为内多面沉孔。优选的,所述多面沉孔为正六面形,这种结构市面上较为常见,制备简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髓内固定装置,包括髓内主钉,斜穿其近端的近端锁钉和穿过其远端的皮质骨螺钉,还包括设置在髓内主钉近端中的导针。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导针不仅头部尾帽可堵住髓内主钉近端顶部开孔,头部导杆可牢牢顶住近端锁钉,而且,在插入导针过程中,由于导杆足够长,能作为插入导引,方便手术时使尾帽对准所述髓内主钉近端顶部的开孔,这样既实现了对髓内主钉近端头部的封口作用,且手术安装过程简单,又可防止手术完毕后近端锁钉退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1;

图3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髓内固定装置,包括髓内主钉100,斜穿其近端的近端锁钉200和穿过其远端的皮质骨螺钉400,所述髓内主钉100呈沿轴线方向设有手术导孔的管状,还包括设置在髓内主钉100近端中的导针300,所述导针300包括尾帽310、调节段320和导杆330,所述尾帽310与髓内主钉100近端顶部开孔相匹配,所述调节段320呈上端与尾帽310下端面连接的圆柱状,圆柱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髓内主钉100近端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调节段320下端与所述导杆330上端连接,导杆330下端顶住所述近端锁钉200。

进一步的,所述尾帽310上端面设置有与旋拧工具相匹配的用于使内外螺纹啮合的第一旋拧结构3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拧结构311为内多面沉孔,位于尾帽310上端中央。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330直径不大于调节段320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330上端与调节段320固定连接,下端呈椭圆锥面。

进一步的,所述近端锁钉200与导杆330接触位置设有与导杆330下端相匹配的凹面210。

在进行髓内固定手术时,先依次将所述髓内固定装置的髓内主钉100、近端锁钉200和髓内锁钉安装完毕,再将所述导针300安装入髓内主钉100近端顶部开孔位置。安装过程中,采用旋拧工具通过尾帽310上的内正六面形沉孔,直接将整个导针300旋入,直到所述导杆330下端锥面顶住近端锁钉200上的卡槽。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髓内固定装置,包括髓内主钉100,斜穿其近端的近端锁钉200和穿过其远端的皮质骨螺钉400,所述髓内主钉100呈沿轴线方向设有手术导孔的管状,还包括设置在髓内主钉100近端中的导针300,所述导针300包括尾帽310、调节段320和导杆330,所述尾帽310与髓内主钉100近端顶部开孔相匹配,所述调节段320呈上端与尾帽310下端面连接的圆柱状,圆柱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髓内主钉100近端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调节段320下端与所述导杆330上端连接,导杆330下端顶住所述近端锁钉200。

进一步的,所述尾帽310上端面设置有与旋拧工具相匹配的用于使内外螺纹啮合的第一旋拧结构3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拧结构311为内多面沉孔,位于尾帽310上端中央。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330直径不大于调节段320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段320与导杆330可相对中心轴旋转连接,所述导杆330下端呈与近端锁钉200接触位置相匹配的凹缘。

进一步的,所述尾帽310和调节段320沿轴线方向设有通孔,导杆330上端与通孔对应位置设有调节导杆330方位的第二旋拧结构3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拧结构312为内多面沉孔。

在进行髓内固定手术时,先依次将所述髓内固定装置的髓内主钉100、近端锁钉200和皮质骨螺钉400安装完毕,再将所述导针300安装入髓内主钉100近端顶部。安装过程中,采用旋拧工具通过尾帽310上的内正六面沉孔,将所述尾帽310连同调节段320旋入,此时若所述尾帽310上表面与髓内主钉100的上端相平,且无法进一步旋入,则所述导杆330下端凹缘已牢牢顶住所述近端锁钉200,即安装完成;若所述尾帽310上表面比髓内主钉100突出,则说明所述导杆330下端凹缘偏离与所述近端锁钉200接触位置相匹配的方位,此时,需再采用另一个旋拧工具,通过导杆330上端的正六面沉孔调节导杆330的方位,使可进一步旋入尾帽310和调节段320,直到所述尾帽310上表面与髓内主钉100的上端相平,且无法进一步旋入,则所述导杆330下端凹缘已牢牢顶住所述近端锁钉200,即安装完成。

显然,本实用新型虽然以上述实施例公开,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