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轴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9729发布日期:2019-07-24 10:3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动轴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动轴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牙齿的卫生健康越来越注重,普通的牙刷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于牙齿保健、美观的更高要求,因此洁牙设备应运而生。洁牙设备包括用于清洁的洁牙器以及与洁牙器连接的洁牙器手柄,通过洁牙器手柄内置的旋转电机驱动洁牙器中的与刷头连接的转动轴旋转,进而让刷头对牙齿进行研磨抛光。因为其自动化、使用方便等优点,洁牙设备被越来越多的牙医所选用。

但为了防止不同患者口腔细菌之间的传染,洁牙器每次使用后都需要更换,然而当洁牙器的转动轴与其夹持机构夹持过紧时,洁牙器的转动轴难以被拔取甚至在拔取过程中被折断,不易更换;当夹持过松时,洁牙器的转动轴易发生晃动、打滑,甚至在使用过程中脱落;而且有些洁牙器的夹持机构只能与其专用的转动轴配套使用,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动轴的夹持机构,此夹持机构能让转动轴顺滑地插设进去和拔取出来,并能适应一定公差范围内的转动轴插设。

本实用新型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动轴的夹持机构,其包括传动轴、转动轴以及旋转电机,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旋转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内设有一通道,所述通道用于插设所述转动轴;所述传动轴周向均匀贯穿设有若干槽位,所述槽位内设有滚针;所述滚针表面圆滑,所述滚针朝传动轴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有凸出部分;所述滚针的内侧凸出部分与所述转动轴相抵触;所述传动轴外套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滚针的外侧凸出部分相抵触。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槽位自传动轴的外表面向传动轴的内表面内缩。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槽位沿传动轴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滚针的长度与所述槽位的长度相匹配。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等边多边形。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槽位自传动轴的外表面向传动轴的内表面圆滑过渡,所述槽位的两端为圆弧形;所述滚针为圆柱形,所述滚针的两端为球面;所述滚针置于所述槽位中。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与所述滚针内侧凸出部分相切的外切圆的直径为2.10~2.20mm,小于业界通用的2.30mm的传动轴的直径,便于夹紧传动轴中的转动轴。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与旋转电机连接的一端间隔设有凸齿,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设有能与所述凸齿相互扣持的卡条。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外还套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进行旋转。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滚针的均匀分布,滚针内侧凸出部分对转动轴所施加的压力被均匀抵消,转动轴能稳定地卡设于传动轴其中。

2、由于滚针的表面圆滑,滚针的两端为球面,传动轴能顺滑地插入到传动轴中或从传动轴中拔取出来。

3、由于槽位从传动轴的外表面向传动轴的内表面倾斜内缩,槽位的内侧对滚针起到承载作用,使得滚针不会因弹簧内缩对其施以的向内推力而落入传动轴的内部,同时又由于弹簧有内缩的弹力,滚针不会因转动轴对其施以的向外推力,而从槽位中掉落出去。

4、槽位内缩外扩的设计结合弹簧自身的弹力作用,使得滚针于槽位中有一定的移动范围,因此允许一定公差范围内的转动轴插入到传动轴中。

5、由于槽位自传动轴的外表面向传动轴的内表面圆滑过渡、槽位两端为圆弧形;滚针为圆柱形、滚针两端为球面。使得槽位的形状能与滚针的形状相互配合,所以滚针可于槽位中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的左视图。

图7为图3中传动轴A-A方向的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和4,本实用新型其包括传动轴1、转动轴2以及旋转电机3,所述传动轴1一端与旋转电机3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轴2连接。

所述传动轴1内设有一圆形通道5,所述转动轴2为圆柱状,所述圆柱状转动轴2插入所述圆形通道5中。

所述传动轴1与旋转电机3连接的一端间隔设有两三角形凸齿6,所述三角形凸齿6弧形弯曲,所述三角形凸齿6的侧面光滑过渡。所述旋转电机3一端设有与所述三角形凸齿6相互扣持的卡条7。

通过凸齿6和卡条7之间的相互扣持,旋转电机3驱动传动轴1进行旋转,进而驱动插设于传动轴1中的转动轴2旋转。

参见附图2~3和5~7,所述传动轴1与转动轴2连接的一侧周向均匀贯穿设有三个槽位8,所述槽位8自传动轴1的外表面向传动轴1的内表面内缩,并圆滑过渡。所述槽位8内分别设有滚针9,所述滚针9为圆柱状,因滚针9的直径较传动轴1的厚度大,所以滚针9分别朝传动轴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凸出。所述滚针内侧凸出部分91与所述转动轴2相抵触。所述传动轴1外套置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与滚针外侧凸出部分92相抵触。

因槽位8均匀分布设于传动轴1的周围,滚针内侧凸出部分91对转动轴2向内的推力相互抵消,可使得转动轴2可稳定设于传动轴1内。

因槽位8内缩外扩,槽位8内侧会对滚针9起承载作用,滚针9不会因弹簧10对其施以的内缩弹力而落入传动轴1的内部。而同样由于传动轴1外侧套置有弹簧10,所以滚针9不会因转动轴2对其施以的向外推力而从槽位8掉落出去。利用弹簧10的弹力作用结合槽位8内缩外扩的设计,滚针9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因此可满足一定公差范围内的转动轴2插入。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1的内径大小为2.4mm,当未放置有转动轴2时,与三个滚针9的内侧凸出部分顶点相切的外切圆的直径为2.1mm,可满足直径尺寸约为2.28~2.32mm的转动轴2的插入。

所述槽位8沿传动轴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槽位8的两端为圆弧形。所述槽位8内嵌分别有滚针9,所述滚针9的长度与槽位8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滚针9的两端为球面状,所述球面置于所述圆弧形中。

由于滚针9为圆柱形、滚针9的两端为球面以及滚针9沿传动轴1的长度方向放置,所以当转动轴2自外向内插设于传动轴1内的圆形通道5时,转动轴2能被顺滑地插设入传动轴1内或从传动轴1内拔取出来,而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

由于槽位8自传动轴1的外表面向传动轴1的内表面圆滑过渡、槽位8两端为圆弧形;而滚针9为圆柱状、滚针9两端为球面。使得槽位8的形状能与滚针9的形状相互配合,所以滚针9可于槽位8中旋转。

当转动轴2被锁紧不动时,旋转电机3驱动传动轴1进行旋转时,所以传动轴1会带动设于槽位8中的滚针9进行旋转,进而释放旋转电机3的驱动力,保护了旋转电机3。

当使用者施以过大的压力于与转动轴2连接的洁牙器时,牙齿会因受到过大的摩擦力而被磨损,而牙龈会因过大的摩擦力而感到疼痛,此时传动轴1也会带动设于槽位8中的滚针9进行旋转,而停止对转动轴2的驱动,释放旋转电机3的驱动力,也保护了人体的牙齿和牙龈。

所述传动轴1与旋转电机3连接的另一侧外套置两轴承11,所述轴承11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1进行旋转。所述两轴承11中部设有用于固定两轴承之间距离的固定轴12。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