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牵引器械配重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3468发布日期:2019-05-21 21:3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脊柱牵引器械配重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脊柱牵引器械的零部件。



背景技术:

脊柱侧凸畸形、特发性脊柱后凸、陈旧性颈椎脱位或脊柱外伤后畸形愈合等疾病,常需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前,需通过长时间的牵引治疗,因为有效的牵引能拉松脊柱旁肌肉、韧带组织,提高其伸缩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症状。具体的讲,脊柱牵引主要是解除椎旁肌肉、韧带组织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松懈的韧带组织,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脊柱内外平衡,恢复脊柱的正常功能。拉伸脊柱旁肌肉、韧带组织,提高其伸缩性,为手术中脊柱椎体复位创造条件,争取最大的复位角度与最好的手术效果。

目前,非移动式的脊柱牵引器械较多(例如说坐式间歇牵引或卧式间歇牵引),但是可移动的脊柱牵引器械却较少,这是因为脊柱牵引器械通常是将若干砝码放置在底座上来作为配重的,砝码通过其上所设有的缺口槽卡到固定底座上,在移动的过程中,砝码容易掉落而使配重突然剧烈变化,发生意外,导致病人受到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也可因在护理牵引病人时,砝码突然掉落砸伤周围人员,造成意外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脊柱牵引器械配重保护罩,以确保配重的安全性,适应移动式脊柱牵引器械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脊柱牵引器械配重保护罩由顶端开口的筒体和转动连接于筒体顶端的顶盖构成,所述顶盖与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紧机构;顶盖设有由顶盖内部延伸至顶盖边缘的避让通槽。

上述脊柱牵引器械配重保护罩的使用方法如下:

待脊柱牵引器械的配重调整及安装完毕后,将保护罩的顶盖开启,并将保护罩由下至上套住配重,最后利用锁紧机构将保护套的顶盖与筒体固定,这样保护罩就将配重包围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可以防止配重的砝码突然掉落。采用上述保护罩后,即使病人带着脊柱牵引器械走动,也不会出现因砝码掉落而导致的配重突然变化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安全性。顶盖的避让通槽可以使连接配重与脊柱牵引器械的竖杆通过。

进一步地,为适应不同的配重,所述筒体的筒壁设有伸缩部,以使筒体的长度可变,当配重较重而需要安装较多的砝码时,伸缩部可以适当拉长,以适应砝码高度的增加。

具体来说,所述筒体的筒壁由至少一段刚性圆筒结构和至少一段伸缩圆筒结构连接而成。刚性圆筒结构可以对砝码进行限位,避免砝码横向移动,而伸缩圆筒结构可以起到调整保护罩长度的作用。上述伸缩圆筒结构可以采用波纹管制成,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顶端与底端通过弹性带连接;或者所述伸缩部的顶端与底端通过弹性带连接。上述弹性带可以使保护罩的长度趋向于缩短,从而将利用顶盖与筒体的底板将保护罩内的砝码在垂直方向上夹紧,避免砝码在保护罩内窜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顶端的外侧、以及伸缩部的外侧均设有若干导向孔,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垂直向上并伸入至导向孔内的导向柱。上述导向柱与导向孔配合,使筒体的顶端以及伸缩部均只能沿导向柱(即垂直方向)移动,限制了保护罩内砝码的横向移动,也就避免了砝码突然从保护罩的上部掉落到保护罩下部的情形。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上活动套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通过绳索连接有挂钩。在使用时,可以将挂钩钩在脊柱牵引器械的其他位置上,通过若干条不同方向的绳索以限制保护罩及其内部配重的横向晃动,同时保护罩可以相对于绳索上下自由移动,这样绳索就不会影响保护罩及其内部配重的重量,在保证配重精确的前提下,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脊柱牵引器械配重保护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多个方面提高了配重的安全性,非常适合于移动式的脊柱牵引器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配重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顶盖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配重保护罩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配重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附图标示:1、筒体;101、刚性圆筒结构;102、伸缩部;2、顶盖;3、铰链结构;4、锁紧机构;5、避让通槽;6、砝码;7、支架;8、弹性带;9、导向孔;10、导向柱;11、滑动环;12、绳索;13、挂钩;14、底座;15、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脊柱牵引器械配重保护罩由顶端开口的圆筒结构的筒体1和通过铰链结构3转动连接于筒体1顶端的顶盖2构成,所述顶盖2与筒体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紧机构4(本实施例中的锁紧机构4采用卡扣);如图2所示,顶盖2设有由顶盖2内部延伸至顶盖2边缘的避让通槽5。筒体1的底端、中部及顶端均为刚性圆筒结构101,相邻两段刚性圆筒结构101之间为伸缩部102,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部102是由波纹管构成的伸缩圆筒结构。

上述脊柱牵引器械配重保护罩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3所示,配重由底座14、垂直设置于底座14上的竖杆15、叠放于底座上的砝码6构成,待脊柱牵引器械的配重调整及安装完毕后,将保护罩的顶盖2开启,并将保护罩由下至上套住配重,最后利用锁紧机构4将保护套的顶盖2与筒体1固定,这样保护罩就将配重包围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可以防止配重的砝码6突然掉落。采用上述保护罩后,即使病人带着脊柱牵引器械走动,也不会出现因砝码6掉落而导致的配重突然变化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安全性。顶盖2的避让通槽5可以使连接配重与脊柱牵引器械的竖杆15通过。当病人卧位休息时,牵引器械挂于床头,照顾者在床周边走动,给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保护罩将配重包围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可以防止配重的砝码6突然掉落,从而也减少对照顾者造成的意外伤害。当配重较重而需要安装较多的砝码6时,伸缩部102可以适当拉长,以适应砝码6高度的增加。上部和下部的刚性圆筒结构101可以对砝码6进行限位,避免砝码6横向移动,而伸缩部102可以起到调整保护罩长度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刚性圆筒结构101侧壁上突出设置有支架7,相邻支架7通过弹性带8连接,以使伸缩部102的顶端与底端均通过所述弹性带8连接。上述弹性带8可以使保护罩的整体长度趋向于缩短,从而将利用顶盖2与筒体1的底板将保护罩内的砝码6在垂直方向上夹紧,避免砝码6在保护罩内窜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架7均匀分布于筒体1的侧面,支架7设有导向孔9,相邻导向孔9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所述筒体1的底板边缘突出于筒体1,且底板边缘设有垂直向上并伸入至导向孔9内的导向柱10。上述导向柱10与导向孔9配合,使筒体1的顶端以及伸缩部102均只能沿导向柱10(即垂直方向)移动,限制了保护罩内砝码6的横向移动,也就避免了砝码6突然从保护罩的上部掉落到保护罩下部的情形。

另外,导向柱10上活动套有滑动环11,所述滑动环11通过绳索12连接有挂钩13。在使用时,可以将挂钩13钩在脊柱牵引器械的其他位置上,通过若干条不同方向的绳索12以限制保护罩及其内部配重的横向晃动,同时保护罩可以相对于绳索12上下自由移动,这样绳索12就不会影响保护罩及其内部配重的重量,在保证配重精确的前提下,提高了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