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4456发布日期:2019-07-13 08:4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



背景技术:

外耳道冲洗是耳鼻喉科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进行外耳道冲洗时,通常是将输液用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的针头部分剪掉,使用剩余的输液管作为外耳道的冲洗管,一方面,冲洗管的前端通常会有较为尖锐的切面,导致在冲洗外耳道的过程中存在损伤外耳道的可能性,不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另一方面,由于剩余的输液管材质较软,容易弯曲,增加了插入输液管的难度,同时,在对外耳道冲洗过程中,不易于掌握冲洗液的冲洗角度,存在留有冲洗死角的可能。

另外,由于是剪切输液用头皮针,造成了头皮针的浪费,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包括:冲洗管;连接座,设置于冲洗管的末端,连接座用于连接冲洗管和注射器接头;冲洗头,设置于冲洗管的首端,冲洗头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冲洗孔,冲洗头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冲洗孔,其中,第二冲洗孔的个数至少为一个。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冲洗头的前端设置为弧形。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冲洗管的直径为2.5mm至3mm。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冲洗孔和第二冲洗孔的直径为0.05mm至0.2mm。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冲洗管的长度为7cm至10cm。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旋转把手,设置于连接座和冲洗管的连接处,旋转把手用于调节第二冲洗孔的方向。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凸起圆环,设置于连接座的内壁,凸起圆环用于卡紧注射器接头。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冲洗连接管的材质为硅胶。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冲洗管上设置有刻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在冲洗头前端和侧壁上分别设置冲洗孔,提高了冲洗液体的流量,有利于提高冲洗外耳道的冲洗效率,通过将冲洗头设置为弧形,并将冲洗连接管的材质设定为硅胶,降低了冲洗外耳道过程中损伤外耳道的可能性,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把手,有利于提高调节冲洗液体流出角度的准确性,降低了外耳道冲洗存在死角的可能性,通过设置凸起圆环,提高了连接座和注射器接头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降低了在旋转冲洗连接管时冲洗液体漏出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定冲洗管直径的尺寸,降低了冲洗管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形变的可能,通过设定第一冲洗孔和第二冲洗孔的直径,减小了冲洗液体对外耳道的冲击力,进一步降低了冲洗外耳道过程中损伤外耳道的可能性,通过设定冲洗管的长度,有利于增加冲洗外耳道操作的操作空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作外科窦道冲洗,通过设置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冲洗管,实现对不同外壳窦道进行冲洗。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还可以用作可做较深窦道标记(亚甲蓝),通过在冲洗连接管上添加刻度信息,医护人员可以了解到窦道的深度,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头部采用弧形构造,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窦道的损伤。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冲洗头的实物效果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尺寸标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冲洗管刻度标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冲洗头的实物效果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尺寸标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冲洗管刻度标记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包括:冲洗管108;连接座112,设置于冲洗管108的末端,连接座112用于连接冲洗管108和注射器接头;冲洗头102,设置于冲洗管108的首端,冲洗头10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冲洗孔104,冲洗头10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冲洗孔106,其中,第二冲洗孔106的个数至少为一个。

具体地,当冲洗头102的侧壁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二冲洗孔106时,第二冲洗106孔沿侧壁均匀分布。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冲洗头102的前端设置为弧形。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冲洗管108的直径为2.5mm至3mm。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冲洗孔104和第二冲洗孔106 的直径为0.05mm至0.2mm。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冲洗管108的长度为7cm至10cm。

如图3所示,冲洗管108的直径D1的取值范围为2.5mm至3mm,第一冲洗孔104的直径D2的取值范围为0.05mm至0.2mm,第二冲洗孔106 的直径D3的取值范围为0.05mm至0.2mm。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旋转把手110,设置于连接座112和冲洗管108的连接处,旋转把手110用于调节第二冲洗孔106的方向。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凸起圆环114,设置于连接座112的内壁,凸起圆环114用于卡紧注射器接头。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冲洗连接管的材质为硅胶。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冲洗管上设置有刻度。

如图4所示,通过设置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冲洗管,并在冲洗管外侧设置刻度402,用于外科窦道的冲洗,以及用于对较深的窦道(亚甲蓝) 标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外耳道冲洗连接管,包括:冲洗管;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冲洗管的末端,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所述冲洗管和注射器接头;冲洗头,设置于所述冲洗管的首端,所述冲洗头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冲洗孔,所述冲洗头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冲洗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降低了冲洗外耳道过程中损伤外耳道的可能性,提高了通过旋转冲洗连接管调整冲洗液体冲洗角度的可靠性,降低了外耳道冲洗存在死角的可能性。

附图中的各个部件的形状均是示意性的,不排除与其真实形状存在一定差异,附图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说明,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使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