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异物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319发布日期:2019-04-13 00:4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眼内异物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眼内异物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职业安全宣传及防护设备的使用程度不高,眼外伤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省级医院眼外伤患者占眼科住院患者的15.5%,在地市级中心医院,眼外伤占同期眼科住院患者的34.7%。眼内异物种类也多种多样,除了铁、钴、镍、铜、铅、铝、锌、金、铂、汞等金属异物,还有石煤矿渣等矿物质、玻璃塑料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树枝竹刺等植物性、指甲骨质等动物性异物。

传统的眼内异物取出装置主要有三种:磁铁、爪式异物钳、鸭嘴式异物钳。磁铁主要用于吸出磁性眼内异物,鸭嘴式异物钳主要用于摘除视网膜或眼球壁异物,爪式异物钳咬合力好,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异物镊种类,但现有的异物镊为了便于抓取前端为尖端结构或镊爪钳外侧面附加切割刃结构,术中操作易伤及眼内组织。

眼内异物取出时,对异物镊主要有两点要求:夹持牢靠,异物或碎屑不易掉落。当异物表面圆滑、体积较小不易夹取,或质地较脆易碎,体积较小数量较多时,传统的眼内异物取出装置往往不易取净,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异物取出过程术中,由于预计伸出切口长度不足,在需要扩大切口进行二次伸出时,传统的眼内异物取出装置也有可能因抓取不牢导致异物脱落造成视网膜二次损伤,或异物较小,夹持过程中也容易发生脱落,均可能造成视网膜二次损伤,如清理不完全,可导致眼内炎、视网膜脱落、金属沉着症等严重疾病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异物抓取牢靠,不易掉落异物碎屑,便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眼内异物抓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眼内异物抓取装置,包括手柄部和夹持部,所述手柄部为一端封闭的圆管形结构,手柄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腰形孔,手柄部的前段呈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形,手柄部前端面向外延伸布设金属套管,手柄部的内腔布设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按钮、固定杆、三条金属套索和弹性薄膜,所述按钮的一端自腰形孔伸入连接至固定杆侧壁,相邻两条金属套索之间的夹角相等,金属套索前端的二分之一处的内部贴衬有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呈中空的半椭球形,每条金属套索均包括弧形弯曲段和直杆段,所述金属套索的直杆段的端面固定至固定杆的前端面,手柄部的内腔和金属套管的内腔供金属套索前后运动,金属套索的弧形弯曲段自金属套管的管口处伸出且三条金属套索的伸出端相连接固定,金属套索伸展时其弧形弯曲段的中部直径大于金属套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腰形孔位于手柄部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套索的长度小于手柄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套索为弹性材料;金属套索的前端为钝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呈圆柱形,连接部的一端自腰形孔伸入连接至固定杆侧壁、另一端位于手柄部的外侧,所述固定部位于手柄部的外侧,固定部和连接部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部的前端外侧壁上阵列开设有圆形的防滑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眼内异物抓取装置的前端为三条金属套索,收紧套索时可牢固锁定抓取异物;按钮前后滑动可带动金属套索调整为需要大小,且按钮的固定部可在金属套索伸出或回退后进行固定,便于作业,同时避免在金属套索自由运动,保护金属套索;

金属套索前端设置的弹性薄膜,可紧紧包裹异物防止异物或碎屑掉落,减少眼内异物抓取装置退出时异物二次掉落损伤眼内结构的风险,安全、可靠的取出眼内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的各类异物,避免因异物掉落而导致眼内炎、视网膜脱落、金属沉着症等严重疾病并发症;且弹性薄膜占金属套索弧形弯曲段的二分之一,不影响金属套索的抓取作业。

金属套索的前端为钝性结构,相对现有异物镊前端为尖端结构或镊爪钳外侧面附加切割刃结构更为安全,术中操作不易伤及眼内组织;

手柄部的前端外侧壁上阵列布设有防滑凹槽,防滑凹槽起到防滑作用,方便抓取作业;且在术中,因手部多捏于手柄部的前端,故只在手柄部的前端布设防滑凹槽,减少加工工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操作方便,异物抓取牢靠,不易掉落异物碎屑,便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眼内异物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眼内异物抓取装置的图1中A向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眼内异物抓取装置的夹持部和金属套管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眼内异物抓取装置的金属套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手柄部,2为金属套管,3为金属套索,4为弹性薄膜,5为按钮,51为连接部,52为固定部,6为腰形孔,7为防滑凹槽,8为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眼内异物抓取装置,包括手柄部1和夹持部,所述手柄部1为一端封闭的圆管形结构,手柄部1的外壁上开设有腰形孔6,手柄部1的前段呈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形,手柄部1前端面向外延伸布设金属套管2,手柄部1的内腔布设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按钮5、固定杆8、三条金属套索3和弹性薄膜4,所述按钮5的一端自腰形孔6伸入连接至固定杆8侧壁,三条金属套索3以手柄部1的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相邻两条金属套索3之间的夹角相等,金属套索3前端的二分之一处的内部贴衬有弹性薄膜4,所述弹性薄膜4呈中空的半椭球形,每条金属套索3均包括弧形弯曲段和直杆段,所述金属套索3的直杆段的端面固定至固定杆8的前端面,手柄部1的内腔和金属套管2的内腔供金属套索3前后运动,金属套索3的弧形弯曲段自金属套管2的管口处伸出且三条金属套索3的伸出端相连接固定,金属套索3伸展时其弧形弯曲段的中部直径大于金属套管2的直径。

所述腰形孔6位于手柄部1的前端。

所述金属套索3的长度小于手柄部1的长度。

所述金属套索3为弹性材料;金属套索3的前端为钝性结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套索3为记忆金属丝。

所述按钮5包括连接部51和固定部52,所述连接部51呈圆柱形,连接部51的一端自腰形孔6伸入连接至固定杆8侧壁、另一端位于手柄部1的外侧,所述固定部52位于手柄部1的外侧,固定部52和连接部51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手柄部1的前端外侧壁上阵列开设有圆形的防滑凹槽7。

使用时,推动按钮5,此时固定部52的内端面和手柄部1的外侧壁之间有间隔,按钮5向前滑动时,金属套索3的弧形弯曲段自金属套管2的管口处伸出随之展开,继而再拧紧固定部52,金属套索3固定不再运动,异物通过三条金属套索3之间的间隙进入金属套索3内,抓取眼内异物后,拧松固定部52,向后滑动按钮5,金属套索3收紧并固定异物,其前端的弹性薄膜4可紧紧包裹异物防止异物或碎屑掉落,减少眼内异物抓取装置退出时异物二次掉落损伤眼内结构的风险。

值得说明的是,弹性薄膜4为乳胶膜,制作弹性薄膜4时,金属套索3前端的二分之一处内衬半球形模具并用天然乳胶一次成型,天然乳胶成型后占金属套索3弧形弯曲段的二分之一。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