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炎胫骨截骨后渐进式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694发布日期:2019-04-05 19:5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膝关节炎胫骨截骨后渐进式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膝关节炎胫骨截骨部位进行撑开的装置,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下肢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部分有关节肿胀、积液,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55岁以上人群中X线片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表现者约60%,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老年患者膝关节炎膝关节内翻时,应力集中在膝关节的内侧部分,并使发生在膝内侧的退行性改变进展加速,对于这种情况,胫骨上端高位截骨术是常见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术中常常会因骨皮质断裂而严重影响胫骨整体稳定性,则需要长的接骨板进行支撑固定,否则容易出现医源性胫骨干骨折移位问题。额外放置的接骨板会造成额外的手术切口、软组织损伤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使术后切口感染和功能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加重患者医疗负担。

通过研究发现,如果能够在术中达到外侧骨皮质完整不断裂,则可以单纯在截骨缝隙中置入骨块或高分子填充物形成内侧支撑而不需要另外的接骨板固定。由于骨质往往都有惰性,不进行暴力截骨,就有可能实现内侧皮质不断裂。但是迄今为止,如何保护内侧皮质惰性,使之不会脆性破裂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成为影响不使用接骨板必须要进行突破的关键,亟待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膝关节炎胫骨截骨后渐进式撑开器,这种渐进式撑开器可以在术中对截骨缝隙实施渐进式缓慢撑开,保持内侧皮质在术中完整不断裂。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膝关节炎胫骨截骨后渐进式撑开器,它包括上撑开板、下撑开板、转轴、撑开螺杆,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分别为长方形平板,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的板面平行相对放置,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的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前端由转轴相连接,转轴与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垂直,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的相对的板面上有螺纹,螺纹分别沿着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撑开螺杆的杆体形状为锥形,锥形杆体的圆周有螺纹,撑开螺杆的螺纹与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板面上的螺纹相匹配。

上述膝关节炎胫骨截骨后渐进式撑开器,所述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的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后端分别安装撑开把手,撑开把手沿着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的长方形的长度方向。

上述膝关节炎胫骨截骨后渐进式撑开器,所述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的螺纹分别为一个整体圆周螺纹的一部分,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的螺纹具有相对连续性。

上述膝关节炎胫骨截骨后渐进式撑开器,所述撑开螺杆的杆体后端连接转动杆,转动杆沿着撑开螺杆的中心轴线,转动杆的后端有垂直于转动杆杆体的转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的前端放入截骨缝隙中,转动撑开螺杆,撑开螺杆将上撑开板和下撑开板向两侧撑开,使截骨缝隙逐渐增大,达到恢复关节面平整及正常下肢力线的效果。在撑开截骨缝隙的过程中,撑开螺杆采用渐进式缓慢转动,并反复转动,一进一退使骨缝逐渐撑开,保证内侧皮质不会因为突然的暴力而断裂。

本实用新型是胫骨截骨复位的首创,可以在术中对截骨缝隙实施渐进式缓慢撑开,保持内侧皮质在术中完整不断裂,以便达到单纯在截骨缝隙中置入骨块或高分子填充物形成内侧支撑而不需要另外的接骨板固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解决了目前没有解决的防止内侧皮质脆性破裂的问题,值得在行业内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胫骨1、截骨缝隙2、上撑开板3、下撑开板4、转轴5、撑开把手6、撑开螺杆7、转动杆8、转动把手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上撑开板3、下撑开板4、转轴5、撑开把手6、撑开螺杆7、转动杆8、转动把手9组成。

图中显示,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分别为长方形平板,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板面平行相对放置,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前端由转轴5相连接,转轴5与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垂直,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板面可以以转轴5为支点向两侧打开或合拢。

图中显示,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长方形的长度方向后端分别安装撑开把手6,撑开把手6沿着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使用撑开把手6可以向两侧打开或合拢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

图中显示,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相对的板面上有螺纹,螺纹分别沿着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螺纹分别为一个整体圆周螺纹的一部分,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螺纹具有相对连续性。

图中显示,撑开螺杆7的杆体形状为锥形,锥形杆体的圆周有螺纹,撑开螺杆7的螺纹与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板面上的螺纹相匹配。由于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螺纹是一个整体圆周螺纹的一部分,因此撑开螺杆7可以沿着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的螺纹进行向前或向后的螺旋转动。撑开螺杆7向前转动时,可以将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向上下两侧撑开,使截骨缝隙2逐渐增大,达到恢复关节面平整及正常下肢力线的效果。

图中显示,撑开螺杆7的杆体后端连接转动杆8,转动杆8沿着撑开螺杆7的中心轴线,转动杆8的后端有垂直于转动杆8杆体的转动把手9。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在截骨线外侧形成后将撑开器的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前端缓慢插入截骨缝隙2中;

然后,将撑开螺杆7的前端对准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后端的螺纹开口处插入,并开始缓慢旋转,将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向上下两侧撑开,使截骨缝隙2逐渐增大;

撑开至恢复正常下肢力线,停止向前转动撑开螺杆7,向后转动撑开螺杆7,并握住撑开把手6向中间合拢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

一分钟后重新转动撑开螺杆7,再次向前撑开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超过上次撑开的幅度,再次停止并后退撑开螺杆7,合拢上撑开板3和下撑开板4;

如此反复转动,一进一退使截骨缝隙2逐渐撑开,保证内侧皮质不会因为突然的暴力而断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