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567发布日期:2019-05-31 21:58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经颅磁刺激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经颅磁刺激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脑功能障碍的仪器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治疗仪器主要都是依据以下二种治疗原理来实施治疗的:①通过头部佩戴的治疗帽,用经颅磁刺激产生感应电流刺激脑组织以达到治疗效果;②通过粘贴于耳后乳突穴位的电极片,用仿真生物电流( 低频电刺激) 刺激小脑顶核以达到治疗效果;利用这些原理开发的治疗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前的治疗设备结构过于简单,治疗仪上未留有放置电磁帽的位置,放置至电磁帽与治疗仪分开放置,电磁帽属于易损物品,放置环境不当会降低电磁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本发明经颅磁刺激仪。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经颅磁刺激仪,其包括柜体、主机和控制器,所述柜体上方设置有翻转盖,所述翻转盖一侧与柜体铰接连接,主机和控制器设置在柜体内部,所述柜体顶部设置有放置槽,主机输出插口部分设置在放置槽底部,所述柜体外侧设置有对应主机的控制开关和电源接口,所述控制开关和电源接口之间设置有熔断器,所述翻转盖包括保护壳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保护壳底部,所述保护壳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保护壳顶部设置有电源指示灯,显示屏、主机和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外侧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柜体内壁与散热器相对应位置开有通气窗。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下方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两侧均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内部设置有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材质为碳素钢。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内部放置有电磁帽,所述电磁帽与主机输出插口通过电线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保留治疗功能的同时设置有保护使用设备的结构,设置有保护电磁帽的放置槽,同时显示屏在不用时可以收入柜体内由保护壳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翻转盖;11、保护壳;12、电源指示灯;13、把手;14、显示屏;2、柜体;21、缓冲垫;22、放置槽;3、通气窗;4、支撑底板;5、万向轮;6、电源接口;7、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经颅磁刺激仪,其包括柜体2、主机和控制器,柜体2上方设置有翻转盖1,翻转盖1一侧与柜体2铰接连接,主机和控制器设置在柜体2内部,柜体2顶部设置有放置槽22,主机输出插口部分设置在放置槽22底部,柜体2外侧设置有对应主机的控制开关7和电源接口6,控制开关7和电源接口6之间设置有熔断器,翻转盖1包括保护壳11和显示屏14,显示屏14位于保护壳11底部,保护壳11顶部设置有把手13,保护壳11顶部设置有电源指示灯12,电源指示灯12用以指示是否接通电源,显示屏14、主机和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显示屏14为触摸屏,使用时,通过显示屏14向控制器输入指令,控制器控制主机运转,主机通过插孔输出至电磁帽。

放置槽22内部放置有电磁帽,电磁帽与主机输出插口通过电线连接,使用时,向上抬起翻转盖1,取出放置槽22中电磁帽直接使用。

主机外侧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用以降低主机温度,保证主机运行稳定,防止主机过热死机,柜体2内壁与散热器相对应位置开有通气窗3。

柜体2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4,支撑底板4下方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5,支撑底板4与万向轮5组成输送机构,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

放置槽22两侧均设置有缓冲垫21,缓冲垫21内部设置有磁铁,保护壳11材质为碳素钢,缓冲垫21起缓冲作用,降低翻转盖1盖在柜体2上时对柜体2产生冲击,同时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电磁帽放进放置槽22内,盖下翻转盖1,此时缓冲垫21内部的磁铁吸附翻转盖1,防止翻转盖1上下晃动 。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接通电源线,同时电源指示灯12亮起,打开控制开关7控制主机通电,打开反转盖,取出电磁帽让患者戴于头部,通过显示屏14调整参数,显示屏14通过控制器控制主机启动,主机输出相应功率至电磁帽,电磁帽对患者进行理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