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705发布日期:2019-03-02 04:2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护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



背景技术: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病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为多关节受累。

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病”范畴。早在《黄帝内经痹论》中就有记载。“黄帝问曰:痹之安生?歧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说明痹症是指风寒湿三种邪气化热而成或风湿热三种邪气共同侵入机体,痹阻经络、关节、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阻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热起病急,且多见于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血化验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遗留心脏病变。临床治疗主要以止痛、恢复关节功能、调理气血、恢复经脉之顺畅、补虚滋养脏腑之精血为主。

现有治疗风湿和类风湿病多采用抗生素和激素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身体副作用大,无法从根本上解除病人的病痛。热敷是一种物理治疗方式,一般可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协助吸收汗水及减低灼伤的机会),直接敷治患处,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热敷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治疗手段,可以扩张血管、改善患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对风湿、关节炎、痛经等都有良好的疗效,药物治疗时采用热敷还可以增强药物的吸收效果。但目前医院里常用的热敷袋在使用时不易固定,病人稍有活动就会导致热敷袋移位或掉落,影响热敷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该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包括:热敷袋主体和固定机构;其中,

所述热敷袋主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中空袋和第二中空袋,所述第一中空袋内放置有发热袋,所述第二中空袋内放置有中草药袋,且所述第一中空袋和所述第二中空袋的边缘通过丝线缝合,在所述第一中空袋和所述第二中空袋缝合形成的封闭空间内设置有由镍钛合金记忆材料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内并排设置有多根镍钛合金记忆丝;所述第一中空袋远离所述第二中空袋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第二中空袋远离所述第一中空袋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保温层、按摩层和内衬层;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多根镍钛合金记忆丝的并排方向相垂直的第一弹力带及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一弹力带及所述第二弹力带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袋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弹力带的末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第二弹力带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挂钩勾合的挂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中空袋的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拉链拉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中空袋另外相对的两个侧壁中其中任意一个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拉链拉合。

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与所述多根镍钛合金记忆丝的并排方向垂直的第一边框及第二边框,每根镍钛合金记忆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及所述第二边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尼龙布料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毛织布料层。

优选的,所述按摩层为分布有多个凸起的棉织布料层,所述多个凸起呈阵列方式排布。

优选的,所述内衬层为棉织布料层。

优选的,还包括手插袋,所述手插袋缝合在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第一中空袋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一弹力带及第二弹力带可以快速的将热敷袋主体固定在患者的患处,并能适用于患者的不同患处的固定,设置的镍钛合金记忆丝有助于在热敷袋主体从患者的患处解下时快速回复原状,有助于更好的存放热敷袋主体,延长热敷袋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层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该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包括:热敷袋主体和固定机构;其中,

所述热敷袋主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中空袋1和第二中空袋2,所述第一中空袋1内放置有发热袋3,所述第二中空袋2内放置有中草药袋4,且所述第一中空袋1和所述第二中空袋2的边缘通过丝线缝合,在所述第一中空袋1和所述第二中空袋2缝合形成的封闭空间内设置有由镍钛合金记忆材料制成的框架5,所述框架5内并排设置有多根镍钛合金记忆丝6;所述第一中空袋1远离所述第二中空袋2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7,所述第二中空袋2远离所述第一中空袋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保温层8、按摩层9和内衬层10;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多根镍钛合金记忆丝6的并排方向相垂直的第一弹力带11及第二弹力带12,所述第一弹力带11及所述第二弹力带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袋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弹力带11的末端设置有挂钩13,所述第二弹力带12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挂钩13勾合的挂环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一弹力带11及第二弹力带12可以快速的将热敷袋主体固定在患者的患处,并能适用于患者的不同患处的固定,设置的镍钛合金记忆丝6有助于在热敷袋主体从患者的患处解下时快速回复原状,有助于更好的存放热敷袋主体,延长热敷袋主体的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继续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该临床祛风湿用热敷袋包括热敷袋主体和固定机构;其中,所述热敷袋主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中空袋1和第二中空袋2,第一中空袋1内放置有发热袋3,发热袋3采用现有技术中内部装有医用发热材料的发热袋,第二中空袋2内放置有中草药袋4,中草药袋4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装有中草药的医用药袋,中草药袋4内的中草药用于祛除风湿,例如现有医学上常用到的川乌、草乌、川穹、全虫、蜈蚣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中空袋1和第二中空袋2的边缘通过丝线缝合,在第一中空袋1和第二中空袋2缝合形成的封闭空间内设置有由镍钛合金记忆材料制成的框架5,如图3所示,框架5内并排设置有多根镍钛合金记忆丝6。镍钛合金记忆丝6有助于在所述热敷袋主体从患者的患处解下时快速回复原状。具体的,框架5包括与多根镍钛合金记忆丝6的并排方向垂直的第一边框17及第二边框18,每根镍钛合金记忆丝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17及所述第二边框18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中空袋1远离第二中空袋2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7,防水层7为尼龙布料层,尼龙布料既防水又耐磨,防水的作用可以防止所述热敷袋主体因意外情况被浸湿,影响患者使用,耐磨的作用可以增强所述热敷袋主体的使用寿命。第二中空袋2远离第一中空袋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保温层8、按摩层9和内衬层10;其中,保温层8为毛织布料层,有助于防止热量向外界传递,有利于延长热敷时间。按摩层9为分布有多个凸起19的棉织布料层,如图4所示,多个凸起19呈阵列方式排布,多个凸起19能够刺激穴位,刺激血液循环,从而增强热敷效果。内衬层10为棉织布料层,柔软透气,增强患者的舒适度。

继续参考图1,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多根镍钛合金记忆丝6的并排方向相垂直的第一弹力带11及第二弹力带12,第一弹力带11及第二弹力带12分别设置在第二中空袋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且第一弹力带11的末端设置有挂钩13,第二弹力带12的末端设置有与挂钩13勾合的挂环14。第一弹力带11及第二弹力带12的设置不但可以将所述热敷袋主体固定在患者的患处,同时由于第一弹力带11及第二弹力带12的弹力的作用,可以方便的固定在患者的不同患处。挂钩13和挂环14配合勾合,固定时简单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中空袋1的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5,第一开口15通过拉链拉合,方便患者更换发热袋3。第二中空袋2另外相对的两个侧壁中其中任意一个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6,第二开口16通过拉链拉合,方便患者更换中草药袋4。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个手插袋20,手插袋20缝合在所述防水层7远离所述第一中空袋1的一侧,手插袋20借助发热袋3散发的热量,患者可以在寒冷天气将手插在手插袋20内取暖。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的第一弹力带11及第二弹力带12可以快速的将热敷袋主体固定在患者的患处,并能适用于患者的不同患处的固定,设置的镍钛合金记忆丝6有助于在热敷袋主体从患者的患处解下时快速回复原状,有助于更好的存放热敷袋主体,延长热敷袋主体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