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镜颅脑手术通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096发布日期:2019-06-19 00:5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镜颅脑手术通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创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镜颅脑手术通道装置,适用于开展脑深部病变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如: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脑室内病变神经内镜下微创切除术等。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内镜下进行颅脑手术已是微创神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该项技术的核心是进一步减少以往手术入路的创伤,扩大病情的显露,增加直观切除病变的机会。神经内镜手术主要可分为鞘外手术和鞘内手术。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611628.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颅脑手术保护鞘装置,其构成是所述保护鞘夹与自动牵开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脑组织杆与脑组织保护杆套头滑动连接,所述透明保护鞘由透明有机玻璃管和不锈钢支撑钢圈组成,所述不锈钢支撑钢圈设置在透明有机玻璃管的上方,所述荧光探针设置在引导针管的前端,所述可拆卸荧光灯设置在引导针管的末端。不足之处是鞘管为硬性,直径偏大,进入脑组织时对周围存在挤压伤,并且组件复杂,需支持固定,操作繁琐,不利于急诊手术。此外,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938706.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颅脑手术保护装置,其构成是鞘夹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自动牵开器上,鞘夹的后端安装有固定保护鞘本体尾端辅助翼的夹钳,保护鞘本体内部设置有中空的透明管,引导针套装在透明管内,注射器用可插拔的硅胶软管与引导针尾端连通。不足之处为通道固定,不利于术中微调视野方向,重新确定方向操作繁琐,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手术风险,且同样存在通道直径偏大,进入脑组织压迫损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镜颅脑手术通道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由于穿刺时为低粘度闭合状态,能够更好的保护脑组织,减轻压迫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神经内镜颅脑手术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鞘和弹性薄膜管;

所述保护鞘包括动半鞘、定半鞘;所述动半鞘包括第一半圆筒,所述第一半圆筒的一端侧壁沿径向延伸设有第一手柄;所述定半鞘包括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二半圆筒的一端侧壁沿径向延伸设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手柄的末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半圆筒与所述第二半圆筒的侧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手柄上设有宽度调节结构,驱动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能够使得第一半圆筒朝远离或接近第二半圆筒的方向移动;

所述弹性薄膜管为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一端敞口,其另一端封闭;所述弹性薄膜管套接于所述动半鞘和定半鞘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结构包括螺旋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上的螺纹孔,所述螺旋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旋件的一端闯过螺纹孔与所述第二手柄相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件为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手柄的末端通过铆钉相互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薄膜管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两列粘合点,两列粘合分点分别位于所述弹性薄膜管的内壁的相对两侧,并且一一对应;所述弹性薄膜管通过一列粘合点与所述动半鞘粘合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薄膜管通过另一列粘合点与所述定半鞘粘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同一列的粘合点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粘合点之间的间距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薄膜管上对应每个所述粘合点的位置设有数字标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筒与第二半圆筒均包括大半圆筒段以及与大半圆筒段圆弧过渡连接的小半圆筒段,所述大半圆筒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小半圆筒段的直径;与之对应,所述弹性薄膜管包括用于套接大半径半圆筒段的大薄膜管段和用于套接小半径半圆筒段的小薄膜管段,所述大薄膜管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小薄膜管段的直径;其中,大薄膜管段的一端敞口,其另一端与所述小薄膜管段的一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小薄膜管段的另一端为低粘度闭合状态,到达工作深度后撑开即可分离,进而形成通道内口。

进一步地,所述动半鞘为采用透明轻质材料制成的动半鞘,所述定半鞘为采用透明轻质材料制成的定半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筒与第一手柄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半圆筒与第二手柄为一体成型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包括保护鞘和弹性薄膜管,保护鞘包括动半鞘、定半鞘;动半鞘包括第一半圆筒、第一手柄;定半鞘包括第二半圆筒、第二手柄;第一手柄上设有宽度调节结构,驱动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能够使得第一半圆筒朝远离或接近第二半圆筒的方向移动;套接于所述动半鞘和定半鞘的外表面上。手术过程中,以此装置沿同样方向进入,参考粘合点标记数字,置入所需深度后,一手握持该装置定半鞘,另一手旋转螺旋轻柔撑开,形成通道,开始神经内镜微创操作。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尤其是穿刺时为低粘度闭合状态,更好的保护脑组织,减轻压迫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操作简便,神经外科医师根据说明书指导即可完成操作。无需固定,依靠脑组织重力漂浮,术中微调视野方向简便易行。成本根据制造材料不同可涵盖低端及高端市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保护鞘及宽度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弹性薄膜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动半鞘;111、第一半圆筒;112、第一手柄;12、定半鞘;121、第二半圆筒;122、第二手柄;13、铆钉;20、弹性薄膜管;21、粘合点;31、螺旋件;32、螺纹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神经内镜颅脑手术通道装置,包括保护鞘和弹性薄膜管20;

所述保护鞘包括动半鞘11、定半鞘12;所述动半鞘11包括第一半圆筒111,所述第一半圆筒111的一端侧壁沿径向延伸设有第一手柄112;所述定半鞘12包括第二半圆筒121,所述第二半圆筒121的一端侧壁沿径向延伸设有第二手柄122;所述第一手柄112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手柄122的末端通过铆钉13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半圆筒111与所述第二半圆筒121的侧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手柄112上设有宽度调节结构,驱动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能够使得第一半圆筒111朝远离或接近第二半圆筒121的方向移动;

所述弹性薄膜管20为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一端敞口,其另一端封闭;所述弹性薄膜管20套接于所述动半鞘11和定半鞘12的外表面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宽度调节结构包括螺旋件3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112上的螺纹孔32,所述螺旋件31与所述螺纹孔32螺纹连接,所述螺旋件31的一端闯过螺纹孔32与所述第二手柄122相抵触。所述螺旋件31为螺钉。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螺钉,由于第二手柄122固定不动,能够使得第一半圆筒111朝远离或接近第二半圆筒121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薄膜管20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两列粘合点21,两列粘合分点分别位于所述弹性薄膜管20的内壁的相对两侧,并且一一对应;所述弹性薄膜管20通过一列粘合点21与所述动半鞘11粘合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薄膜管20通过另一列粘合点21与所述定半鞘12粘合固定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粘合点21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粘合点21之间的间距为5mm。这样设计,能够使得弹性薄膜管20与动半鞘11或定半鞘12之间实现稳固连接并且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薄膜管20上对应每个所述粘合点21的位置设有数字标记。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半圆筒111与第二半圆筒121均包括大半圆筒段以及与大半圆筒段圆弧过渡连接的小半圆筒段,所述大半圆筒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小半圆筒段的直径;与之对应,所述弹性薄膜管20包括用于套接大半径半圆筒段的大薄膜管段和用于套接小半径半圆筒段的小薄膜管段,所述大薄膜管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小薄膜管段的直径;其中,大薄膜管段的一端敞口,其另一端与所述小薄膜管段的一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小薄膜管段的另一端为低粘度闭合状态,到达工作深度后撑开即可分离,进而形成通道内口。大半圆筒段的开口设计的更多,便于其它辅助工具进入通道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半鞘11为采用透明轻质材料制成的动半鞘11,所述定半鞘12为采用透明轻质材料制成的定半鞘12。这样设计,无需固定,依靠脑组织重力漂浮,术中微调视野方向简便易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半圆筒111与第一手柄11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半圆筒121与第二手柄122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设计,具有连接稳固和便于加工的优点。

工作原理:

暴露确定大脑皮层穿刺部位后,局部电凝预防出血,蛛网膜刀切开脑皮层表面,脑穿刺针预穿刺(血肿部位或脑室)确定方向及深度,以此装置沿同样方向进入,参考粘合点标记数字,置入所需深度后,一手握持该装置的定半鞘,另一手旋转螺旋件轻柔撑开,形成通道,开始神经内镜微创操作。手术结束后缓慢收拢该装置,沿原方向退出,根据术中情况,放置或不放置术腔引流管,根据大量手术经验,该装置所形成通道壁极少出血,直接贴敷止血材料预防出血。即使出现个别小出血点,由于术后颅内压力降低,退出后通道脑组织不会立即闭合,视野清晰,小静脉可以止血材料贴敷,小动脉双极电凝烧灼止血即可。

其它实施例:

所述粘合点的数量以及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粘合点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