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控温功能的艾灸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9198发布日期:2019-07-27 11:11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控温功能的艾灸贴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贴是在此原理之下,利用现代科技做成贴装材料,更符合现代人使用。当艾灸贴在发热过程中,可以加快释放贴中的艾叶、当归、生姜的有效成份,当皮肤在发温的时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皮肤更有效地吸收中草药的精华,而过到镇痛、祛湿、暖宫等作用。艾灸贴中的铁粉表面积比较大,粒径接近纳米级,从而增大它的表面积。纳米铁粉跟空气中的水生成氧化亚铁和氢气,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而且和空气中的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氧化铁。但从动力学上讲,反应速度比较慢的,而且活性炭、蛭石、远红外陶瓷粉,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但是现阶段的艾灸贴相对于传统的艾灸来说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同样存在一些缺点,其中现阶段的艾灸贴往往结构简单,都是打开直接使用,这样对于温度不能够控制,温度往往由生产时直接被决定,因此使用时存在一些弊端,而且传统艾灸贴直接黏贴在人体的皮肤上时会造成人体的不适,甚至会造成患者皮肤过敏,因此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阶段艾灸贴使用时的多种必要要求,对此我们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控温功能的艾灸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该装置对艾灸贴的黏贴层进行改造利用中空造型减少黏贴层的黏贴面积,降低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但是同时还能保证黏贴的稳定性,而对于艾灸贴与空气的接触口采用分条时覆盖条,逐一将其揭下,从而控制内部加热层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控制发热的功率,且利用温度变色条来大体的显示温度,进而可以对温度进行调节,更加方便进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黏贴层,所述黏贴层上侧设有内防护网,内防护网上侧设有密封黏贴片,内防护网左右两侧设有透气片,透气片上设有透气孔,透气片和黏贴层上均设有椭圆孔,黏贴层下侧设有加热通气覆盖片,加热通气覆盖片右侧设有捏片,黏贴层和内防护网内部设有夹层仓,夹层仓内部设有艾灸片,艾灸片下侧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中间部位设有温度变色条;

所述艾灸片内部设有定型网,定型网上侧设有加热片,加热片上侧设有艾粉片,加热片内部设有加热粉包,加热粉包上侧设有石墨烯导热片,加热粉包下侧设有保温透气网,艾粉片内部设有艾粉包,艾粉包上侧设有渗透网,艾粉包下侧设有密封片。

较佳地,所述内防护网和透气片为一个整体设计,均为纱网编织设计,不同点在于透气片处的网孔更加疏松透气性更好。

较佳地,所述加热通气覆盖片采用叠层设计,从上到下一层的边缘压着另一层的边缘,且边缘处也采用胶水粘合。

较佳地,所述整个夹层仓在黏贴层和内防护网内部大半部分向外侧凸出,少半部分向内侧凸出。

较佳地,所述整个夹层仓的内部设有钢丝编织的向内侧凸起的点状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相对于传统艾灸贴,具有可以控制温度,并且与人体接触面积小的优点,通过对艾灸贴的黏贴层进行改造利用中空造型减少黏贴层的黏贴面积,降低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但是同时还能保证黏贴的稳定性,而对于艾灸贴与空气的接触口采用分条时覆盖条,逐一将其揭下,从而控制内部加热层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控制发热的功率,且利用温度变色条来大体的显示温度,进而可以对温度进行调节,更加方便进行使用,增加整个艾灸贴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层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艾粉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黏贴层,2、内防护网,3、密封黏贴片,4、透气片,5、透气孔,6、椭圆孔,7、加热通气覆盖片,8、捏片,9、夹层仓,10、艾灸片,11、保温层,12、温度变色条,13、定型网,14、加热片,15、艾粉片,16、加热粉包,17、石墨烯导热片,18、保温透气网,19、艾粉包,20、渗透网,21、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装置通过对传统艾灸贴进行改进,增加艾灸贴 在使用时对于艾灸贴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控制温度来满足不同的治疗需求,其中在设计时所有部件基于黏贴层1进行设计,所述黏贴层1上侧设有内防护网2,内防护网2上侧设有密封黏贴片3,内防护网2左右两侧设有透气片4,内防护网2和透气片4为一个整体设计,均为纱网编织设计,不同点在于透气片4处的网孔更加疏松透气性更好,这样可保证整个整体的一体性,保证整体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利用网状的透气片4可以更好的增加人体皮肤与气体接触的空间,对人体的皮肤形成良好的保护,透气片4上设有透气孔5,透气片5和黏贴层1上均设有椭圆孔6,黏贴层1下侧设有加热通气覆盖片7,加热通气覆盖片7右侧设有捏片8,加热通气覆盖片7采用叠层设计,从上到下一层的边缘压着另一层的边缘,且边缘处也采用胶水粘合,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设计让加热通气覆盖片7可以逐个的撕下来,并不影响其他加热通气覆盖片7的固定,保证对于进气口的可调节性,黏贴层1和内防护网2内部设有夹层仓9,整个夹层仓9在黏贴层1和内防护网2内部大半部分向外侧凸出,少半部分向内侧凸出,这样可以个在保证整体与人体皮肤更加贴合的同时还能够让艾灸部位具有一定的压力,使其能够紧贴人体皮肤,提高艾灸的效果,整个夹层仓9的内部设有钢丝编织的向内侧凸起的点状物,可以利用凸起点对人体的穴位记性刺激,从而让身体更好的吸收药物成分,增加治疗效果,夹层仓9内部设有艾灸片10,艾灸片10下侧设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中间部位设有温度变色条12,艾灸片10内部设有定型网13,定型网13上侧设有加热片14,加热片14上侧设有艾粉片15,加热片14内部设有加热粉包16,加热粉包16上侧设有石墨烯导热片17,加热粉包16下侧设有保温透气网18,艾粉片15内部设有艾粉包19,艾粉包19上侧设有渗透网20,艾粉包19下侧设有密封片21。

在使用本装置对人体进行艾灸治疗时,首先确定使用位置,然后对患者身体处进行清理,最好用热毛巾擦拭,让人体的毛孔舒张并清除毛孔内的污垢,然后将本装置取出,直接将整个密封面贴片3撕下来,将内层防护网2的位置对准需要进行艾灸的部位,按上去,然后利用两侧黏贴层1漏出的位置将整个艾灸片固定在人体表面,由于和人体黏贴处的黏贴层1设有椭圆孔6可以有效的降低黏贴层1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面积,但是又不会影响贴合的稳定性,将艾灸贴贴合完毕之后,用手指夹住捏片8,先将最上端的加热通气覆盖片7撕下,此时空气进入,通过保温透气网18与位于加热粉包16内的纳米铁粉进行反应,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会和铁粉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热量经过石墨烯导热片传递到内侧,从而让热量蒸发艾粉包19内的艾粉精华,从而让人体的皮肤进行吸收,进而达到艾灸的目的,在将单个加热通气覆盖片7撕下后进入的气体量较少,发热也较少,此时发出的热量作用在温度变色条12上让整个温度变色条12显示出颜色,从而判断大体的温度,需要加高温度时,则继续撕下其余的加热通气覆盖片7让更多的空气进入与纳米铁粉发生反应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