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组织胶用双腔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8848发布日期:2019-11-25 22:10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注射组织胶用双腔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腔注射器,用于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背景技术:

目前,组织胶注射被认为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治疗的首先方法,有效解决此类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外科手术风险大的弊端,组织胶注射多采用三明治夹心法进行血管注射,注射一点需要三支注射器,耗费时间,并且容易导致注射针与静脉粘连,影响止血效果甚至引起继发性出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双腔注射器,解决了耗费时间长,容易导致注射针粘连的问题,以及降低了继发出血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射组织胶用双腔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乳头固定于内空筒的底侧圆心上,所述内空筒固定于外空筒的底侧圆心上,第二乳头固定于所述外空筒的底侧圆心与底侧外沿的中心点上,注射针连接器的入口端各与所述第一乳头与所述第二乳头连接;

所述内空筒内设置第一活塞,第一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顶侧圆心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另一端与第一推杆顶盖连接;

所述外空筒内设置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为空心圆环,第二推杆为空心圆柱形,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顶侧表面连接并所述第二推杆的圆心与所述第二活塞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顶盖连接。

所述注射组织胶用双腔注射器,其中:所述内空筒与外空筒长度一致。

所述注射组织胶用双腔注射器,其中:所述第二活塞的中空直径与所述内空筒的直径一致。

所述注射组织胶用双腔注射器,其中:所述第一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推杆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推杆顶盖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推杆顶盖的中空面积。

所述注射组织胶用双腔注射器,其中:所述注射针连接器的入口端内设置单向活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精巧,使用方便,可使组织胶快速注入静脉内,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解决了因更换注射器导致组织胶注射不及时影响止血效果的问题,降低了继发出血的风险,提高了组织胶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注射组织胶用双腔注射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乳头;2-内空筒;3-第一活塞;4-第一推杆;5-第一推杆顶盖;6-第二乳头;7-外空筒;8-第二活塞;9-第二推杆;10-第二推杆顶盖;11-注射针连接器;12-单向活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注射组织胶用双腔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乳头1固定于内空筒2的底侧圆心上,所述内空筒2固定于外空筒7的底侧圆心上,第二乳头6固定于所述外空筒7的底侧圆心与底侧外沿的中心点上。

所述内空筒2内设置第一活塞3,第一推杆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3顶侧圆心连接,所述第一推杆4另一端与第一推杆顶盖5连接。

所述外空筒7内设置第二活塞8,所述第二活塞8为空心圆环,第二推杆9为空心圆柱形,所述第二推杆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8顶侧表面连接并所述第二推杆9的圆心与所述第二活塞8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二推杆9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顶盖10连接。

所述内空筒2与外空筒7长度一致。

所述第二活塞8的中空直径与所述内空筒2的直径一致。

所述第一推杆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推杆8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推杆顶盖5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推杆顶盖10的中空面积。

抽取液体时,所述第一乳头1与所述第二乳头6各与注射针连接,拉动所述第一推杆顶盖6使组织胶进入所述内空筒2中,拉动所述第二推杆顶盖10使碘化油进入所述外空筒7中,取下针头,将所述注射针连接器11的入口端各与所述第一乳头1与所述第二乳头6连接,使注射器的出口合为一个,所述注射针连接器11的入口端内设置单向活瓣12,保证液体向前流动不会回流或与另一药物混合,注射时,先推动所述第二推杆顶盖10使碘化油进入静脉,再推动所述第一推杆顶盖5使组织胶进入静脉,最后再推动所述第二推杆顶盖10使碘化油再次进入静脉,这时便完成了一次注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组织胶注射需要反复更换注射器,耗费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止血的效果,降低了因注射组织胶后碘化油注射不及时,导致针头与曲张静脉团粘连而强行拔针引起继发出血的风险,显著提高了组织胶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的成功率。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