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268发布日期:2019-05-21 21:5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关节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关节治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骨性关节炎已经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统计,骨性关节炎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0%。目前骨关节疾病的诊疗手段较多,临床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运动疗法和体重控制、中成药和针灸、关节腔注射和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

由于运动疗法和体重控制的依从性不高,中成药和针灸没有循证医学支持,关节腔注射和关节镜手术无法在基层医院推广,关节置换手术虽然能够较好解决,但是费用高昂,且风险较大。

目前,市场上运用物理治疗常见有:超声、红外线以及电子脉冲。其中,超声主要依靠超声波穿透人体肌肉,刺激关节软骨组织产生修复作用,但对即刻镇痛效果不明显,患者的依从度低;红外线运用热敷原理,使热能由外到里渗入体内,但热量在进入人体过程中的消耗与减弱使得热敷效果只能作用于表层肌肉组织,无法有效作用到关节腔内;电子脉冲运用电流对人体肌肉组织进行震动与按摩,也无法进入关节腔内对软骨组织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节治疗仪,针对中老人关节炎等病症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安全有效的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节治疗仪,包括治疗主机和治疗头组件,所述治疗头组件包括治疗头和连接引线;

所述治疗主机包括壳体、控制器以及人机互动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容纳腔和封闭的嵌设腔,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嵌设腔内,所述人机互动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治疗头通过所述连接引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治疗头组件能够嵌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治疗仪,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盖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所述容纳腔,所述盖体可翻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端且能够闭合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底座围合成所述嵌设腔,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壁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端设置有引线槽;

所述连接引线远离所述治疗头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引线槽和所述穿设孔后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互动组件包括显示屏和多个按键,所述按键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且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显示屏固定设置于所述嵌设腔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显示部,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显示屏相对应且能够显示所述显示屏的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为增进按键、负减按键以及开关按键;

所述增进按键和所述负减按键均为圆弧下凹形状,所述开关按键为圆形凸起形状且具有夜光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治疗主机还包括多个灯管,所述多个灯管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底座为充电底座,或者,所述底座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头组件还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开设有嵌设孔,所述嵌设孔的周向设置有导电件;

所述治疗头包括导电组件和超声晶片,所述导电组件环设于所述超声晶片的外壁,所述超声晶片能够穿设于所述嵌设孔,且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导电件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头还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主壳体和波卡座,所述主壳体和所述波卡座扣合后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周向设置有导电固定部;

所述导电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导电固定部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超声晶片嵌设于所述容纳腔且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波卡座设置有引线嵌设槽,所述波卡座的周壁且与所述引线嵌设槽对应处开设有穿设孔;

所述连接引线从所述穿设孔穿入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头还包括硅胶件,所述硅胶件嵌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超声晶片相对于所述硅胶件靠近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

所述硅胶件开设有贯通的U型引线孔,所述连接引线依次从所述穿设孔、所述U型引线孔穿过与所述超声晶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人性化,易于携带,方便使用的家用治疗仪,利用控制技术手段实现智能控制,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度好,针对中老人年设计的人机界面,便于快捷操作,同时具有收纳功能,安全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治疗仪中治疗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治疗仪中治疗主机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治疗仪中治疗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治疗仪中治疗头的爆炸图。

图标:100-关节治疗仪;10-治疗主机;11-壳体;112-底座;114-第一壳体;115-第二壳体;116-引线槽;117-盖体;122-容纳腔;125-嵌设腔;13-控制器;14-人机互动组件;142-显示屏;144-增进按键;146-负减按键;147-开关按键;15-灯管;16-治疗头组件;17-治疗头;171-主壳体;172-波卡座;1725-穿设孔;173-导电组件;1732-电磁铁;1735-电磁针;1737-导电片;174-硅胶件;175-U型引线孔;176-超声晶片;19-连接引线;20-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治疗仪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关节治疗仪100包括治疗主机10和治疗头组件16,治疗头组件16包括治疗头17和连接引线19,治疗头17通过连接引线19与治疗主机10电连接,在不使用时,治疗头组件16可以放置于治疗主机10内,便于收纳。

下面对该关节治疗仪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治疗仪100中的治疗主机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治疗主机10的剖视图,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

治疗主机10包括壳体11、控制器13、人机互动组件14以及灯管组件,其中,壳体11为圆柱状结构且包括容纳腔122和嵌设腔125,其中嵌设腔125为封闭结构,控制器13固定设置于嵌设腔125内,人机互动组件14固定设置于壳体11且与控制器13电连接,通过人机互动组件14来进行操作使用。

具体的,壳体11包括底座112、第一壳体114、第二壳体115以及盖体117,第一壳体114为薄壁环形结构,且第一壳体114的一端与底座112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14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15固定连接。第二壳体115具有容纳腔122,第一壳体114、第二壳体115以及底座112固定连接后形成了具有开口的容器,盖体117可翻转的设置于第二壳体115的开口端且能够闭合容纳腔1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4、第二壳体115以及底座112围合成封闭的嵌设腔125,控制器13固定设置于底座112上且位于嵌设腔125内,既方便使用,又不易损坏。

可选的,第二壳体115的周壁开设有穿设孔1725,将容纳腔122和嵌设腔125连通,第二壳体115的开口端设置有引线槽116,用于治疗头组件16中的连接引线19穿过引线槽116进行连接。

具体的,控制器13中集成有计时器,计时器根据控制器13中预设的时间计时,从而便于掌控治疗时间,计时器与控制器13的信号处理电路MCU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内置双通道DAC的MCU,利用DAC产生低电压,然后用计时器控制电压产生频率,经过跟随器及特制变压器,产生临床推荐治疗的非对称指数波,利用MCU的PWM波产生超声晶片176频率,利用定时器产生调制脉冲。在聚焦超声晶片的驱动电路上,采用效率较高的E类高频功率驱动放大电路加变压器耦合的方式,采用变压器输出避免了直接直流电压输出潜在直流漏电危险,而且提高了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其中,控制器13的电路板根据默认设定程序开启理疗程序,用户通过人机互动组件14来调节,与自己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从而达到理想的理疗效果。

具体的,人机互动组件14包括显示屏142和多个按键,所有按键均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114或第二壳体115上,每个按键分别与控制器13电连接。显示屏142固定设置于嵌设腔125内,且与控制器13电连接,在第一壳体114和/或第二壳体115设置有显示部,显示部为透明状且与显示屏142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户通过显示部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显示屏142的数据。

可选的,显示屏142为LCD显示屏142,在使用治疗状态时,显示屏142用于显示治疗强度、治疗模式以及治疗时间,在非治疗状态时,该显示屏142用于显示时间和日期等,以此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为增进按键144、负减按键146以及开关按键147,其中增进按键144为圆弧下凹形状,且在上表面设置有清晰触感的“+”标志,负减按键146也为圆弧下凹形状,且在上表面设置有清晰触感的“-”标志,开关按键147为圆形凸起形状,且在上表面设置有清晰触感的“开始/暂停”指示,开关按键147还设置有夜光灯,具有夜光功能,便于操作。

该增进按键144控制所有的增加、前进类功能,负减按键146控制所有的负、减益操作,开关按键147通过不同按下时长,实现功能菜单按键和开关机按键功能,且该按键以凹凸感的直观区别,方便中老年用户能够进行盲视、快捷操作、可操作性强。

灯管组件包括了多个灯管15,多个灯管15间隔设置于底座112,且每个灯管15分别与控制器13电连接,可选的,灯管为LED灯片。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灯管15绕底座112的四周环绕设置,该灯管15也具有夜灯功能,根据环境的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光亮,或者通过复合键进行关闭,从而增强可视感。同时,在底部增加夜灯功能,可以使本治疗仪成为一个桌面提示区,例如:遥控器、钥匙等小物品放置在周围可以起到提醒定位等作用。

治疗头组件16包括治疗头17和连接引线19,连接引线19的一端与治疗头17连接,连接引线19远离治疗头17的一端依次穿设于上述引线槽116和穿设孔1725后与控制器13电连接。

由于,用户进行治疗使用时,连接引线19的缠绕与放置会对使用者造成很大的麻烦,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主机10中设置有容纳腔122,使产品收纳结构能够充分与治疗主机10结合,容纳腔122方便治疗头17和连接引线19的收、取,在使用时,仅需通过连接引线19将治疗头17从容纳腔122中取出,然后配合电极片20进行理疗,连接引线19位于开口端的引线槽116,盖上盖体117,正常使用;使用完毕后,将治疗头17和连接引线19放回容纳腔122内,盖上盖体117即可,收纳、使用方便。

可选的,该壳体11上的底座112可以为以下两种设置方式:

第一种,底座112为充电底座,充电底座内部设置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与控制器13电连接,治疗主机10通过与充电底座接触式充电,从而提供电源给治疗主机10使用;

第二种,底座112为无充电底座,底座112上仅设置常规的充电接口,治疗主机10通过便携式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使用。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仪中治疗头组件16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治疗头17的爆炸图,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

治疗头组件16包括治疗头17、连接引线19以及电极片20,电极片20开设有嵌设孔,嵌设孔的周向设置有导电件,治疗头17包括导电组件173和超声晶片176,导电组件173环设于超声晶片176的外壁,超声晶片176能够穿设于嵌设孔,且导电组件173与导电件配合连接。

该治疗头组件16是采用低强度的聚焦超声技术、利用特制的超声波表现出一种微细的按摩作用,实现关节软骨与关节液营养物资的交换,影响酶的功能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促进软骨细胞合成关节软骨的基质,阻止关节软骨的退变。

通过改变关节液pH值,而达到止痛的效果。同时联合应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可刺激人体产生内源性镇痛物,显著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如此达到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并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双重目的。

与现有的平面超声或TENS治疗关节炎不同,该治疗头组件16有效结合聚焦超声技术的优点与TENS的治疗效果,通过同时工作来提高治疗效果。在超声波治疗方面,其采用频率为0.6MHz的聚焦超声,提高治疗深度;在TENS方面,采用临床推荐的优化输出波形,降低传统治疗不舒服感。

当超声和TENS同时工作时,由于超声属于高频,会对低频的TENS指数波产生干扰。在电路设计方面,采用自制的匹配隔离变压器的方法实现对超声的高频滤除。结构设计方面,采用的独立屏蔽治疗线的方法,隔离超声驱动线及TENS电极线。

具体的,治疗头17包括壳本体、导电组件173、硅胶件174以及超声晶片176,其中,壳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主壳体171和波卡座172,主壳体171设置有通孔,主壳体171和波卡座172扣合后形成一端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周向设置有导电固定部。

可选的,主壳体171与腔体的开口端相一致的一侧形成第一凹陷槽,主壳体171的背离腔体的开口端的一侧形成第二凹陷槽。

导电组件173固定设置于导电固定部的靠近开口的一侧,硅胶件174嵌设于腔体内,超声晶片176也嵌设于腔体内,超声晶片176相对于硅胶件174靠近于腔体的开口端,即硅胶件174位于超声晶片176的内侧。

可选的,硅胶件174上开设有贯通的U型引线孔175,波卡座172开设有引线嵌设槽,波卡座172的周壁与引线嵌设槽对应处开设有穿设孔1725,便于连接引线19穿入且与治疗头17电连接。具体的,连接引线19的一股引线从穿设孔1725穿入与导电组件173电连接,连接引线19的另一股引线依次从穿设孔1725和U型引线孔175穿过,且与超声晶片176电连接,从而使得治疗头17的电磁铁1732和超声晶片176能够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可选的,超声晶片176为圆柱状结构,超声晶片176的外圆尺寸与壳本体的内圆部的内圆尺寸相匹配,硅胶件174也为圆柱状结构,超声晶片176为聚焦晶片。

可选的,导电组件173包括电磁铁1732、电磁针1735以及导电片1737,电磁铁1732为环状结构,电磁铁1732固定嵌设于上述主壳体171内,导电片1737也为环状薄片结构,导电片1737固定嵌设于上述第二凹陷槽,电磁针1735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的嵌设主壳体171中的贯穿孔,该电磁针1735的两端分别连接电磁铁1732和导电片1737,从而将电磁铁1732与导电片1737电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关节治疗仪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关节治疗仪100是一款设计合理、人性化,易于携带,方便使用的家用治疗仪,主要针对各阶段的关节炎患者、业余跑步爱好者、运动员等对关节长期保健支撑有明确强烈需求的用户群体,利用控制技术手段实现智能控制,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度好,针对中老人年设计的人机界面,便于快捷操作,同时具有收纳功能,安全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