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1459发布日期:2019-09-20 22:0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喉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喉罩。



背景技术:

目前,喉罩广泛运用于全麻手术中,可进行人工气道的快速建立,呼吸喉罩一般为单管结构,使用时将柔性罩体置于喉部进行充气,使柔性罩体膨胀,充分贴合于喉部,柔性罩体内部的气腔连接进气管对人体进行送气,在手术室经常需要使用纤支镜对病人进行观察或辅助手术,而市面上现有的呼吸喉罩无法满足该需要,如果需要同时进行进气和内窥检查时,则需要在现有的单管结构上外加医用三通管,在现有的单管结构上实现通气和内窥检查,上述做法的缺点在于:在单管结构内同时安插纤支镜和进行供氧输,送氧气量较小,会产生输送潮气量小、通气阻力大、氧合作用差的后果,同时由于管径的限制无法使用较粗的纤支镜,此外内窥检查所使用的纤支镜靠喷射通气,通气无法保障,只适用于短时间的手术,当纤支镜设置在上述单管结构内是可能使病人呼吸暂停,取气道异物时,容易产生窒息,容易产生事故,使用较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氧气量大、可以支持更粗的纤支镜以及使用更安全的一种改进型喉罩。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管、纤镜管、充气管、柔性罩体和出气槽体,所述出气槽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柔性罩体内形成有气腔,所述气腔与所述充气管相导通,所述柔性罩体的一侧中央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出气槽体穿插在所述开口上并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出气槽体的槽体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紧贴在所述气腔的侧壁上,且所述出气槽体紧贴在所述气腔的侧壁上的一侧具有沿所述柔性罩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和人体咽喉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导气管的部分管体和所述纤镜管的部分管体均沿所述柔性罩体的长度方向穿设于所述柔性罩体,所述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导气管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镜孔,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所述纤镜管与所述出镜孔相连通,所述凹槽的槽底与设置有所述出镜孔的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呈85°夹角。

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柔性罩体外的部分管体和所述纤镜管位于所述柔性罩体外的部分管体内均设置有不锈钢弹簧。

所述纤镜管远离所述柔性罩体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密封盖,所述活动密封盖上设置有膜孔,所述膜孔的直径小于纤支镜的直径。

所述导气管和所述纤镜管位于所述柔性罩体外的部分管体相互独立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喉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导气管和纤镜管两管分离的结构设计与现有的使用纤支镜道和通气道共用一根管的结构相比,纤镜管可以在相同的管径条件下插入更粗的纤支镜,且不占用通气道,导气管内的通气不中断,通气更有保障,输送氧气量更大,可以支撑更久的检查(例如喉、气管以及支气管的长时间检查)和手术,使用更安全。设置在出气槽体的另一侧上的述设计可与咽喉部相配合,使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咽喉部时更稳定不会移位或者歪斜,进而产生漏气。凹槽的槽底与设置有出镜孔的侧壁之间呈85°夹角,纤支镜从出镜孔内伸出后可沿着具有一定斜度的槽底进入气管,操作更方便。

导气管的部分管体和纤镜管的部分管体内设置有不锈钢弹簧,可以使部分导气管和部分纤镜管的具备一定的韧性,方便贴合,此外纤镜管还可安插医用三通管,通过上述医用三通管将纤镜管同时作为纤支镜道和通气道,与导气管组成双气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气管、2.纤镜管、3.充气管、4.柔性罩体、5.凹槽、51.出气孔、52.出镜孔、6.凸台、7.通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改进型喉罩,包括导气管1、纤镜管2、充气管3、柔性罩体4和出气槽体,导气管1的部分管体和纤镜管2的部管体分均密穿设于柔性罩体4上,导气管1和纤镜管2相邻设置,充气管3的部分管体气密穿设于柔性罩体4上,所述出气槽体气密设置在柔性罩体4上,导气管1的自由端上设置有通气接头7,上述通气接头7为公知技术,通气接头7用于连接导气管1和呼吸机。

柔性罩体4为椭球状的可充气膨胀罩体,柔性罩体4内形成有气腔,所述气腔与充气管3相导通,柔性罩体4的一侧中央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出气槽体穿插在所述开口上并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出气槽体上开设有凹槽5,所述出气槽体远离凹槽5的一侧紧贴在所述气腔的侧壁上,且所述出气槽体紧贴在所述气腔的侧壁上的一侧具有沿所述柔性罩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凸台6,凸台6的形状和人体咽喉部的形状相匹配,较佳的凸台6内设置有气道。

较佳的凹槽5为V字槽,凹槽5的槽底上设置有出气孔51,出气孔51与所述气道相导通,凹槽5靠近导气管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镜孔52,凹槽5的槽底与设置有出镜孔52的侧壁之间呈85°夹角。

导气管1的部分管体和纤镜管2的部分管体均沿柔性罩体4的长度方向穿设于柔性罩体4,导气管1与柔性罩体4的连接处以及纤镜管2与与柔性罩体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胶层,导气管1与柔性罩体4的相应一端均与所述出气槽体相连接,导气管1的一端与出气孔51相连通,纤镜管2的一端与出镜孔52相连通,较佳的,导气管1的部分管体穿设于凸台6的气道内起到支撑凸台6的作用,导气管1与所述出气槽体的接触位置以及纤镜管2与所述出气槽体的接触位置上均设置有密封胶层。

导气管1、纤镜管2和充气管3均为PVC塑料管道,所述凹槽5为PVC塑料槽,柔性罩体4为聚氯乙烯材料柔性罩体。

较佳的,导气管1和纤镜管2位于柔性罩体4外的部分管体相互独立设置,且导气管1和纤镜管2位于柔性罩体4外的部分管体内均卡嵌有不锈钢弹簧,通气接头7连接导气管1的一端插入导气管1并且与导气管1内的不锈钢弹簧之间存在较小缝隙(或与导气管1内的不锈钢弹簧相接触),上述结构可以保证导气管1的强度和柔韧性,使导气管1不易打折。

纤镜管2远离柔性罩体4的一端上设置有活动密封盖,所述活动密封盖上设置有膜孔,所述膜孔的直径小于纤支镜的直径,上述结构可以保证在操作中气流不会通过膜孔漏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独立设置的导气管1和纤镜管2的结构与现有的使用纤支镜道和通气道共用一根管的结构相比,纤镜管2可以在相同的管径条件下插入更粗的纤支镜,且不占用通气道,导气管1内的通气不中断,通气更有保障,可以支撑更久的检查(例如喉、气管以及支气管的长时间检查)和手术。

设置在柔性罩体4的另一侧上的凸台6可与咽喉部相配合,上述设计可使柔性罩体4放置在咽喉部时更稳定不会移位或者歪斜,进而产生漏气。

凹槽5的槽底与设置有出镜孔52的侧壁之间呈85°夹角,纤支镜从出镜孔52内伸出后可沿着具有一定斜度的槽底进入气管,操作更方便。

部分导气管1和部分纤镜管2内嵌设有钢丝,可以使部分导气管1和部分纤镜管2的具备一定的韧性和万向性,方便贴合,此外纤镜管2还可安插现有技术中通用的医用三通管,通过上述医用三通管将纤镜管2同时作为纤支镜道和通气道,与导气管1组成双气道。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