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733发布日期:2019-05-11 00:5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面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焊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面罩。



背景技术:

金属焊接过程中常产生焊接电弧,焊接电弧是发生在电极与焊件之间的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其含有大量高强度的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射线,高强度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带来的光辐射会伤害焊工的眼睛及皮肤。

焊接电弧中可见光线的光度,比人眼能正常承受的光线光度可大一万倍,这样强烈的可见光,会烧灼视网膜,造成视网膜炎,此时焊工将感觉眼睛疼痛、视觉膜糊、有中心暗点,甚至暂时性失明,如长期反复作用,视力会逐渐减退。焊接电弧中红外线对眼睛的损伤是一个慢性过程,眼睛晶状体长期吸收过量的红外线后,弹性变差、调节困难、视力减退,严重者会导致晶体状混浊,损害视力。焊接电弧中紫外线照射人眼后,会导致角膜和结膜发炎,产生的“电光性眼炎”,被列为是尘肺病之外的第二大职业病,紫外线和红外线对人的眼睛可能造成永久性伤害。

焊接面罩是用来帮助焊工防护来自焊接的职业危害,帮助其在焊接过程中既能保护眼睛又能准确定位、高效焊接。常见的焊接面罩包括镜组、面罩、以及外保护片,根据装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焊接面罩,一种是通过支架框将外保护片固定在面罩上,然后依次安装镜组和压框,通过压框和支架框的配合将镜组与外保护片固定,压框的两端通过螺丝锁紧于面罩上,这种焊接面罩需要的零部件较多、工序也相对复杂,增加了物料及人工费用,产品不良率较高,而且长时间使用后,支架框和压框易变形、支架框和压框的连接处易漏光;第二种是通过密封垫套设于外保护片防止漏光,镜组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压框内,安装时依次将套设有密封垫的外保护片、固定有镜组的压框放置于面罩内,再通过压框上的卡位与面罩上的卡位扣合,从而将外保护片、镜组和压框固定于面罩上,这种焊接面罩需要根据外保护片的结构设计相应的密封垫模具,进而生产密封垫,而且密封垫和外保护片装配时为了确保密封不漏光,装配要求较高、操作困难,既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错装漏装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面罩,用于解决现有的焊接面罩存在的装配时零件多、装配工序复杂及产品不良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面罩,其包括面罩壳体、相对于所述面罩壳体向外翻转的外翻盖、设于所述外翻盖上的镜组固定结构,所述外翻盖包括具有第一视窗的盖体、以及盖设于所述第一视窗的外保护片,所述盖体与所述外保护片连接的两侧分别设有自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向所述第一视窗的中心方向延伸的两条延伸臂,两个所述延伸臂之间的空间形成卡槽,所述外保护片的侧边卡设于所述卡槽。

优选地,两条所述延伸臂中,一条呈环形,另一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外保护片的侧边的长度。

一条延伸臂为环形,可以进一步防止外保护片与盖体连接的边缘透光,同时还可以减少进入盖体内的灰尘,另一条延伸臂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外保护片的侧边的长度,所形成的卡槽的强度更好,对外保护片固定的更牢靠。

优选地,两条所述延伸臂中,一条呈环形,另一条的长度小于所述外保护片的侧边的长度。

一条延伸臂为环形,可以进一步防止外保护片与盖体连接的边缘透光,同时还可以减少进入盖体内的灰尘,另一条延伸臂的长度小于外保护片的侧边的长度,可以通过几个卡点或者多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固定外保护片,结构更灵活,安装更方便。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块,用于所述外保护片的顶边的定位,所述第一定位块包括自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向远离所述盖体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柱、以及自所述第一定位柱向靠近所述第一视窗的中心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外保护片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外保护片的表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定位块对外保护片的位置进行定位,防止外保护片装配不当而漏光,第一定位块通过第一定位柱固定住外保护片的顶边的位置,也便于装配时确定外保护片的位置,第一弯折部与外保护片的表面抵接使得外保护片即使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翘起而漏光,保证了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镜组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盖体上的镜组框、以及装配于所述镜组框内的镜组,所述镜组框设于所述外保护片上,所述镜组与所述盖体卡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组通过镜组框与盖体固定,提高了镜组的稳定性,安装及拆卸都非常方便,装配工序简单。

优选地,所述镜组框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镜组从所述挡板相对的另一侧插入,直至所述镜组与所述挡板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组框和镜组为插入式结构,安装及拆卸都非常方便,装配工序简单,而且穿插的方式使得镜组框和镜组接触的面积更大、更接近成一个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还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镜组固定结构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块包括自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向远离所述盖体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柱、以及自所述第二定位柱向靠近所述第一视窗的中心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镜组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镜组的表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定位块对镜组固定结构进行定位,面与面接触的方式使得固定更加牢靠,减少多余零件的使用,成本更低。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设有自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向远离所述盖体方向延伸的第三定位块,用于所述镜组固定结构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三定位块限制镜组固定结构的底部,防止其下滑,固定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镜组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盖体上的镜组框扣块,所述镜组框的侧边设有与所述镜组框扣块对应的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镜组框扣块配合将所述镜组框固定于所述盖体上。

卡扣配合的方式使得镜组固定结构与盖体的装配更灵活、稳定性更好、不易变形。

优选地,所述镜组框的底边还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对应的卡扣座,所述第二卡扣部和所述卡扣座配合限制住所述镜组框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种结构限制住镜组固定结构的位置,方式灵活、装配简单。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接面罩具有以下优势:焊接面罩通过盖体上设置延伸臂,两个延伸臂之间的空间形成卡槽,外保护片的侧边卡设于卡槽,结构简单,既便于外保护片与盖体的装配、操作容易,又防止透光,密封性好,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一的焊接面罩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焊接面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焊接面罩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盖体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盖体C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2所示焊接面罩中镜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盖体D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2所示焊接面罩中盖体和镜组固定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二的镜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镜组固定结构和盖体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面罩壳体, 11-第二视窗,

12-本体, 13-内保护片,

2-外翻盖, 21-盖体,

211-延伸臂, 2111-第一延伸臂,

2112-第二延伸臂, 212-卡槽,

213-第一定位块, 2131-第一定位柱,

2132-第一弯折部, 214-第二定位块,

2141-第二定位柱, 2142-第二弯折部,

215-第三定位块, 216-卡扣座,

22-第一视窗, 23-第三视窗,

24-外保护片, 241-顶边,

242-底边, 243-侧边,

25-可视黑玻璃, 3-外翻盖转轴,

4-泡棉, 5-镜组固定结构,

51-镜组框, 511-挡板,

512-第一卡扣部, 513-第二卡扣部,

52-镜组, 521-镜组止位槽,

53-镜组框扣块, 6-头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焊接行业中,根据国家行业标准GB/T 3609.1-2008《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第一部分:焊接防护具》中规定,焊接工防护面罩为配有合适滤光片的面罩,在焊接作业时用以保护眼睛和面部。

实施例一

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一的焊接面罩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焊接面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一种焊接面罩,所述焊接面罩包括面罩壳体1、外翻盖2、外翻盖转轴3、泡棉4、镜组固定结构5、以及头带6,所述外翻盖转轴3设于所述面罩壳体1上,所述外翻盖2通过所述外翻盖转轴3相对于所述面罩壳体1向外翻转;所述泡棉4夹设于所述面罩壳体1和外翻盖2的连接部分,用于遮光和密封防尘;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设于所述外翻盖2上,所述头带6安装于所述面罩壳体1,用于将所述面罩壳体1固持在用户头部。

所述面罩壳体1作为所述焊接面罩的主体,起到固定支撑所述外翻盖2的作用。所述面罩壳体1包括具有第二视窗11的本体12、以及盖设于所述第二视窗11的内保护片13。

所述面罩壳体1在用户的视野范围内设有第二视窗11,所述第二视窗11为用户提供了最大的可供观察的窗口。其中,视野是指用户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在水平平面内的标准视野是:双眼区域大约在左右60°以内的区域;在垂直平面内的标准视野是:最大视区为标准视线以下70°。

当所述外翻盖2向外翻转使得所述内保护片13露出,焊工可透过所述内保护片13完成其他焊接操作,诸如打磨焊渣、检查焊接结果等,所述内保护片13始终固定在所述面罩壳体1的外侧,焊工的眼睛一直处于所述内保护片13的内部,与外界隔离,有效防止焊渣飞溅等对焊工眼睛的伤害。

如图2及图3所示,图3为图2所示焊接面罩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外翻盖2包括盖体21、设于所述盖体21中心上的第一视窗22、设于所述盖体21上且分设于所述第一视窗22两侧的第三视窗23、盖设于所述第一视窗22的外保护片24、以及盖设于所述第三视窗23的可视黑玻璃25,所述可视黑玻璃25进一步扩展焊工的视野,有利于其观察到旁侧的情况。

所述外保护片24安装于所述盖体21上,用于抵御热粒子、灼热液体或融化金属的飞溅以及擦伤。所述外保护片24包括对应设置的顶边241、底边242、以及连接所述顶边241和底边242的两个侧边243,所述外保护片24通过所述侧边243安装于所述盖体21上。

如图4所示,图4为图3所示盖体沿A-A线的剖视图。所述盖体21与所述外保护片24连接的两侧分别设有自所述盖体21的内表面向所述第一视窗22的中心方向延伸的两条延伸臂211,两个所述延伸臂211之间的空间形成卡槽212,所述外保护片24的侧边243卡设于所述卡槽212,结构简单,既便于所述外保护片24与所述盖体21的装配、操作容易,又防止透光,密封性好。

如图3所示,两条延伸臂211中,靠近所述外保护片24的外表面一侧的延伸臂为第一延伸臂2111,另一条为第二延伸臂2112,为了进一步防止所述外保护片24与所述盖体21连接的边缘透光,所述第一延伸臂2111为环形,同时还可以减少进入所述盖体21内的灰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臂2112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其长度等于所述外保护片24的侧边243的长度,当然,所述第二延伸臂2112长度也可以大于所述外保护片24的侧边243的长度,当所述第二延伸臂2112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外保护片24的侧边243的长度时,所形成的卡槽212的强度更好,对所述外保护片243固定的更牢靠;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臂2112长度也可以小于所述外保护片24的侧边243的长度,如所述第二延伸臂2112的数量为一个,设于所述外保护片24的侧边243的中部或一侧,也可以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从而与所述第一延伸臂2111形成卡槽212固定所述外保护片24,可以根据生产和使用需要设计,结构更灵活,安装更方便。

如图3及图5所示,图5为图3所示盖体C部分的放大图。由于所述外保护片24的顶边241成弧状,所述盖体21的内表面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块213,用于定位所述外保护片24的顶边241,防止所述外保护片24装配不当而漏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块213的数量为两个,当然,所述第一定位块213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所述外保护片24的强度、形状设计不同的结构和数量。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定位块213包括自所述盖体21的内表面向远离所述盖体21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柱2131、以及自所述第一定位柱2131向靠近所述第一视窗22的中心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2132,所述第一定位柱2131与所述外保护片24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一弯折部2132与所述外保护片24的表面抵接,所述第一定位块213的第一定位柱2131固定住所述外保护片24的顶边241的位置,也便于装配时确定所述外保护片24的位置,所述第一弯折部2132与所述外保护片24的表面抵接使得所述外保护片24即使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翘起而漏光,保证了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延伸臂2111为环形,则所述第一定位柱2131设于所述第一延伸臂2111的内表面上。

如图6所示,图6为图2所示焊接面罩中镜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包括设于所述盖体21上的镜组框51、以及装配于所述镜组框51内的镜组52,所述镜组框51设于所述外保护片24上,所述镜组52与所述盖体21卡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与所述盖体21为插入式连接。

所述镜组框51为呈矩形的框架结构,一侧具有挡板511,所述镜组52从所述挡板511相对的另一侧沿所述镜组框51水平插入,即从所述镜组框51的不具有所述挡板511的一侧沿所述镜组框51水平插入,直至所述镜组52与所述挡板511抵接,完成装配,安装及拆卸都非常方便,装配工序简单,而且穿插的方式使得所述镜组框51和镜组52接触的面积更大、更接近成一个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

所述镜组框51的侧面较宽,使得所述镜组框51装配进所述盖体21上时,与所述盖体21的内表面重合范围大,避免光线露出。

所述镜组52是可以防御焊接作业中的有害炫光、同时可以减少对人眼危害的紫外和红外辐射的特殊滤光片,可以为自动变光滤光片,也可以为玻璃滤光片,在本发明中所述镜组52为现有技术,在此并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镜组52设有多个镜组止位槽521,所述镜组止位槽521自所述镜组52的表面凹陷形成,所述盖体21设有与所述镜组止位槽521对应的止位点,所述止位点卡进所述镜组止位槽521中,使得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与所述盖体21固定的更牢固。

为了定位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所述盖体21的内表面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块2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块214的数量为两个,当然,所述第二定位块214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的结构设计不同的结构和数量。

如图7及图8所示,图7为图3所示盖体D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图2所示焊接面罩中盖体和镜组固定结构的装配示意图。所述第二定位块214包括自所述盖体21的内表面向远离所述盖体21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柱2141、以及自所述第二定位柱2141向靠近所述第一视窗22的中心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2142,当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插入所述盖体21中时,所述第二定位柱2141与所述镜组52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弯折部2142与所述镜组52的表面抵接。

为了防止其下滑,所述盖体21的内表面设有自所述盖体21的内表面向远离所述盖体21方向延伸的第三定位块215,装配时,所述镜组框51的挡板511与所述第三定位块215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盖体21和所述外保护片24的安装方式也可以同时应用于所述本体12和内保护片13的安装上;当焊接面罩不具有外翻盖2时,也可以将上述外保护片的安装方式应用于所述本体12和内保护片13的安装上,此时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也可以安装于所述面罩壳体1上。

实施例二

如图9及图10所示,其中,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二的镜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镜组固定结构和盖体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焊接面罩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焊接面罩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盖体21和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为卡扣式连接,所述盖体21去掉第三定位块215,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盖体21上的镜组框扣块53,所述镜组框51的侧边设有与所述镜组框扣块53对应的第一卡扣部512,所述第一卡扣部512和所述镜组框扣块53配合将所述镜组框51固定于所述盖体21上。

所述镜组框51的底边还设有第二卡扣部513,所述盖体2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部513对应的卡扣座216,所述第二卡扣部513和所述卡扣座216配合限制住所述镜组框51的位置,防止其下滑。

卡扣配合的方式使得所述镜组固定结构5与所述盖体21的装配更灵活、稳定性更好、不易变形。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