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4236发布日期:2019-11-27 18:08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传统的医用雾化器雾化时,如果需要加药,需要将雾化杯旋开,这样加药呼吸机氧气气流会造成喷液,浪费药物剂量;且可能会导致细菌进入,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部加药的医用雾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雾化器,包括雾化杯、喷雾机构及连接雾化杯和喷雾机构的连接管,所述雾化杯内设有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雾化杯顶部的加药管、具有尖锐部的弹性杆、雾化杯内壁上对应于弹性杆后侧设有的一顶杆及设于雾化杯外侧壁与顶杆相对应的按压部;本发明无需从外部加药,可以防止药液污染,使用安全,且减少了药液浪费。

进一步,所述按压部由雾化杯外壁向内凹陷形成。

进一步,所述加药管包括第三连接部和与所述尖锐部相对应的刺穿部,所述刺穿部壁厚小于第三连接部的壁厚。

进一步,所述刺穿部是可被尖锐部刺破的薄膜结构。

进一步,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雾管、与喷雾管左端相连的三通管及与三通管相连的口含嘴。

进一步,所述三通管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及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与口含嘴相连,第三连接口与喷雾管左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口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壁厚小于第二连接部的壁厚,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设有通孔,第一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密封槽。

进一步,所述口含嘴设有与所述三通管连接的连接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点在于:加药管设置在雾化杯内,使用时保持密封,避免药物污染。按压部设置在雾化杯外壁,需要加药时可直接按压按压部,推动推杆移动,推杆推动弹性杆移动,使得弹性杆的尖锐部接触加药管,进而扎破加药管,使得药液进入雾化杯内,操作简单,且不会浪费药液。整个加药过程都不需与外界空气接触,可以防止药液污染,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三通管的剖视图。

图3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口含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雾化杯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口含嘴和三通管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医用雾化器,包括雾化杯1、喷雾机构、及连接雾化杯和喷雾机构的连接管2。具体的,雾化杯1设有加药机构,加药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雾化杯1顶部的加药管106,加药管为上端开口的管状体,且第三连接部的壁厚大于刺穿部的壁厚。刺穿部优选橡胶薄膜。固定连接于雾化杯1顶部的具有尖锐部的弹性杆,弹性杆可为塑料制成,由与雾化杯顶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13和尖锐部107a组成,第二连接部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保证尖锐部刺穿刺穿部后复位。喷雾机构包括喷雾管4、与喷雾管左端相连的三通管3及与三通管相连的口含嘴5。上述三通管设有第一连接口31、第二连接口32及第三连接口33,上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与口含嘴相连,且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结构相同,当其中一个连接口含嘴时,另一个用盖子密封,第三连接口与喷雾管左端相连。具体的,第一连接口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3,第一连接部的壁厚小于第二连接部的壁厚,在第一连接部的中部设有通孔312,第一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密封槽314。保证可以与口含嘴紧固密封的连接。口含嘴设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设有紧固机构。具体的,紧固机构包括设于连接部外壁的固定孔、固定连接与固定孔底部的弹簧53、与弹簧上端固定连接的突出物52及设于连接部外边面的密封圈54,当然了,此处也可选择其他的弹性件。喷雾管4内设有单向阀,以防止患者呼出的气倒流进入药液腔形成污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雾化前,将雾化所需要的药物注入加药管,然后将密封盖盖在加药管开口,是外部空气不能进入加药管。在雾化过程中,需要加药时,用力按压按压部108,使顶杆109移动,顶杆推动尖锐物107向加药管106的刺穿部移动,继而刺穿加药管,然后释放按压部,尖锐物复位,药液从加药管中流出。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