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384发布日期:2019-06-05 23:00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前的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为单一的子弹形探头体,在探头体上设有治疗窗口并装有的超声波换能器,在治疗痔疮时,先利用换能器发射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来探查痔动脉血管位置,然后再在治疗窗口对痔动脉血管进行结扎,起到治疗痔疮的作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手术要求的提高,在最新的痔疮治疗技术中,不但要查找痔动脉血管,进行痔动脉血管结扎,还要对痔体进行缝合悬吊。现在的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缝合悬吊时效率较低,操作医生需要先将探头体安装入外壳体内,旋转探头体找到痔动脉血管再进行缝合悬吊,缝合悬吊后需要先先拆下探头体并将探头体从外壳体内抽出,安装和拆卸探头体工作量大,手术时间长,治疗效率低,不能满足现代治疗技术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探头体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由设有治疗窗口的子弹形的外壳体和安置在外壳体内部空腔的探头体组成,还包括至少一对卡扣,外壳体和探头体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法兰盘,外壳体的法兰盘下端面与探头体的法兰盘上端面抵接,卡扣卡设在外壳体和探头体的法兰盘边缘处,外壳体的法兰盘下端面自下向上设置有至少一对圆柱形凹槽,探头体的法兰盘上端面与圆柱形凹槽对应处竖直设置有适于伸入圆柱形凹槽的限位销;探头体对应治疗窗口处间隔分布有一组沿周向延伸的栏栅状分岔体;其中邻近外壳体端头的一根分岔体上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并与治疗窗口的边缘之间形成痔动脉血管结扎操作区;各分岔体的间隔之间形成痔体缝合悬吊操作区;外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抗菌涂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卡扣包括上卡板、下卡板和弹簧板组成,上卡板和下卡板对称设置在弹簧板的上下两侧并且分别与弹簧板的上下两侧边缘固接,上卡板的上表面设置上把手,下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下把手。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探头体的法兰盘上设置有计数芯片,探头体的法兰盘上还设置有两组导电胶触点,计数芯片和超声波换能器通过两组导电胶触点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探头体的法兰盘沿轴向延伸有圆弧撑,分岔体设置在圆弧撑的中上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外壳体的法兰盘下端面自下向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圆柱形凹槽,探头体的法兰盘上端面与圆柱形凹槽对应处竖直对称设置有一对适于伸入圆柱形凹槽的限位销。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抗菌涂层的厚度为5-20微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通过卡扣将外壳体与探头体卡接,拆卸方便,减小了操作人员工作量,减短手术时间,治疗效率高30-40%。

(2)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通过圆柱形凹槽与限位销的配合有效将外壳体与探头体定位,防止在外壳体与探头体通过卡扣卡接后相互转动,影响手术进行;

(3)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外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抗菌涂层,能够有效防止术后感染等症状,保证了治疗效果和手术的安全卫士;

(4)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在将探头体安装入外壳体时,只需将探头体伸入外壳体的内部空腔并将限位销对应卡入圆柱形凹槽内,在扳动卡扣的上把手和下把手,将卡扣打开并夹持到外壳体和探头体的法兰盘边缘处,安装完成,拆卸时只需将上述步骤颠倒即可,安装快捷方便,操作简单,大大减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医生的手术压力,提高了手术质量;

(5)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计数芯片在导电胶触点受电后计时,超过限定时间记为有效使用一次,未超过限定时间断电不减少使用次数,每次治疗结束后减少1次计数,消毒后可继续使用,直到探测精度降低之前被限制次数归零不能使用,在确保探测精度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蒸汽消毒后可多次使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探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体,2-治疗窗口,3-超声波换能器,4-分岔体,5-卡扣,6-导电胶触点,7-计数芯片,8-抗菌涂层,9-圆柱形凹槽,10-圆弧撑,11-限位销,12-上把手,13-上卡板,14-弹簧板,15-下卡板,16-下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如图1-4所示,由设有治疗窗口的子弹形的外壳体1和安置在外壳体1内部空腔的探头体组成,还包括一对卡扣5,外壳体1和探头体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法兰盘,外壳体1的法兰盘下端面与探头体的法兰盘上端面抵接,卡扣5卡设在外壳体1和探头体的法兰盘边缘处,外壳体1的法兰盘下端面自下向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圆柱形凹槽9,探头体的法兰盘上端面与圆柱形凹槽9对应处竖直对称设置有适于伸入圆柱形凹槽的限位销11;探头体对应治疗窗口2处间隔分布有一组沿周向延伸的栏栅状分岔体4;其中邻近外壳体1端头的一根分岔体4上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3,并与治疗窗口2的边缘之间形成痔动脉血管结扎操作区;各分岔体4的间隔之间形成痔体缝合悬吊操作区;外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抗菌涂层8。

本实施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的卡扣5包括上卡板13、下卡板15和弹簧板14组成,上卡板13和下卡板15对称设置在弹簧板14的上下两侧并且分别与弹簧板14的上下两侧边缘固接,上卡板13的上表面设置上把手12,下卡板15的下表面设置有下把手16。探头体的法兰盘上设置有计数芯片7,探头体的法兰盘上还设置有两组导电胶触点6,一组所述导电胶触点6与计数芯片7的正负极连接,另一组与超声波换能器3的正负极连接,计数芯片7和超声波换能器3通过两组导电胶触点6电连接。探头体的法兰盘沿轴向延伸有圆弧撑10,分岔体4设置在圆弧撑的中上部。抗菌涂层8的厚度为15微米。

本实施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在使用时,如需将探头体安装入外壳体1时,只需将探头体伸入外壳体1的内部空腔并将限位销11对应卡入圆柱形凹槽9内,在扳动卡扣5的上把手12和下把手16,将卡扣5打开并夹持到外壳体1和探头体的法兰盘边缘处,安装完成,拆卸时只需将上述步骤颠倒即可,安装快捷方便,操作简单,大大减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医生的手术压力,提高了手术质量。

本实施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通过卡扣5将外壳体与外壳体1卡接,拆卸方便,减小了操作人员工作量,减短手术时间,治疗效率好。计数芯片7在导电胶触点6受电后计时,超过限定时间记为有效使用一次,未超过限定时间断电不减少使用次数,每次治疗结束后减少1次计数,消毒后可继续使用,直到探测精度降低之前被限制次数归零不能使用,在确保探测精度的前提下,本新型探头蒸汽消毒后可多次使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本实施例的高效直肠镜超声多普勒探头中用到的抗菌涂层8可采用申请号为“201510221747.4”的专利《一种抗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中公开的抗菌涂层,该抗菌涂层由聚吖内酯、多巴胺、抗细菌粘附剂和杀菌剂制备得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