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藿香正气液在肾俞穴的外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1836发布日期:2019-12-17 21:39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太极藿香正气液在肾俞穴的外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极藿香正气液在肾俞穴外用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太极藿香正气液来源于千年古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处方:“藿香正气散”。该处方的剂型先后有散剂、丸剂、水剂、片剂等多种剂型,但由于藿香类药物的主要成分为藿香挥发油,有效成分很难保留,各种剂型都有一定的缺陷:如固体剂型在制备过程中高温浓缩工艺,很容易导致有效成分流失;而水剂含有大量酒精,很多人群都不能服用。太极藿香正气液将现代制剂工艺和古代名方完美对接,使古今中外医药精髓融为一体,由此产生了适应现代人需求的名优中成药品种。

太极藿香正气液连续入选1995版、2000版、2005版、2010年中国药典,是目前唯一连续四版载入药典并由生产发明企业撰写药典内容的品种。已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入选国家基药和低价药目录;曾荣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等数十奖项;并是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指定用药。本药品的外观设计如图3所示,其“口服液瓶+吸管”的经典设计已经被消费者熟悉并深入人心,生产厂家沿用该包装多年。

近些年,太极藿香正气液的厂家开展了临床真实事件研究,发现藿香正气液除了传统的口服服用方式之外,还有诸多的外用方式,并且产生非内服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不改变藿香正气液经典口服包装的境况下,如何让使用者简单、方便的外用藿香正气液,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太极藿香正气液在肾俞穴的外用辅助装置,该装置可以便于使用者取药,同时促进药液的皮下吸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极藿香正气液在肾俞穴的外用辅助装置,包括皮下吸收促进装置和抽取涂抹装置;所述皮下吸收促进装置包括一个密闭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能够形成真空的腔体;所述容器上开有通达腔体的开口;还包括与腔体连接用于制造真空的真空发生器;所述抽取涂抹装置包括抽取筒体,所述抽取筒体前端设置有抽取管;所述抽取管前端封闭,且侧壁上开有若干抽取孔;所述抽取筒体内设置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抽取活塞;所述抽取管上包裹有海绵,所述海绵将抽取孔遮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真空发生器置包括一个密闭的换气室,所述换气室上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气单向阀、与大气连通的出气单向阀以及用于与抽气装置连接的抽气口。所述进气单向阀仅允许气体从内腔进入换气室,而出气单向阀仅允许气体从换气室进入大气。在抽取真空的时候,可以一直进行抽气工作,在使用容量较小的抽气装置时无需换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真空抽取的流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抽气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前端与抽气口连接;筒体内设置有可沿筒体轴向滑动的活塞杆。利用活塞杆的抽动产生真空用于抽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为膜片式单向气阀。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容器开口上敷设有橡胶层。橡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用于填补容器开口于人体之间的间隙,提高密封效果,在真空产生后避免漏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容器开口设置为符合人体肾俞穴部位的人体工学的弧形。临床发现,通过太极藿香正气液在肾俞穴处的外用,能一些妇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使得容器与人体肾俞穴处吸附得更加紧密,更加快速的利用负压使得药液皮下吸收,将容器开口处设置为与人体肾俞穴弧度一致的形状。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容器开口的弧度为20°-30°。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容器开口为圆形,其直径为5-8厘米。与人体穴位所覆盖的面积相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皮下吸收促进装置为两个,并由橡皮筋连接。如图4所示,人体肾俞穴位于背部的肚脐水平线上,以脊椎为轴线分为对称的左右两个。通过橡皮筋便于找准穴位,而两个吸收促进装置正好对应两个穴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抽取筒体上标示有容积刻度,便于定量抽取与涂抹。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利用容器产生真空,人体局部在负压下被吸于容器内,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血液的加速循环使得毛孔扩张,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加速排出,同时加速了藿香正气液的吸收。高速流动的血液也加大了藿香正气液的吸收量,将药液迅速传递到身体各个部位,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同时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加之藿香正气液的药性,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由于现有的藿香正气液均灌装于直径细小的玻璃罐中,其开口也十分狭窄。并且由于气压的原因,很难将藿香正气液倾倒出来,只有利用吸管进行吸取。另外在进行涂抹的时候,也要另外取用棉签,十分不方便。抽取涂抹装置能够轻易的将藿香正气液从玻璃罐中抽取出来,并且在抽取的过程中,藿香正气液也充分的浸润了海绵,提高了涂抹时候的效率。并且在涂覆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推送抽取活塞,使得抽取筒体内的藿香正气液逐步回流至海绵,便于均匀涂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太极藿香正气液在肾俞穴的外用辅助装置,利用负压使得皮肤上的毛孔极度扩张,血液加速循环,大大加快了藿香正气液的皮下吸收速度以及提高了吸收量。在不损伤机体的前提下提高了藿香正气液外用疗效,扩展了藿香正气液的用途。同时还方便使用者快速准确的定位穴位,并进行定量取药。

附图说明

图1为皮下吸收促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抽取涂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太极藿香正气液内包装示意图。

图4为人体肾俞穴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1容器、2腔体、3开口、4换气室、5进气单向阀、6出气单向阀、7筒体、8活塞杆、21抽取筒体、22抽取活塞、23抽取管、24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包括皮下吸收促进装置和抽取涂抹装置;所述皮下吸收促进装置包括一个密闭的容器1,所述容器1具有能够形成真空的腔体2;所述容器1上开有通达腔体2的开口3;容器1开口3设置为符合人体大抒穴、肺俞穴或者肾俞穴部位的人体工学的弧形。其具体弧度为20°-30°。容器1开口上敷设有橡胶层。还包括与腔体2连接用于制造真空的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置包括一个密闭的换气室4,所述换气室4上设置有与腔体2连通的进气单向阀5、与大气连通的出气单向阀6以及用于与抽气装置连接的抽气口。抽气装置包括筒体7,筒体7前端与抽气口连接;筒体7内设置有可沿筒体7轴向滑动的活塞杆8。进气单向阀5和出气单向阀6为膜片式单向气阀。

所述抽取涂抹装置包括抽取筒体21,所述抽取筒体21前端设置有抽取管23;所述抽取管23前端封闭,且侧壁上开有若干抽取孔;所述抽取筒体21内设置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抽取活塞22;所述抽取管23上包裹有海绵24,所述海绵24将抽取孔遮蔽。抽取筒体21上标示有容积刻度。

使用的时候,利用抽取涂抹装置将藿香正气液涂覆在人体穴位皮肤上,并将容器1开口3覆盖于藿香正气液涂覆的部位。轻轻按压容器1,使得其开口3与人体皮肤紧贴无缝隙。抽动活塞杆8,使得腔体2内的空气被逐步抽出形成真空。人体肌肤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容器1内,使得毛孔扩张血压循环加速,促进藿香正气液的吸收。

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采取并非机械式的真空发生装置,例如通过燃烧消耗氧气在腔体内产生真空从而产生负压,利用了太极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的特性。使用时,将太极藿香正气液涂覆于人体穴位皮肤上,点燃少量易燃物如纸屑放置于腔体内,并迅速将容器1开口3扣于藿香正气液涂覆的部位。轻轻按压容器1,避免缝隙产生。待腔体2内氧气耗尽负压生成,人体肌肤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容器1内,使得毛孔扩张血压循环加速,促进藿香正气液的吸收。燃烧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藿香正气液的渗透。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加上藿香正气液的药效,对感染性的病症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的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的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