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灸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3992发布日期:2019-06-05 23:1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灸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灸疗装置。



背景技术:

灸疗对于治疗近视、白内障及青光眼等具有很好的效果,现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普遍接受灸疗治疗眼科疾病的方法。目前市场是有各种用于灸疗眼睛的装置,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因大人的眼距和小孩的眼距有差别,导致其通用性较差,其次,是灸柱的燃烧位置不能调整,导致一些人无法忍受灸柱燃烧所提供的热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灸疗装置,利用该装置内的调距螺栓可实现两个灸柱左右间距的调整,继而可适用于大人或者小孩通用;通过调节螺栓可调节灸柱燃烧时距离眼部的前后距离,从而可使得使用者获得可接受的灸疗温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科灸疗装置,包括柔性固定本体、弹性带和两组灸柱固定装置,所述弹性带的两端与所述柔性固定本体的两端相连接,在所述柔性固定本体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长圆孔,两组所述灸柱固定装置分别与两个长圆孔相对应,每一组所述灸柱固定装置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调节螺栓和调距机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设置一带有若干通孔的隔离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卡置在所述长圆孔内,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套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所述调节螺栓套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中部,在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设置一插杆,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出烟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调距机构包括U形头、支撑柱和调距螺栓,所述U形头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外侧,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柔性固定本体上,所述调距螺栓套置在支撑柱内,且调节螺栓的前端卡置在U形头上设置一长条孔内,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可实现第一壳体的左右移动。

优选地,在每一个所述长圆孔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一L形卡槽,且两个L形卡槽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一卡板,所述第一壳体通过卡板卡置在所述L形卡槽内实现在长圆孔内的卡置。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上部还设置一观察口,所述观察口通过透明板封闭。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眼部周围相贴合的柔性垫。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还设置一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L形支架、隔热板、导向杆和定位螺栓,所述L形支架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导向杆套置在L形支架上,所述隔热板固定在所述导向杆的下端,所述定位螺栓设置在L形支架上且用于固定导向杆,在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隔热板相对的贯通槽,隔热板穿过所述贯通槽可进入到第一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横截面均呈椭圆形,所述隔热板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在灸疗前,通过调节两个调距螺栓,可实现两个灸柱左右距离的调整,继而可使得本装置即可适用于对大人也可适用于小孩进行灸疗治疗;通过调节螺栓,可实现灸柱与眼部之间的前后位置,从而便于使用者获得合适的灸疗温度;当将隔热板深入到第一壳体内时,隔热板可有效遮挡热量辐射到患者眼球位置,从而可保护患者的眼球不被热辐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中:1柔性固定本体、11长圆孔、12L型卡槽、2弹性带、31第一壳体、311隔离板、312贯通槽、313柔性垫、32第二壳体、321调节螺栓、3211插杆、322出烟口、323进气口、324观察口、331调距螺栓、3311T形连杆、332支撑柱、333U形头、3331长条口、41L形支架、42导向杆、43隔热板、44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科灸疗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柔性固定本体1、弹性带2和两组灸柱固定装置,所述弹性带2的两端与所述柔性固定本体1的两端相连接,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带2和柔性固定本体1之间可采用铆接或者线缝制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柔性固定本体1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长圆孔11,两组所述灸柱固定装置分别与两个长圆孔11相对应,每一组所述灸柱固定均装置包括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调节螺栓321和调距机构,在所述第一壳体31的前端设置一带有若干通孔的隔离板311,所述第一壳体31的前端卡置在所述长圆孔11内,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卡置在长圆孔11内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每一个所述长圆孔1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一L形卡槽12,且两个L形卡槽12相对,所述第一壳体3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一卡板,所述第一壳体31通过卡板卡置在所述L形卡槽12内实现在长圆孔11内的卡置。所述第二壳体32的前端套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1的后端,第二壳体32可随时能从第一壳体31上取下,所述调节螺栓321套置在所述第二壳体32的后端中部,在所述调节螺栓321的前端设置一插杆321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点燃的灸柱插接在插杆3211上,在所述第二壳体32的上端设置有出烟孔322,在所述第二壳体32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孔323,进一步地,为便于观察灸柱的然后情况,在此,在第二壳体32的上部还设置一观察口324,所述观察口324通过透明板封闭。所述调距机构包括U形头333、支撑柱332和调距螺栓331,所述U形头333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31外侧,所述支撑柱332固定设置在柔性固定本体1上,所述调距螺栓331套置在支撑柱332内,且调节螺栓331的前端卡置在U形头333上设置一长条孔3331内,具体的,调节螺栓331的前端设置一T形连杆3311,T形连杆3311卡置在长条孔3331内,调节螺栓331可相对于U形头333自由转动,T形连杆3311在长条孔3331内具有一定的摆动角度,在实际应用中,当柔性固定本体1变形时,调节螺栓331不会影响第一壳体31跟随柔性固定本体1的变形而进行一定的角度摆动变化,通过转动调节螺栓331可实现第一壳体31的左右移动,第一壳体31能够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了两个灸柱的左右位置的调整,继而可使得本装置适用于大人或者小孩。

第二壳体32内灸柱的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隔离板311上的通孔辐射到人的眼部,为减少热量在眼部的流失,在此,在第一壳体3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眼部周围相贴合的柔性垫313。

在实际灸疗过程中,有的人不愿意眼球部位被长时间热烤,怕热气对眼球存在一定的伤害,为是本装置具有眼球隔热功能,在此,在第一壳体31的上部还设置一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L形支架41、隔热板43、导向杆42和定位螺栓44,所述L形支架41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1上,所述导向杆42套置在L形支架41上,所述隔热板43固定在所述导向杆42的下端,所述定位螺栓44设置在L形支架41上且用于固定导向杆42,在所述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与隔热板43相对的贯通槽312,隔热板43穿过所述贯通槽312可进入到第一壳体31内,隔热板43的大小与人的眼球的大小相适应,在此,可做成椭圆形,相利用隔热板43隔热时,通过定位螺栓44调整导向杆42的上下位置,使得隔热板43恰好位于眼球与灸柱之间,这样便可实现隔热,当不需要隔热时,通过定位螺栓44调整导向杆42的位置,使得隔热板43位于第一壳体31外便可。

为便于提高灸疗精确度,在此,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的横截面均设计呈椭圆形。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