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泪道给药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7701发布日期:2019-05-11 01:1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泪道给药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型泪道给药的器具。



背景技术:

泪道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的急慢性炎症等,以泪囊、鼻泪管的急慢性炎症最为常见,现有技术中对泪囊、鼻泪管疾病慢性炎症的一般治疗方法有以下三种:局部滴用眼药、全身给药及泪道冲洗给药。

其中,局部滴用眼药水、眼膏是基于泪道通畅的情况下,药物才可能经流动扩散到达病变部位发挥作用。然而,由于泪道在解剖上管径狭小,窄处仅有0.3~0.5mm,在感染、炎症、分泌物等的共同作用下,泪道会发生一处或多处阻塞,使药物无法到达病变部位,丧失治疗作用。另外,局部滴用眼药治疗泪道疾病还存在药物难以顺利进入泪道、实际给药量难以控制等弊病。

采用全身给药的治疗方式时,为达到病变部位药物治疗浓度需要加大给药剂量,增加了肝肾负担。

泪道冲洗给药是通过泪道冲洗器具对药液加压,使药液进入泪道内循环流通,使药物在泪道下端阻塞的情况下,可以使药液存留在泪囊、鼻泪管上端等部位而发挥疗效。但由于泪道冲洗的操作较为复杂,药物有效浓度难以维持,该方法也存在病人需要经常去医院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浓度不稳定的缺点。

本领域内与药物的缓控释相关的技术迅猛发展,现有技术中泪道给药缓慢控制释放的研究还较为空白,研究一种泪道给药的方便、稳定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给用于泪道缓释给药的器具,针对泪道这一特殊的腔道的给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泪道的缓慢释放: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泪道给药器具,包括外固定部、导管部、药囊部及辅助部,上述四个部件依次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导管部为细长的圆柱状;药囊部呈两头狭窄,中间膨出的枣核状构造,与泪小点壶腹部形状相吻合;辅助部为圆柱状,远离药囊部的一端为圆锥状或半球状。

优选的,上述外固定部为环状、球状、半球状或圆盘状,外固定部纵截面直径为1-1.2mm。其作用是防止给药器具落入泪道中,为取出给药器具提供方便。

优选的,上述药囊部为壳体结构,表面分布若干穿透药囊部的释放孔或释放槽,或者两种形式的结合。药囊部的空心部分可用于承载药物,通过药囊部表面的释放孔或释放槽将药物释放到泪道中。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患者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释放孔和释放槽的尺寸及密度实现对药物释放速度的控制。

优选的,药囊部为实心结构,药囊部具有若干释放孔、或释放槽、或二者的结合。根据药物的性质,对于膏状基质等流动性较差的药物,还可以选择将药物填入药囊部表面的释放孔或释放槽中,放入泪道,实现对药物的缓慢释放。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释放槽为“一”字型,垂直或平行于导管部。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释放槽从导管部延伸到辅助部。

更进一步优选的,释放槽为螺旋状或S状延伸。

优选的,上述泪道给药器具的长度为30-40mm。

优选的,上述导管部长度为10-12mm,直径为0.3-0.5mm。

优选的,上述药囊部的长度为10-15mm,所述膨出部分的最大外径不超过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针对现有技术中泪道炎症治疗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泪道给药的器具,该器具具有枣核状的药囊部,其形状与泪道壶腹部相吻合,不会引起病人的不适。并且,药囊部能够根据治疗目的承载不同的药物;根据药物的特性,又提供了多种承载药物的方式。给药器具放置在泪道中可以通过调整释放孔或槽的尺寸及密度实现对给药剂量的速度的调整,患者一次植入后,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待治疗完毕后取出即可,免去了频繁去医院治疗的不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2、3、4中均未示出释放孔结构。

图1为实施例1中泪道给药器具的立体图;

其中,1为环状的外固定装置,2为导管部,3为药囊部,4为辅助部。

图2为实施例1中泪道给药器具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泪道给药器具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泪道给药器具的左视图及右视图;

其中,图4A为给药器具的左视图,图4B为给药器具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针对泪道给药问题存在治疗操作复杂、给药及量难以控制等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泪道给药的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泪道给药器具,包括外固定部、导管部、药囊部及辅助部,上述四个部件依次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导管部为细长的圆柱状;药囊部呈两头狭窄,中间膨出的枣核状构造;辅助部为圆柱状,其远离药囊部的一端为圆锥状或半球状。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外固定部为环状、球状、半球状或圆盘状,外固定部纵截面直径为1-1.2mm。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药囊部为壳体结构,表面分布若干穿透药囊部的释放孔或释放槽,或者两种形式的结合。药囊部的空心部分可用于承载药物,通过药囊部表面的释放孔或释放槽将药物释放到泪道中。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患者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释放孔和释放槽的尺寸及密度实现对药物释放速度的控制。

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药囊部为实心结构,药囊部具有若干释放孔、或释放槽、或二者的结合。根据药物的性质,对于膏状基质等流动性较差的药物,还可以选择将药物填入药囊部表面的释放孔或释放槽中,放入泪道,实现对药物的缓慢释放。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释放槽为“一”字型,垂直或平行于导管部。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释放槽从导管部延伸到辅助部。

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释放槽为螺旋状或S状延伸。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泪道给药器具的长度为30-40mm。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导管部长度为10-12mm,直径为0.3-0.5mm。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药囊部的长度为10-15mm,其中膨出部分的最大外径不超过1mm。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与对比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泪道给药器具,包括外固定部、导管部、药囊部及辅助部,上述四个部件依次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外固定部为环状,外固定部纵截面直径为1mm,导管部为细长的圆柱状,直径为0.5mm。药囊部为壳体膨出构造,最大外径为1mm;其表面具有若干穿透药囊部的释放孔。辅助部为与导管部同样细长的圆柱状,远离药囊部的一端为半球状。给药器具的总长度为30mm。

使用方法:将药物填入给药器具中,将细长的探针(如针灸针)部分刺入辅助部。通过泪小点扩张器充分扩展患者泪小点,将连接有细探针的药物载体辅助部分末端先垂直进入泪点约1~2mm后,再转向水平,平行睑缘进入泪小管,推进至泪囊内侧壁后再改变方向,垂直向下推进,直至药物载体辅助部分相连的外固定装置靠近泪点时停止推进。以一手食指压紧内眦部泪总管部,另一手轻轻转动、退出探针,将给药器具留置于泪道中。

实施例2

一种泪道给药器具,包括外固定部、导管部、药囊部及辅助部,上述四个部件依次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外固定部为半球状,外固定部纵截面直径为1.2mm,导管部为细长的圆柱状,直径为0.5mm。药囊部为壳体膨出构造,最大外径为1mm;其表面具有若干穿透药囊部的释放槽。辅助部为与导管部同样细长的圆柱状,远离药囊部的一端为半球状。给药器具的总长度为35mm。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泪道给药器具,包括外固定部、导管部、药囊部及辅助部,上述四个部件依次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外固定部为圆盘状,外固定部纵截面直径为1mm,导管部为细长的圆柱状,直径为0.5mm。药囊部为实体膨出构造,最大外径为1mm;其表面具有若干释放槽及释放孔。辅助部为与导管部同样细长的圆柱状,远离药囊部的一端为圆锥状。给药器具的总长度为32mm。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