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6037发布日期:2019-09-25 00:18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辅助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最基本的科目,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将针头插入患者的静脉血管,然后再用粘贴带将针头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医院医护人员在对病患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对静脉输液的针头进行固定,防止血管内部的压力将针头挤出,导致重新扎针,现有的固定方法是将针头用医用胶带直接固定在人体皮肤上,病患手背在被胶带固定后,因为胶带固定,所以病患稍有出汗、空气湿气过重或温度过高时,常常会造成胶带粘贴不牢,从而会引发针头移位现象。另外,一些患者由于长时间输液或应用利尿剂,因而需要在输液中途排尿,这一过程也特别容易出现针头移位甚至是脱出。同时也会导致胶带脱落,针头的固定效果并不好,一旦病人需要行走移动,就很有可能导致针头从血管中滑出,或者刺破病人的静脉血管,尤其是当病人是儿童时,儿童好动,胶带更是难以固定。不仅会影响静脉血液循环和药液的吸收,一旦外渗于血管周围的软组织,还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静脉炎,甚至组织坏死、溃疡发生,功能障碍。另外,长时间的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反复穿刺及穿刺方法不当或拔针后按压不当等,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皮下淤血和肿胀,并导致局部静脉感染,局部组织发红、灼热、疼痛、严重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治疗静脉输液外渗临床上多采用硫酸镁外敷的方法,但是单纯采用硫酸镁外敷疗效不太理想,人们始终在探索理想的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临床上也有用马铃薯治疗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皮下肿胀和皮下淤血。由于马铃薯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因其内含大量淀粉、各种盐类和龙葵素,淀粉具有高渗作用,能缓冲局部肿胀,具有生肌解毒、消炎、吸收水分,吸收毒素的作用,可快速吸收局部组织的致痛物质和水分,从而达到消肿止痛作用;而龙葵素有缓解痉挛,减少渗出作用,从而达到活血消肿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针头移动,还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包括有弹性支撑垫、针管固定卡扣、针头卡件、粘贴带、柔性弹力绑带、明胶层和消肿止痛药包,所述弹性支撑垫为U形状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消肿止痛药包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撑垫的内腔体中,在所述弹性支撑垫的表面设有与内腔相通的注液接口,在所述注液接口处设有控制阀;所述弹性支撑垫的U形侧边之间形成有注射口,所述柔性弹力绑带设置于弹性支撑垫的U形侧边一侧边缘上,在所述柔性弹力绑带的端部设有魔术粘贴,所述粘贴带为两根条状带结构,所述粘贴带之间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撑垫的上表面中,在所述粘贴带的端面设有粘贴片,所述针管固定卡扣设置于弹性支撑垫的后端边缘上,所述针头卡件设置于弹性支撑垫的上表面中,其中所述针管固定卡扣和针头卡件均位于注射口的后端,所述明胶层设置于弹性支撑垫的底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中在所述针头卡件的下方设有突起的挡块,所述挡块为两个,两个挡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注射口的宽度,所述针头卡件一端与其中一个挡块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挡块中设有供针头卡件自由穿过的卡口,所述针头卡件通过卡口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消肿止痛药包由无纺布制成,在所述消肿止痛药包中包裹有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由马铃薯干粉、硫酸镁粉和蛭石按重量份4:2:1混合组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由于在弹性支撑垫中设有针管固定卡扣、针头卡件、粘贴带和柔性弹力绑带,可以对针头及针管进行固定,防止在输液过程中针头从血管中滑出的现象;同时,由于弹性支撑垫的内腔调设有消肿止痛药包,这样可以通过消肿止痛药包中的消肿止痛药防止出现皮下淤血和肿胀现象,保护局部组织损伤,从而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提高病患输液时针头的固定效果,还具有消肿止痛作用,对人体静脉输液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弹性支撑垫、2-针管固定卡扣、3-针头卡件、4-挡块、5-粘贴带、6-粘贴片、7-柔性弹力绑带、8-魔术粘贴、9-注射口、10-明胶层、11-消肿止痛药包、12-注液接口、13-控制阀、14-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包括有弹性支撑垫1、针管固定卡扣2、针头卡件3、粘贴带5、柔性弹力绑带7、明胶层10和消肿止痛药包11,所述弹性支撑垫1为U形状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消肿止痛药包11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撑垫1的内腔体中,在所述弹性支撑垫1的表面设有与内腔相通的注液接口12,在所述注液接口12处设有控制阀13;所述弹性支撑垫1的U形侧边之间形成有注射口9,所述柔性弹力绑带7设置于弹性支撑垫1的U形侧边一侧边缘上,在所述柔性弹力绑带7的端部设有魔术粘贴8,所述粘贴带5为两根条状带结构,所述粘贴带5之间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撑垫1的上表面中,在所述粘贴带5的端面设有粘贴片6,所述针管固定卡扣2设置于弹性支撑垫1的后端边缘上,所述针头卡件3设置于弹性支撑垫1的上表面中,其中所述针管固定卡扣2和针头卡件3均位于注射口9的后端,所述明胶层10设置于弹性支撑垫1的底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中在所述针头卡件3的下方设有突起的挡块4,所述挡块4为两个,两个挡块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注射口9的宽度,所述针头卡件3一端与其中一个挡块4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挡块4中设有供针头卡件3自由穿过的卡口14,所述针头卡件3通过卡口14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消肿止痛药包11由无纺布制成,在所述消肿止痛药包11中包裹有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由马铃薯干粉、硫酸镁粉和蛭石按重量份4:2:1混合组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揭除设置在弹性支撑垫1底部的明胶层10,然后将弹性支撑垫1放置在病患手背上,将注射口9对应在需要注射的位置处,然后通过柔性弹力绑带7进行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在注射口9位置处进行扎针操作,扎针完成后,便可以通过粘贴带5将体表的针眼密封,同时用针头卡件3将针管的前端进行固定,而针管的后端通过针管固定卡扣2进行固定。当注射完成后,通过针头卡件3松开针管的前端,然后拔出针头,同时将柔性弹力绑带7松开,通过对针头进行固定,能够在病患移动时,不会影响到输液针头的注射,从而达到提高病患输液时针头的固定的目的。另外,由于所述弹性支撑垫1为U形状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消肿止痛药包11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撑垫1的内腔体中,在所述弹性支撑垫1的表面设有与内腔相通的注液接口12,在所述注液接口12处设有控制阀13;因此,在输液过程中,可以通过注液接口12加入适量的水,使消肿止痛药包11内的消肿止痛药达到湿润状态即可,通过所设置的消肿止痛药包11,可以达到在输液过程中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保护局部组织损伤,从而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装置,由于在弹性支撑垫中设有针管固定卡扣、针头卡件、粘贴带和柔性弹力绑带,可以对针头及针管进行固定,防止在输液过程中针头从血管中滑出的现象;同时,由于弹性支撑垫的内腔调设有消肿止痛药包,这样可以通过消肿止痛药包中的消肿止痛药防止出现皮下淤血和肿胀现象,保护局部组织损伤,从而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提高病患输液时针头的固定效果,还具有消肿止痛作用,对人体静脉输液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