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B超探头批量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209发布日期:2019-06-19 01:2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B超探头批量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用B超探头批量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之间B超探头使用柔软的布或纸擦拭,保持清洁,探头部分接触的皮肤有损或产生病变以及为传染病患者检查后的探头使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阴式超声探头使用探头套,一用一更换,梅毒、尖锐湿疣、HIV/AIDS病人使用后的探头使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普通病人使用后的探头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喷洒消毒,每周工作结束后全部探头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无菌操作取出,无菌水冲洗干净,干燥备用,针对需要浸泡消毒的探头,浸泡消毒一般是直接放在容器内,浸泡完后手工取出,且需要挨个消毒,目前还缺少一种能够实现将需要浸泡的B超探头进行批量消毒的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B超探头批量消毒装置,方便B超探头的批量消毒。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医用B超探头批量消毒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固定有清洗池和消毒池,所述消毒池上侧外边缘通过弯杆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风扇,所述底板上侧中部通过圆柱固定连接球槽,所述球槽上侧中部设置有滑道,所述球槽内铰接有圆球,所述球槽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圆筒,所述圆筒内设置有L形杆的圆杆一端,所述L形杆的圆杆端部与所述圆球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键槽,所述键槽穿过拱形滑道,所述拱形滑道的下侧中部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所述拱形滑道的外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一组限位孔,所述键槽的十字形槽底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四棱键,所述四棱键的外端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匹配所述限位孔,所述圆球的上侧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滑道且上端固定连接电机腔,所述电机腔的上侧铰接圆板,所述圆板上设置有圆周均匀排布的橡胶套,所述圆板的上侧中部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螺纹连接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端固定连接盖板,所述电机腔内固定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腔固定连接所述圆板的中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筒的上侧对应所述L形杆的圆杆螺纹连接顶丝。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首先将多个B超探头在清洗池内进行清洗,然后再利用消毒池进行消毒,清洗和消毒的时候都是采用电机带动旋转的形式,使得圆板上的橡胶套内的B超探头都能够进入清洗液或者消毒液内,完成探头的批量清洗和消毒工作,还通过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风扇转动,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圆板以及橡胶套等转动,将B超探头吹干,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四棱键、固定块和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盖板,2、螺纹柱,3、套筒,4、橡胶套,41、橡胶层,42、橡胶条,43、橡胶圈,5、圆板,5a、L形杆,6、清洗池,7、球槽,8、底板,8a、支撑杆,9、弧形托板,9a、消毒池,10、电机腔,10a、弯杆,11、风扇,12、电机,13、拱形滑道,14、限位孔,15、把手,16、圆筒,17、支撑柱,18、滑道,19、圆球,20、顶丝,21、圆柱,22、限位杆,23、固定块,24、四棱键,25、弹簧,26、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上侧固定有清洗池6和消毒池9a,所述消毒池9a上侧外边缘通过弯杆10a固定连接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风扇11,所述底板8上侧中部通过圆柱21固定连接球槽7,所述球槽7上侧中部设置有滑道18,所述球槽7内铰接有圆球19,所述球槽7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圆筒16,所述圆筒16内设置有L形杆5a的圆杆一端,所述L形杆5a的圆杆端部与所述圆球19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5a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键槽26,所述键槽26穿过拱形滑道13,所述拱形滑道13的下侧中部通过支撑柱17固定连接所述底板8,所述拱形滑道13的外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一组限位孔14,所述键槽26的十字形槽底部通过弹簧25固定连接四棱键24,所述四棱键24的外端固定连接固定块23,所述固定块23的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匹配所述限位孔14,所述圆球19的上侧固定有支撑杆8a,所述支撑杆8a穿过所述滑道18且上端固定连接电机腔10,所述电机腔10的上侧铰接圆板5,所述圆板5上设置有圆周均匀排布的橡胶套4,所述圆板5的上侧中部固定有套筒3,所述套筒3内螺纹连接螺纹柱2,所述螺纹柱2上端固定连接盖板1,所述电机腔10内固定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腔10固定连接所述圆板5的中心。

所述圆筒16的上侧对应所述L形杆5a的圆杆螺纹连接顶丝20。

所述限位孔14为5个,所述限位孔14均匀排布且间隔相同。

所述固定块23的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把手15。

所述橡胶套4包括下部的橡胶层41,所述橡胶层41上侧通过一组圆周均匀排布的橡胶条42固定连接橡胶圈43。

所述清洗池6和消毒池9a的内边缘上侧分别固定有弧形托板9.

所述电机腔10内的电机二通过电线(图中未示出)连接电机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机开关设置在所述电机腔10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时,首先将清洗池6内注入清洗剂,消毒池9a内注入消毒液,然后旋转盖板1使螺纹柱2沿套筒3上移,带动盖板1上移,最终取下盖板1,然后将B超探头依次放入橡胶套4内,橡胶套4具有柔韧性和弹性,能够稍微箍住B超探头,防止探头碰撞损坏,拧紧螺纹柱2,将盖板1盖住橡胶套4的上侧开口,然后拧下顶丝20,拉动把手15,带动固定块23移动,带动限位杆22沿限位孔14外移,弹簧25被拉伸,四棱键24在键槽26内滑动,限位杆22完全脱离限位孔14后,移动盖板1,带动套筒3、圆板5、橡胶套4等摆动,带动圆球19在球槽7内转动,带动L形杆5a向一侧摆动,带动键槽26在拱形滑道13内滑动,最终电机腔10接触清洗池6上侧的弧形托板9时,松开盖板1,此时盖板1和圆板5以及下端的一部分橡胶套4没入清洗剂内,限位杆22正对离清洗池6最近的限位孔14,将限位杆22插入限位孔14内,松开把手15,弹簧25回位带动四棱键24在键槽26内向内滑动,带动限位杆22回位,然后拧紧顶丝20,打开电机腔10上的电机开关,电机腔10内的电机二输出轴转动,带动圆板5转动,带动橡胶套4在清洗池6内圆周转动,带动套筒3和盖板1转动,使橡胶套4内的B超探头被清洗,清洗完成后,关闭电机开关。再次使得限位杆22脱离限位孔14,拧松顶丝20,反向转动盖板1,带动套筒3、圆板5、橡胶套4等摆动,将电机腔10卡在消毒池9a上侧的弧形托板9上,盖板1和圆板5以及一部分橡胶套4没入消毒池9a内,限位杆22插入靠近消毒池9a的限位孔14内,拧紧顶丝20,再次打开电机腔10上的电机开关,对B超探头进行消毒,然后关闭电机开关。第三次使限位杆22脱离靠近消毒池9a的限位孔14,拧松顶丝20,推动盖板1,带动套筒3、圆板5、橡胶套4等摆动,使得限位杆22插入中间的某个限位孔14内,圆板5上的B超探头能够脱离清洗液和消毒液,使得风扇11能够对应吹到圆板5上的B超探头,然后拧紧顶丝20,打开电机12和电机腔10上的电机开关,通过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风扇11转动,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圆板5以及橡胶套4等转动,将B超探头吹干,吹干后,关闭电机12和电机腔10的电机开关,拧下盖板1,将B超探头取出。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