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3857发布日期:2019-09-25 00:0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穿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穿刺器是一种刺穿腹壁并为其他手术器械提供进入体腔通道的手术器械,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器械。现有的穿刺器一般包括针杆和针座,针杆具有尖锐的针头,但是针杆与针座之间往往是不可拆卸连接,因此更换针杆时需要同时更换针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微创胸腔手术的穿刺器[申请号:201520992813.3],包括穿刺套和穿刺针,穿刺套中空,穿刺针穿过穿刺套;所述的穿刺针包括针杆、针头和针座,针头和针座分别固定在针杆的两端;所述的穿刺套包括套管座和中空的套管,套管座固定在套管的一端,套管上设置有防滑罗圈;所述的穿刺针穿过套管,针头穿出套管的一端,针座抵住套管座。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针杆与针座之间是不可拆卸连接,更换针杆时需要同时更换针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针杆与针座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穿刺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穿刺器,包括穿刺针杆和针座,所述的穿刺针杆的后端设有第一凹凸定位结构,所述的针座内设有第二凹凸定位结构,所述的穿刺针杆通过相互卡合的第一凹凸定位结构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与针座相互定位,所述的第一凹凸定位结构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的结合处位于针座内,所述的第一凹凸定位结构和/或第二凹凸定位结构由弹性材料制成。由于第一凹凸定位结构和/或第二凹凸定位结构由弹性材料制成,安装时只需要将穿刺针杆推入针座使第一凹凸定位结构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相互卡合,拆卸时只需要将穿刺针杆拉出针座使第一凹凸定位结构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相互分离,操作方便,更换针杆时不需要同时更换针座。

在上述的穿刺器中,所述的针座包括座体和盖体,所述的座体呈筒状,所述的座体下端具有供穿刺针杆后端穿过的通道,所述的盖体盖合于座体上端,且座体与盖体相互卡接固连,所述的第二凹凸定位结构设于盖体上。

在上述的穿刺器中,所述的盖体包括盖部,在盖部上设有位于座体内的上中心柱,所述的第二凹凸定位结构设置在上中心柱上。

在上述的穿刺器中,所述的盖部上设有若干位于座体内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位于上中心柱外围,在定位柱的端部设有定位脚,所述的座体内部侧壁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定位脚与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且定位脚卡于定位孔内。座体和盖体通过相互卡接的定位脚和定位孔相互定位,定位牢固;操作时只需要将盖体的定位脚对准定位孔然后插入座体,或者在盖体插入座体后旋转盖体使定位脚对准定位孔,即可实现座体和盖体的定位,操作简单。

在上述的穿刺器中,所述的定位脚朝向定位孔一侧设有引导斜面,所述的引导斜面上端与定位柱之间形成定位台阶;所述的定位孔径向贯通座体内外侧。引导斜面的设置使定位脚的下端远离座体周向内侧,从而方便定位脚进入座体;定位台阶的设置能够使座体和盖体之间的定位更加牢固。

在上述的穿刺器中,所述的座体上部内侧设有四个凸体,各凸体的径向内端合围形成供上中心柱插入的空间且各凸体的径向内端贴合于上中心柱外壁,所述的盖体上设有两个相对置的插脚,周向相邻的凸体之间形成供所述插脚插入的插槽。凸体合围形成的空间对上中心柱的插入起到了导向作用;插脚与插槽的配合进一步加强了座体和盖体之间的定位。

在上述的穿刺器中,所述的第一凹凸定位结构包括设于穿刺针杆后端的环形槽,在穿刺针杆后端形成位于环形槽外侧的凸头,所述的第二凹凸定位结构包括设于上中心柱下端的缺口,在缺口内设有相对置的凸环,所述的凸头越过凸环从而使凸环卡于环形槽内。

在上述的穿刺器中,所述的穿刺针杆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上中心柱由弹性材料制成。安装时,将穿刺针杆推入盖体从而使凸环在凸头的作用下形变,之后凸头越过凸环从而使凸环卡于环形槽内,拆卸时的操作则相反,操作方便,更换针杆时不需要同时更换针座。

在上述的穿刺器中,所述的座体下端具有向座体内延伸的下中心柱,所述的通道设于该下中心柱上,所述的下中心柱下端与上中心柱的上端相互对接或相邻设置。相互对接或相邻设置的下中心柱和上中心柱为穿刺针杆的插入起到了导向作用。

在上述的穿刺器中,所述的座体呈上端大下端小且中部弧形凹陷的柱状结构,所述的盖部上端呈弧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穿刺器的优点在于:安装时只需要将穿刺针杆推入针座使第一凹凸定位结构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相互卡合,拆卸时只需要将穿刺针杆拉出针座使第一凹凸定位结构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相互分离,操作方便,更换针杆时不需要同时更换针座。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提供了图1中沿A-A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图3提供了穿刺针杆与盖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提供了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提供了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穿刺针杆1、针座2、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环形槽31、凸头32、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缺口41、凸环42、座体5、通道51、定位孔52、凸体53、空间54、插槽55、下中心柱56、盖体6、盖部61、上中心柱62、定位柱63、定位脚64、引导斜面65、定位台阶66、插脚6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如图1-2和图5所示,本穿刺器,包括穿刺针杆1和针座2,穿刺针杆1的后端设有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针座2内设有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穿刺针杆1通过相互卡合的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与针座2相互定位,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的结合处位于针座2内,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和/或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由弹性材料制成。由于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和/或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由弹性材料制成,安装时只需要将穿刺针杆1推入针座2使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相互卡合,拆卸时只需要将穿刺针杆1拉出针座2使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和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相互分离,操作方便,更换针杆时不需要同时更换针座2。

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包括设于穿刺针杆1后端的环形槽31,在穿刺针杆1后端形成位于环形槽31外侧的凸头32,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包括设于上中心柱62下端的缺口41,在缺口41内设有相对置的凸环42,凸头32越过凸环42从而使凸环42卡于环形槽31内;穿刺针杆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上中心柱62由弹性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是上中心柱62由刚性材料制成,而凸环42由弹性材料制成。安装时,将穿刺针杆1推入盖体6从而使凸环42在凸头32的作用下形变,之后凸头32越过凸环42从而使凸环42卡于环形槽31内,拆卸时的操作则相反,操作方便,更换针杆时不需要同时更换针座2。

如图3-5所示,针座2包括座体5和盖体6,座体5呈筒状,座体5优选呈上端大下端小且中部弧形凹陷的柱状结构,座体5下端具有供穿刺针杆1后端穿过的通道51,盖体6盖合于座体5上端,且座体5与盖体6相互卡接固连,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设于盖体6上,盖体6包括盖部61,盖部61上端优选呈弧形,在盖部61上设有位于座体5内的上中心柱62,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设置在上中心柱62上;座体5下端具有向座体5内延伸的下中心柱56,通道51设于该下中心柱56上,下中心柱56下端与上中心柱62的上端相互对接或相邻设置。相互对接或相邻设置的下中心柱56和上中心柱62为穿刺针杆1的插入起到了导向作用。

盖部61上设有若干位于座体5内的定位柱63,定位柱63位于上中心柱62外围,在定位柱63的端部设有定位脚64,座体5内部侧壁设有若干定位孔52,定位脚64与定位孔52一一对应设置且定位脚64卡于定位孔52内;定位脚64朝向定位孔52一侧设有引导斜面65,引导斜面65上端与定位柱63之间形成定位台阶66;定位孔52径向贯通座体5内外侧。座体5和盖体6通过相互卡接的定位脚64和定位孔52相互定位,定位牢固;操作时只需要将盖体6的定位脚64对准定位孔52然后插入座体5,或者在盖体6插入座体5后旋转盖体6使定位脚64对准定位孔52,即可实现座体5和盖体6的定位,操作简单;引导斜面65的设置使定位脚64的下端远离座体5周向内侧,从而方便定位脚64进入座体5;定位台阶66的设置能够使座体5和盖体6之间的定位更加牢固。

座体5上部内侧设有四个凸体53,各凸体53的径向内端合围形成供上中心柱62插入的空间54且各凸体53的径向内端贴合于上中心柱62外壁,盖体6上设有两个相对置的插脚67,周向相邻的凸体53之间形成供所述插脚67插入的插槽55。凸体53合围形成的空间54对上中心柱62的插入起到了导向作用;插脚67与插槽55的配合进一步加强了座体5和盖体6之间的定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穿刺针杆1、针座2、第一凹凸定位结构3、环形槽31、凸头32、第二凹凸定位结构4、缺口41、凸环42、座体5、通道51、定位孔52、凸体53、空间54、插槽55、下中心柱56、盖体6、盖部61、上中心柱62、定位柱63、定位脚64、引导斜面65、定位台阶66、插脚6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