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0447发布日期:2019-07-31 20:2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一种将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的影像设备。它是将微量的正电子核素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然后采用PET探测这些正电子核素人体各脏器的分布情况,通过计算机断层显像的方法显示人体的主要器官的生理代谢功能,同时应用CT技术为这些核素分布情况进行精确定位。

射线发生器是CT设备中的重要部件之一,用于产生X-射线。射线发生器的一般体型相对较大、质量较重、结构较为复杂。现有在更换射线发生器时,一般是利用病床自身的升降结构、及多名服务人员共同协作以将射线发生器运输至预定位置进行更换。采用病床自身的升降结构,其局限性较大、且操作过程耗时费力,操作以及更换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结构轻巧、操作方便的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用以更换医疗设备的射线发生器,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包括移动组件、支撑组件以及悬吊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相连并能够随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而移动,所述悬吊组件吊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用以夹持所述射线发生器,移动所述移动组件,使所述射线发生器随着所述移动组件移动至预定位置,以实现所述射线发生器的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吊组件包括连接单元以及用以夹持所述射线发生器的夹持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单元且互相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两个所述夹持件另一端相向间隔设置,并能够随所述夹持件的转动调整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夹持件包括至少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以及多块连接块,多块所述连接块间隔地设于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并将两块所述连接板互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为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部及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上的连接部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的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上的夹持部之间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架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底架上,所述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悬吊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架包括底杆、支撑杆以及连接杆,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底杆上,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能够伸缩的第一支撑臂、以及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安装于底架上,所述第二支撑臂连接于所述悬吊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通过采用移动组件、支撑组件以及悬吊组件相结合,使得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移动方便且轻巧,同时不需要借助病床自身的升降结构即可完成射线发生器的更换,使用更加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组件夹持射线发生器时的状态图。

图中,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射线发生器101、连接孔101a、移动组件10、滚动体11、锁止结构12、支撑组件20、底架21、底杆211、固定座211a、支撑杆212、连接杆213、支撑座213a、连接座213b、支撑架22、第一支撑臂221、第二支撑臂222、扣环223、加强块224、悬吊组件30、连接单元31、倒钩311、夹持单元32、夹持件321、第一夹持件321a、第二夹持件321b、连接板3211、连接部3211a、夹持部3211b、连接棒3211c、夹持孔3211d、销轴3211e、连接块3212、连接扣3213、夹持槽3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用以夹持、固定所述射线发生器101,并将所述射线发生器101输送至医疗设备的预定位置进行更换或者将医疗设备上的射线发生器取下。在本实施例中,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为例,来阐述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的具体结构、组装过程及工作过程。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将射线发生器101输送至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上的预定位置,以进行更所述换射线发生器101。

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包括移动组件10、支撑组件20以及悬吊组件30,所述支撑组件20与所述移动组件10相连并能够随所述移动组件10的移动而移动,所述悬吊组件30吊设于所述支撑组件20上,用以夹持所述射线发生器101,移动所述移动组件10使所述射线发生器101随着所述移动组件10移动至预定位置,从而实现所述射线发生器101的更换。

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组件10包括滚动体11、锁止结构12,所述滚动体11与所述支撑组件相连以实现所述支撑组件20的移动,所述锁止结构12设于所述滚动体11上用以锁止所述滚动体11,从而使所述支撑组件20移动至预定位置时能够将所述支撑组件20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体11的数量可以具有多个,所述锁止结构12为刹车片等结构。

支撑组件20包括底架21以及支撑架22,所述滚动体11设于所述底架21上,所述支撑架22安装于所述底架21上,所述悬吊组件30吊设于所述支撑架22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架22与所述底架21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在这里,所述可拆卸结构可以为卡接结构,销钉结构、螺纹结构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2与所述底架21之间通过销钉结构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底架21包括底杆211、支撑杆212以及连接杆213,所述滚动体11设于所述底杆211上,所述支撑杆212设于所述底杆211上,所述连接杆213设于所述支撑杆212上,所述支撑架22安装于所述连接杆213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杆211大致呈杆状,所述底杆211可由高强度的铝合金制造,在保证所述底杆211足够强度的同时,减轻所述底架21整体的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杆211的数量至少具体两根,两根所述底杆211之间平行设置,以提高所述底架21的整体结构强度。优选地,两根所述底杆211之间的距离大于与所述PET/CT设备匹配病床的宽度,从而使的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能够沿着所述宽度的方向移动。

每个根所述底杆211上均设有所述滚动体11;所述支撑杆212的数量与所述底杆211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底杆211上设有固定座211a,所述支撑杆212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座211a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杆212与所述固定座211a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结构、销钉连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所述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212与所述固定座211a之间是通过销钉连接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所述支撑杆212的截面大致呈圆形,所述支撑杆212可由高强度的铝合金制造,在保证所述底杆211足够强度的同时,减轻所述底架21整体的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212竖直地设于所述固定座211a上,所述支撑杆212在竖直方向能够伸缩,即所述支撑杆212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以使所述底架21的整体高度可以调节,进而使得所述支撑组件20的整体高度可以调节。优选地,所述支撑杆212的数量与所述底杆211的数量相互匹配,即所述支撑杆212也具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杆212分别竖直地安装于所述底杆211上的固定座211a上。

所述连接杆213与所述底杆211之间平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213与所述底杆211之间为异面平行,所述连接杆213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座213a,两个所述支撑座213a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杆212配合,以实现所述连接杆213与所述支撑杆212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杆213可以为长度可调,从而通过调节所述连接杆213,使得两个所述底杆211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病床。所述连接杆213上还设有连接座213b,所述支撑架22设于所述连接座131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22大致呈“L”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2还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弧形等。所述支撑架22一端安装于所述连接座213b上另一端与所述悬吊组件30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架22可由高强度的铝合金制成,从而人在确保所述支撑架22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所述支撑架22的整体重量。

所述支撑架22包括第一支撑臂221和第二支撑臂222,所述第一支撑臂221竖直设置,并安装于所述连接座213b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臂221能够伸缩,即所述第一支撑臂221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可以调节,应该可以理解的是,即所述支撑架22的高度可以调节,进而使所述支撑架22的整体高度可调节。所述第二支撑臂222与所述第一支撑臂22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22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臂221的一端设有扣环223,所述扣环223用以与所述悬吊组件3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臂221、所述第二支撑臂222之间设有加强块224,所述加强块22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臂221上,另一端与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臂222上,所述第一支撑臂221、所述第二支撑臂222以及所述加强块224三者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以提高所述支撑架22的整体强度。

所述悬吊组件30包括连接单元31以及夹持单元32,所述连接单元31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2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夹持单元32,所述连接单元31可以为手拉葫芦单元,齿轮组单元、滑轮组单元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单元31为手拉葫芦单元,所述手拉葫芦单元具有使用方便、重量轻、机械效率高、坚固耐磨,安全性能高等优点。采用手拉葫芦单元使得所述连接单元31可以作为起重器使用,在更换射线发生器101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单元31能够将所述射线发生器101悬吊起来,调整至预定的高度,从而进行射线发生器101的更换或者取下。

进一步地,所述手拉葫芦单元大致由手动链条、手链轮、摩擦片、棘轮、制动器座、齿长轴、齿短轴、花键孔齿轮、起重链轮及起重链等部件组成。起重时,拉动手动链条,以使手链轮转动,将摩擦片棘轮、制动器座压成一体共同旋转,齿长轴转动带动齿短轴转动,从而齿短轴与花键孔齿轮齿合,花键孔齿轮与起重链轮以花键联接,从而带动起重链条提升所述夹持组件30,从而实现所述射线发生器在竖直方向的升降。

优选地,所述手拉葫芦单元上设有至少两个倒钩311,其中一个倒钩311勾于所述扣环223上,从而实现连接单元31与所述支撑架22之间的连接;另一个倒钩311与所述夹持单元32连接,以实现连接单元31对于所述单元32的升降控制。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夹持单元32包括至少两个夹持件321,分别为第一夹持件321a、第二夹持件321b,两个所述夹持件321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持件32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单元31且两个所述夹持件32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两个所述夹持件321另一端相向间隔设置,并能够随所述夹持件321的转动调整间隔距离。可以理解是的,两个所述夹持件321另一端相向间隔设置,进而两个所述夹持件321另一端之间形成了形成用以夹持所述射线发生器101的夹持槽32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夹持件321的一端能够相对转动,从而转动其中一个夹持件321即可调节两个夹持件321之间的间距,使得所述夹持单元32不仅能够更加方便地夹持/取下所述射线发生器101,且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射线发生器101,提高所述夹持单元32的通用性。其次,连接单元31同时连接于两个所述夹持件321能够相对转动的一端,从而当射线发生器101被所述夹持件321且被悬吊(提拉)起时,可以使两个所述夹持件31的另一端之间互相靠拢,以使所述夹持件321将所述射线发生器101夹持的更紧,提高夹持的可靠性。

每个所述夹持件321大致呈“V”形或者弧形,所述夹持件321可以由高强度的铝材制成,从而在保证所述夹持件321整体强度的同时,减轻所述夹持件321的重量,以使所述夹持单元32轻巧化。

所述夹持件321包括至少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3211、以及设于两块所述连接板3211之间的多块连接块3212,所述连接块3212用以将相邻的两块连接板3211互相连接,多块所述连接块3212沿所述连接板321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分布。

所述连接板3211包括连接部3211a及夹持部3211b,所述第一夹持件321a上的连接部3211a与所述第二夹持件321b上的连接部3211a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夹持件321a上的夹持部3211b与所述第二夹持件321b上的夹持部3211b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持件321的连接板3211上的连接部3211a之间通过枢轴连接实现相对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结构实现两个所述夹持件321的连接部3211a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连接部3211a上设有连接扣3213,所述连接扣3213用以与所述倒钩311配合,实现所述连接单元31与所述夹持件321之间的连接;所述夹持部3211b的长度长于所述连接部3211a的长度,从而在所述连接单元31提拉所述连接部3211a的过程中,使所述夹持部3211b之间互相靠拢以将所述射线发生器101夹紧。

所述夹持部3211b上设有连接棒3211c,所述连接棒3211c用以将所述射线发生器101固定在所述夹持部3211b上。优选地,所述夹持部3211b上开设有夹持孔3211d,所述射线发生器101上设有与所述夹持孔3211d匹配的连接孔101a,所述连接棒3211c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孔101a、夹持孔3211d内,并通过销轴3211e将所述连接棒3211c锁止,以防止所述连接棒3211c脱离所述连接孔101a、夹持孔3211d。

下面阐述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的组装以及工作过程。

组装过程:

首先,将所述支撑架22安装于所述底架21上,以完成所述支撑组件20的组装;然后,将连接单元31与所述夹持单元32连接,并将连接单元31与所述支撑架22连接,完成支撑组件20与悬吊组件30的组装;最后,将移动组件10安装于所述底架21上,以完成整个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的组装。当然,在组装的过程也可以是先组装悬吊组件30、再组装支撑组件20等,其顺序不限,只要能将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组装并可以使用即可。

工作过程:

首先,采用悬吊组件30夹持所述射线发生器101,并提升至预定的高度,移动至PET/CT设备的预定位置,夹持单元32将PET/CT设备待更换的射线发生器夹持取下;然后,所述夹持单元32将新的射线发生器101夹紧,悬吊组件30将新的射线发生器101提升至预定的高度,将所述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移动至PET/CT设备的预定位置,松开所述夹持单元32,从而完成所述射线发生器101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线发生器更换装置100通过采用移动组件10、支撑组件20以及悬吊组件30相结合以完成射线发生器101的更换,其不需要借助病床自身的升降结构,通用性好、结构轻巧、更换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