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2437发布日期:2019-06-11 23:5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脊椎手术中,手术的成败与术后创面渗液引流是否通畅有很大关系。手术后,由患者背部插入引流管进行渗液引流,背部插管给患者平躺休息带来不适,同时患者翻身受限,此外,引流管很容易弯折、滑脱、扭曲或移位,这将造成引流不通畅,提高了伤口感染的次数,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包括气囊柱,所述气囊柱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气门嘴,所述气囊柱左右两端均通过无毒绒布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管和夹持螺纹杆,所述固定管顶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夹持螺纹杆底部通过转轴与夹持垫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管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滑胶垫,所述弧形防滑胶垫与夹持垫之间夹持有保护管。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螺纹杆垂直贯穿于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防滑胶垫与夹持垫竖直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管水平贯穿于气囊柱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通过设置气囊柱可以对引流管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挤压损坏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由于设置两组夹持装置和一个保护管,便于将引流管穿过保护管,保护管和引流管双重保护,避免引流管发生弯曲受压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的气囊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的保护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柱;2、气门嘴;3、无毒绒布;4、夹持装置;41、固定管;42、螺纹孔;43、转轴;44、夹持垫;45、弧形防滑胶垫;46、夹持螺纹杆;5、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脊柱术后引流防护装置,包括气囊柱1,所述气囊柱1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气门嘴2,所述气囊柱1左右两端均通过无毒绒布3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4,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固定管41和夹持螺纹杆46,所述固定管41顶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螺纹孔42,所述夹持螺纹杆46底部通过转轴43与夹持垫4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管4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滑胶垫45,所述弧形防滑胶垫45与夹持垫44之间夹持有保护管5。

其中,所述夹持螺纹杆46垂直贯穿于螺纹孔42。

其中,所述弧形防滑胶垫45与夹持垫44竖直对齐。

其中,所述保护管5水平贯穿于气囊柱1中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保护管5贯穿于固定管41和气囊柱1,转动夹持螺纹杆46通过螺纹孔42和转轴43带动夹持垫44与弧形防滑胶垫45配合对保护管5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气门嘴2向气囊柱1内充气,最终将引流管穿插与保护管5内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