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检测滴液速度的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5696发布日期:2020-11-27 10:5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检测滴液速度的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检测滴液速度的输液管。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其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的过程,输液时,通常是把注射液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中,输液瓶安装在输液管的瓶塞插头上,然后通过输液管把输液瓶中的注射液持续而稳定地注射入静脉,以达到治疗作,在输液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输液管将药液导入到病人静脉内,但是目前使用的输液管无法检测滴液的速度,只能根据患者输液时的感受进行调节滴速,使患者在滴时容易出现不适情况,同时当药液瓶内药液输完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会导致病人血液回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检测滴液速度的输液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检测滴液速度的输液管,包括导液管、检测带、滴斗和处理模块,所述滴斗的两端皆安装有导液管,所述滴斗的四周表面缠绕安装有检测带,所述检测带的表面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一侧的检测带表面安装有警报灯,所述显示器两侧的检测带表面皆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检测带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且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分别在滴斗两侧相互对应,所述检测带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槽,所述电源槽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底部的检测带表面嵌入安装有充电接口,且充电接口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一侧的电源槽内部安装有处理模块,且处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红外线接收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警报灯和显示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处理模块、显示器、警报灯、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口一侧的检测带表面嵌入安装有防护盖。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内部皆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一侧的检测带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

优选的,所述滴斗两侧导液管的一端皆设置有锥形连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检测滴液速度的输液管通过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处理模块,可通过发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滴液上的间隔时间,从而通过处理模块进行处理计算得出输液时的滴液速度,代替了人为感知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通过安装有显示器,可对检测计算的速度进行具体直观的显示供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参考进行滴液速度的调节,避免输液时滴液速度过快或过慢对病人造成不适和影响输液效率,通过设置有锥形连接口,可方便将导液管与不同型号规格的导管连接进行输液滴速检测使用,增加了输液管的整体灵活性降低了使用的限制性,通过安装散热孔和过滤网,可方便对检测带内部器件运行产生的热量进行导出,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发生故障,同时防止外界灰尘颗粒进行到检测带内部影响器件运行,通过安装有报警灯,当药液瓶药液输完红外线长时间检测不到滴液时,可通过警报灯提醒输液人员及时更换药液瓶防止血液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带内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带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带主视图。

图中:1-锥形连接口;2-导液管;3-检测带;4-控制按钮;5-防护盖;6-警报灯;7-显示器;8-滴斗;9-红外线发射管;10-红外线接收管;11-充电接口;12-蓄电池;13-电源槽;14-处理模块;15-散热孔;1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检测滴液速度的输液管,包括导液管2、检测带3、滴斗8和处理模块14,滴斗8两侧导液管2的一端皆设置有锥形连接口1,可方便将导液管2与不同型号规格的导管连接进行输液滴速检测使用,增加了输液管的整体灵活性降低了使用的限制性,滴斗8的两端皆安装有导液管2,滴斗8的四周表面缠绕安装有检测带3,检测带3的表面安装有显示器7,可对检测计算的速度进行具体直观的显示供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参考进行滴液速度的调节,避免输液时滴液速度过快或过慢对病人造成不适和影响输液效率,显示器7一侧的检测带3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4,显示器7一侧的检测带3表面安装有警报灯6,当药液瓶药液输完红外线长时间检测不到滴液时,可通过警报灯6提醒输液人员及时更换药液瓶防止血液回流,显示器7两侧的检测带3表面皆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15,散热孔15的内部皆安装有过滤网16,可方便对检测带3内部器件运行产生的热量进行导出,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发生故障,同时防止外界灰尘颗粒进行到检测带3内部影响器件运行,检测带3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9和红外线接收管10,红外线发射管与光敏接收管或者红外线接收管,称为红外对管,或者红外线接收头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候的总称,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且红外线发射管9和红外线接收管10分别在滴斗8两侧相互对应,可通过发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滴液上的间隔时间,从而通过处理模块14进行处理计算得出输液时的滴液速度,代替了人为感知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检测带3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槽13,电源槽13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2,蓄电池12底部的检测带3表面嵌入安装有充电接口11,充电接口11一侧的检测带3表面嵌入安装有防护盖5,且充电接口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12一侧的电源槽13内部安装有处理模块14,此处理模块型号可为ac6901模块,处理模块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且处理模块1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红外线接收管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处理模块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警报灯6和显示器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1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处理模块14、显示器7、警报灯6、红外线发射管9和红外线接收管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本输液管之前需要对本输液管进行检查,检查其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检查完毕后方可使用,当需要进行输液时,可通过锥形连接口1将输液管整体连接到药液瓶和带有针头的导管上进行静脉输液,在输液的过程中,可通过红外线发射管9和红外线接收管10之间发射的红外线照射到滴液上的间隔时间,从而通过处理模块进行处理计算得出输液时的滴液速度,可通过显示器7对检测计算的速度进行具体直观的显示供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参考进行滴液速度的调节,避免输液时滴液速度过快或过慢对病人造成不适和影响输液效率,当药液瓶药液输完红外线长时间检测不到滴液时,可通过警报灯6提醒输液人员及时更换药液瓶防止血液回流,当器件长时间运行电量不足时,可直接通过充电接口11外界电源设备进行充电方便快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