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8332发布日期:2019-11-19 20:4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由于诊断、治疗疾病的需要,医护人员经常要为患者进行抽血、抽腹水、抽胸水、抽心包积液以及穿刺抽吸囊肿、脓肿、脊髓等工作。这里的抽吸工作都是依靠注射器来完成的。注射器抽吸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抽拉注射器内部活塞杆,在注射器管前端空腔产生负压,使液体或气体吸入注射器管内。使用普通注射器抽吸时,操作者须一手持注射器管,另一只手将活塞杆向后拉,当注射器管前端腔内形成负压,抽吸物逐渐吸入注射器管时,活塞杆也有被吸回的趋势,为保证活塞杆不被吸回,操作者须一直用力拉活塞杆。在连续大量抽吸液体时(如腹水、胸水),由于工作量大,极易造成操作者手指僵硬,使工作被迫停止,待手部僵硬缓解后才能再进行抽吸,既费时又费力。在穿刺细胞学检查中有时在进针后需要一边转动注射器管一边抽吸,以寻找最佳抽吸方位有时还需要将注射器管一边旋转一边进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中要求每旋转一周,进针1~2毫米),此时即要保持腔内负压相对稳定,又要保持旋转单位角度的进针量,该项操作难度大,初学者不易掌握,经常造成操作失败。即便是熟练的操作人员,有时也会因为抽吸时间过长,导致组织抽吸物在管腔内自溶,化验结果不准。另外,普通注射器其吸入量的多少是靠操作人员双手力度来掌握的,也不易准确控制(如抽吸脊髓误标准差为0.05毫升)。

此外,现有的注射器一般由注射器本体和针头分体式构成,注射器本体前端面上设有出液管,针头通过针头座套接在出液管上。但是这样的注射器针头与注射器本体的连接不够牢靠,在吸药或注射过程中,由于内部压力过大等原因,有时候会出现针头脱落的现象,此时浪费药液,增加了工作难度,而且普通型注射器存在反复使用的可能性,使用者在使用反复使用的注射器,注射器内的液体则会受到污染以及感染细菌,而且如果注射器被有心人士利用,则会威胁人们的安全。

中国专利申请:cn201453303u公开了一种螺旋自锁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注射器管、活塞、活塞杆、销钉等组成。其中注射器管的上部边缘制有一小孔,小孔内插装一销钉,活塞杆插装在注射器管内;活塞卡装在活塞杆前端,活塞杆中部圆柱表面上制有螺纹;当销钉拉出时,本注射器与普通注射器一样使用;当按压销钉外端使其另一端插入活塞杆表面的螺纹槽内时,活塞杆被锁定不能轴向窜动,但此时旋转活塞杆可使活塞杆产生轴向移动,进行抽吸工作,旋转停止时活塞杆自锁。

中国专利申请:cn103495239a公开了一种防脱注射器,包括管体和针头,所述管体内设置有推筒,所述针头安装在针头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座套在管体的底端,并且针头座与管体螺旋连接。本发明中注射器管体与针头座之间螺纹连接,两者螺旋拧紧,这样即使内部压力很高,针头也不会脱落,吸药或注射非常安。但是关于可以防止针头与注射器管体脱离、定量量取药液、对药液温度可以控制的注射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推注装置、针头装置与温度控制加热装置,所述注射器推注装置包括注射器管体(1)、活塞杆(2)、旋转柄(3)、螺纹(4)、螺旋凹槽(5)、活塞(6)、刻度线(10);所述针头装置包括针头座(7)、防滑凸起(8)、针头(9);所述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层(11)、隔热层(12)、温度控制器(13)、微型便携电源(14);活塞杆(2)上端与旋转柄(3)固定连接,活塞杆(2)下端与活塞(6)固定连接,活塞杆(2)外侧表面附有螺纹(4),螺旋凹槽(5)位于注射器管体(1)内壁,螺纹(4)可嵌入螺旋凹槽(5)内,刻度线(10)位于注射器管体(1)外壁;针头座(7)下端连接针头(9),针头座(7)外表面附有防滑凸起(8),针头座(7)上端注射器管体(1)的底端连接,针头座(7)与注射器管体(1)为螺旋连接;加热层(11)位于注射器管体(1)外壁,加热层(11)外壁设有隔热层(12),加热层(11)右下端设有微型便携电源(14),微型便携电源(14)电连接开关,注射器管体(1)左下端设有温度控制器(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注射器管体(1)的材料为透明的、具有良好散热导热性能的硅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螺旋凹槽(5)共有两个,螺旋凹槽(5)的直径大于螺纹(4)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活塞(6)的直径小于注射器管体(1)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注射器管体(1)与针头座(7)连接处的前端为圆锥体,后端为设置有外螺纹的圆柱体,所述针头座(7)上设置有与注射器管体(1)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刻度线(10)的单位是1ml。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加热层(11)是透明的碳纤维加热片,加热层(11)与注射器管体(1)的连接方式是胶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隔热层(1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温度控制器(13)与加热层(1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活塞杆上设置的螺纹结构与注射器管体上设有的螺旋凹槽结构配合使用,同时观察刻度线,从而可达到准确量取药液的目的。

2、注射器管体与针头座通过螺旋连接的方式连接,可避免注射器使用时,针头与注射器管体易脱落的现象。

3、注射器管体外壁设有加热层、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对温度进行反馈,控制开关的闭合,从而达到对药液温度进行控制的目的,可避免医护人员在抽取药液时,由于药液温度与人体正常体温不符,使病人感到不适的现象;此外,加热层、隔热层均为透明层,便于医护人员在量取药液时,观察刻度线;加热层与注射器管体通过胶粘连接方式连接,可使加热层与注射器管体连接稳固,避免加热层与注射器管体脱落的现象发生。

4、注射器管体采用材料为透明的、具有良好散热导热性能的硅脂制成,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5、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椎管、鞘内、手术时使用,减少手术带来风险,精确药物剂量,减少针头装置与注射器管体分离的机会,降低手术中针头污染的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注射器管体2.活塞杆3.旋转柄

4.螺纹5.螺旋凹槽6.活塞

7.针头座8.防滑凸起9.针头

10.刻度线11.加热层12.隔热层

13.温度控制器14.微型便携电源

实施例1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

请参照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推注装置、针头装置与温度控制加热装置,所述注射器推注装置包括注射器管体1、活塞杆2、旋转柄3、螺纹4、螺旋凹槽5、活塞6、刻度线10;所述针头装置包括针头座7、防滑凸起8、针头9;所述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层11、隔热层12、温度控制器13、微型便携电源14;活塞杆2上端与旋转柄3固定连接,活塞杆2下端与活塞6固定连接,活塞杆2外侧表面附有螺纹4,螺旋凹槽5位于注射器管体1内壁,螺纹4可嵌入螺旋凹槽5内,刻度线10位于注射器管体1外壁;针头座7下端连接针头9,针头座7外表面附有防滑凸起8,针头座7套在注射器管体1的底端,针头座7与注射器管体1为螺旋连接;加热层11位于注射器管体1外壁,加热层11外壁设有隔热层12,加热层11右下端设有微型便携电源14,微型便携电源14电连接开关,注射器管体1左下端设有温度控制器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注射器管体1的材料为透明的、具有良好散热导热性能的硅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螺旋凹槽5共有两个,螺旋凹槽5的直径大于螺纹4的直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活塞6的直径小于注射器管体1的直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注射器管体1与针头座7连接处的前端为圆锥体,后端为设置有外螺纹的圆柱体,所述针头座7上设置有与注射器管体1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刻度线10的单位是1ml。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加热层11是透明的碳纤维加热片,加热层11与注射器管体1的连接方式是胶粘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隔热层1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温度控制器13与加热层11电连接。

请参照图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旋定量防脱型注射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加热层11位于注射器管体1外壁,加热层11外壁设有隔热层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加热层11是透明的碳纤维加热片,加热层11与注射器管体1的连接方式是胶粘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隔热层1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使用前,首先确定需要量取的药液量,抽取药液时,医护人员可一只手握注射器管体1,另一只手握旋转柄3向外拉活塞杆2,使活塞杆2上的螺纹4嵌入注射器管体1内壁的螺旋凹槽5内,从而达到准确量取药液的目的。当给病人进行注射药液时,可以先按照上述抽取药液的方法准确量取药液,同时,观察温度控制器13,温度控制器13可以感应和控制注射器管体1内药液的温度,然后医护人员把微型便携电源14通过插拔导线连接到电源接口上,打开开关,就可以接通加热层11开始迅速加热,加热层11的热量通过导热性很好的注射器管体1迅速的传递给注射器管体1内的药液,温度控制器13随时感应注射器管体1内注射液的温度,当药液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即适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温度,切断开关停止加热,此时医护人员就可以螺旋推注的方式给病人注射药液。

本实用新型活塞杆上设置的螺纹结构与注射器管体上设有的螺旋凹槽结构配合使用,同时观察刻度线,从而可达到准确量取药液的目的。注射器管体与针头座通过螺旋连接的方式连接,可避免注射器使用时,针头与注射器管体易脱落的现象。注射器管体外壁设有加热层、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对温度进行反馈,控制开关的闭合,来达到对药液温度进行控制的目的,可避免医护人员在抽取药液时,由于药液温度与人体正常体温不符,而使病人感到不适的现象;此外,加热层、隔热层均为透明层,便于医护人员在量取药液时,观察刻度线;加热层与注射器管体通过胶粘连接方式连接,可使加热层与注射器管体连接稳固,避免加热层与注射器管体脱落的现象发生。注射器管体采用材料为透明的、具有良好散热导热性能的硅脂制成,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椎管、鞘内、手术时使用,减少手术带来风险,精确药物剂量,减少针头装置与注射器管体分离的机会,降低手术中针头污染的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