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胆道引流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211发布日期:2019-09-17 20:47阅读:1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胆道引流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的管道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胆道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患者胆道引流管的固定方式主要是采用原始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伤口处并不进行缝线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和不适,特别是下床活动时,需自己提着引流袋,若与外人或物品发生刮擦或引流量较大,对管路进行牵拉,容易使引流管移位,存在脱管的风险;这些因素会使患者减少活动,不利于胆道引流,增加了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国内已经有学者进行了改进,如《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年9月6日,第21卷第25期第3089页的一篇“可调节长度引流袋固定带在临床中的使用”,作者陈钟英、陈剑刚等,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长度的引流袋固定带,该固定装置主要由宽1.5-2.0cm,长约200cm的一条带子,在带子下面设置挂钩,将引流袋挂在挂钩上,患者下床活动时将带子斜跨于肩上,根据患者身高通过调节扣调节好带子长度。这种结构只是将引流袋挂在挂钩上减轻对引流管的牵拉,对引流管没有保护,引流袋外露也不美观。《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9月第23卷第17期第1624页的一篇“各种引流管固定带的制作于与应用”,作者金红妍,公开了一种腰带式的引流管固定带,能对引流管进行固定,该装置长100cm、宽2cm的腰带制成,腰带左右各粘长20cm的粘钩,腰带2/3处设置挂钩,其使用方法是先在患者腰部固定好腰带,然后将各引流管妥善固定在挂钩上。上述两款设计不论是斜跨,还是腰部固定,其着重点均集中在对引流管的固定上,并未对穿刺点及引流袋进行有效固定和保护,而胆道引流管的特点是留置好后穿刺点未缝线固定,因此对穿刺点的保护和对引流管有效二次固定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对穿刺点进行有效固定,又能对管路进行二次固定,引流袋不外露的胆道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胆道引流管的固定装置,主要由有一定宽度的长方形引流管固定带构成,在引流管固定带上人体右手端设置多个尼龙粘扣,在引流管固定带上人体左手端对应右手端设置多个松紧带,在每条松紧带上设置尼龙粘扣,在引流管固定带上人体右侧设置引流袋固定袋。

所述的一种胆道引流管的固定装置,是在引流管固定带上设置两条肩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既能够对穿刺点进行有效固定,又能对管路进行二次固定,引流袋不外露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胆道引流管的固定装置,主要由有一定宽度的长方形引流管固定带2构成,在引流管固定带2上人体右手端并排缝制4个尼龙粘扣1,在引流管固定带2上人体左手端对应右手端并排缝制4个松紧带3,在每条松紧带3上缝制尼龙粘扣1,在引流管固定带2上人体右侧通过扣子6连接环形挂钩4,环形挂钩4再连接引流袋固定袋5,可以将引流管通过环形挂钩4进行二次固定,降低引流管滑脱的风险,引流袋置于引流袋固定袋5中,即可保护患者隐私,方便患者外出活动,也可避免引流袋被划破,还可减轻引流袋下坠时对引流管的牵拉作用,在引流管固定带2上通过圈扣9分别连接两条肩带7,在每条肩带7上缝制捌扣8用于调节肩带7的长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