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饮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0934发布日期:2019-09-20 21:5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病人饮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杯技术领域,具体为病人饮水杯。



背景技术:

老年科尤其神经科有偏瘫的病人,一部分还有吞咽障碍等问题,家人带来的杯子有时不方便病人取用,还有的家人会准备吸管,增加了呛咳误吸的风险,而且不方便统计出入量,并且病人由于经常需要喝药,而刚倒入的开水温度较高,在病人拿取水杯时,经常会烫到手指的背部,而喝水的时候也容易造成口部的烫伤,鉴于此,我们提出病人饮水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病人饮水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用习惯吸水的时候容易呛咳误吸,容易对手部或者口部造成烫伤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病人饮水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杯体远离所述第一把手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杯体的顶部外围圈上连接有螺纹环,所述杯体的上方设有杯盖,所述杯盖的底部中央位置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一侧顶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且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所述螺纹套筒的一端贯穿所述杯盖的顶部内壁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杯盖的顶部安装有吸嘴,且所述吸嘴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杯体内的顶部位置水平设有固定杆,所述杯体的内壁还对称嵌设有两个隔热管,且两个所述隔热管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的一侧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中央位置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且所述第二出水管依次穿过两个所述隔热管的内部与杯体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呈L形,所述第二把手呈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螺纹环与所述杯盖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嘴的顶部内壁还对称连接有两个硅胶片,且所述硅胶片呈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外壁上还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螺纹管的外壁螺纹配合,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还套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远离所述螺纹管的一端连接有吸头,且所述吸头位于所述杯体内的底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病人饮水杯通过设置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方便病人的拿取,而通过在杯盖上安装的吸嘴,方便患者吸水,并且避免吸管呛咳误吸,保证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的半圆形硅胶片,在患者吸取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吸力,可以锻炼吞咽功能,刻度线能够方便观察患者的饮水量。

2、本病人饮水杯通过设置的隔热管,通过预先在隔热管中加入冰袋,进而通过杯体自身材质的热传导性,能够使杯体靠近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位置进行降温,进而使用者在手握第一把手或者第二把手的时候,避免手指被烫伤。

3、本病人饮水杯通过设置的出水管,在患者喝水的时候,杯体中的水会通过出水管从两个隔热管内经过,进而在隔热管中冰袋的降温下,能够使进入吸嘴中的水降低温度,避免口部被烫伤。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更加安全,并且硅胶片不仅能够锻炼患者的吞咽功能,也能避免杯体在倾倒时水流出,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11、第一把手;12、第二把手;13、螺纹环; 14、杯盖;15、螺纹套筒;16、第一出水管;17、吸嘴;171、硅胶片;18、刻度线;2、固定杆;21、隔热管;22、螺纹管;221、密封圈;23、第二出水管;24、吸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1

病人饮水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把手11,所述杯体1远离所述第一把手1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把手12,所述杯体1的顶部外围圈上连接有螺纹环13,所述杯体1的上方设有杯盖 14,所述杯盖14的顶部安装有吸嘴17。

实施例2

病人饮水杯,如图所示,包括杯体1,杯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把手11,杯体1远离第一把手1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把手12,杯体1 的顶部外围圈上连接有螺纹环13,杯体1的上方设有杯盖14,杯盖 14的底部中央位置安装有螺纹套筒15,螺纹套筒15的一侧顶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6,且第一出水管16远离螺纹套筒15的一端贯穿杯盖14的顶部内壁与外界相连通,杯盖14的顶部安装有吸嘴17,且吸嘴17的底部与第一出水管16远离螺纹套筒15的一端相连通,吸嘴17的顶部内壁还对称连接有两个硅胶片171,杯体1的外壁上还设有刻度线18。

具体的,第一把手11呈弧形,第二把手12呈半圆形,方便患者使用不同的姿势拿起水杯,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螺纹环13与杯盖14的内壁螺纹连接,增加连接时的便利。

此外,硅胶片171呈半圆形,硅胶具有较好的弹性,并且无毒无害,两个硅胶片171拼在一起,能够将吸嘴17进行封住,在患者喝水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吸力,可以锻炼吞咽功能。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12,方便病人的拿取,而通过在杯盖14上安装的吸嘴17,方便患者吸水,并且避免吸管呛咳误吸,保证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的半圆形硅胶片171,刻度线18能够方便观察患者的饮水量。

实施例3

在具体使用时,患者在拿起水杯喝水的时候,由于杯中的水温度较高,容易造成烫伤,并且在手持第一把手11的时候,也容易对手背造成烫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人在实施例1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如图2所示,杯体1内的顶部位置水平设有固定杆2,杯体 1的内壁还对称嵌设有两个隔热管21,且两个隔热管21位于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12的一侧设置,固定杆2的中央位置连接有螺纹管 22,螺纹管22的外表面还套设有密封圈221,且密封圈221位于固定杆2的顶部,螺纹管22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3,且第二出水管23依次穿过两个隔热管21的内部与杯体1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出水管23远离螺纹管22的一端连接有吸头24。

进一步的,杯体1的内壁上竖向开设有两个长条形的凹槽,用于将隔热管21嵌设其内部,便于安装与更换。

具体的,螺纹套筒15与螺纹管22的外壁螺纹配合,在盖紧杯盖 14的时候,也能使吸嘴17与第二出水管23相互连通,方便患者吸取。

进一步的,吸头24位于杯体1内的底部位置,在杯体1平放的时候也能够将水吸完。

此外,隔热管21采用聚碳酸酯制成,其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玻璃纤维,聚碳酸酯具有无毒无害,材质坚硬的优点,而玻璃纤维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避免杯体1内热水的热量传递至将隔热管 21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隔热管21,通过预先在隔热管21中加入冰袋,且冰袋为一次性冰袋,进而通过杯体自身材质的热传导性,能够使杯体1靠近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12的位置进行降温,进而使用者在手握第一把手11或者第二把手12的时候,避免手指被烫伤,通过设置的第二出水管23,水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降温,能够避免口部被烫伤。

本实用新型的病人饮水杯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热水加入杯体1中,转动杯盖14,使杯盖14的内壁与螺纹环13螺纹连接,在杯盖14转动时会带动螺纹套筒15转动,并且螺纹套筒15会与螺纹管22相互螺纹连接,当患者在喝水时,患者手持第一把手11或者第二把手12,通过预先在隔热管21中加入冰袋,再通过杯体1自身材质的热传导性,能够使杯体1靠近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12的位置进行降温,进而使用者在手握第一把手11或者第二把手12的时候,避免手指被烫伤,然后患者通过吸取吸嘴17,在硅胶片171的作用下,患者需要一定的吸力才能将水吸出,从而可以锻炼吞咽功能,在患者吸力的作用下,热水经过第二出水管23被吸取,且在经过隔热管21时,在隔热管21内部冰袋的作用下,对第二出水管23中的热水进行降温后再进入吸嘴17,从而避免对口部造成烫伤,并且水在吸取的过程中,也可以观察刻度线13观察患者的饮水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