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5627发布日期:2019-08-03 16:42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脑室外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室外引流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脑室外引流术是将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针管前端置于脑室内,末端外接一无菌引流袋,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它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手段,尤其对于高颅压的危重患者,实施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

而引流袋的垂挂高度对于引流动作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般引流袋中引流管最高处应该高于患者侧脑室平面10-15cm,如果引流袋的高度太低会引起颅内低压;

但是实际操作中,引流袋的固定比较困难,对于高度的控制也不是那么精确,因此比较难以控制引流量,而进一步的,有的患者同时会采用两个引流袋进行引流,当两个引流袋都需要放置在需要的高度时,病床床头的位置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不利于引流操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脑室外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脑室外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针,引流针通过第一引流管与三通阀相接,三通阀通过第二引流管与上端具有挂环的引流瓶的进液管相接,第二引流管的管身具有微量调节器,引流瓶通过第三引流管与上端具有挂环的积液袋相接,第三引流管的管身具有滴斗和流速调节器,积液袋的下端具有放液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引流瓶相配合的床头固定架和与积液袋相配合的积液袋挂架,床头固定架包括支撑主杆,支撑主杆的下端具有第一夹头,支撑主杆的杆身具有刻度段,支撑主杆的杆身具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连接端构件,每个连接端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主杆杆身上的固定套,固定套的上下两端具有止挡,连接端构件还包括活动套,活动套穿套在固定套上并通过止挡限位,活动套的套身具有横杆,与引流瓶相配合的垂挂构件与横杆相接,积液袋挂架包括L型杆,L型杆的一端具有第二夹头,L型杆的另一端具有与积液袋相配合的挂架构件。

横杆的端部具有垂挂配合段,垂挂配合段的直径小于横杆的直径,垂挂构件包括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端部具有套装在垂挂配合段上的穿套环,垂挂构件还包括与固定螺栓相配合的调整螺母套,调整螺母套具有套底板,第一挂钩的后端具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套底板,并通过止挡片固定。

挂架构件包括L型杆端部具有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外周具有遮挡板,安装板的下端面具有拉簧,第二挂钩通过活动板与拉簧相接,活动板的上端面固定设有标尺,安装板的板身开有供标尺穿过的豁口,标尺的尺身涂布有标记段。

还具有与支撑主杆相配合的放置构件,放置构件包括放置盒体,放置盒体的一端具有与支撑主杆杆身相配合的插接套,放置盒体的另一端具有插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以往技术一样,能够通过引流针、引流瓶来进行引流,尔后通过积液袋来存储脑脊液,而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床头固定架和积液袋挂架来分别固定引流瓶和积液袋,同时,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微量调节器,这样就可以根据颅内压监测仪所读取的病人颅内压的数值来精确调节每小时脑脊液或者血肿腔内血液引流的毫升数,起到精确引流的目的,进一步的,床头固定架不但可以固定挂置两个引流瓶,还可以辅助调节引流瓶的高度,更好地起到引流的效果,而积液袋挂架在固定积液袋的同时,还能够快速帮助医护人员知晓引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流针1、引流瓶6和积液袋9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头固定架1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积液袋挂架1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垂挂构件4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针、2第一引流管、3三通阀、4微量调节器、5第二引流管、6引流管、6-1进液管、7-第三引流管、8滴斗、9积液袋、10放液开关、11流速调节器、12床头固定架、13积液袋挂架、14支撑主杆、15第一夹头、16刻度段、17连接端构件、18固定套、19止挡、20活动套、21横杆、22L型杆、23第二夹头、24挂架构件、25垂挂配合段、26固定螺栓、27穿套环、28调整螺母套、29套底板、30第一挂钩、31连接杆、32止挡片、33安装板、34遮挡板、35拉簧、36第二挂钩、37活动板、38标尺、39豁口、40标记段、41放置构件、42放置盒体、43插接套、44插槽、45垂挂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脑室外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针1,引流针1通过第一引流管2与三通阀3相接,三通阀3通过第二引流管5与上端具有挂环的引流瓶6的进液管6-1相接,第二引流管5的管身具有微量调节器4,引流瓶6通过第三引流管7与上端具有挂环的积液袋9相接,第三引流管7的管身具有滴斗8和流速调节器11,积液袋9的下端具有放液开关10,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引流瓶6相配合的床头固定架12和与积液袋9相配合的积液袋挂架13,床头固定架12包括支撑主杆14,支撑主杆14的下端具有第一夹头15,支撑主杆14的杆身具有刻度段16,支撑主杆14的杆身具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连接端构件17,每个连接端构件17包括固定在支撑主杆14杆身上的固定套18,固定套18的上下两端具有止挡19,连接端构件17还包括活动套20,活动套20穿套在固定套18上并通过止挡19限位,活动套20的套身具有横杆21,与引流瓶6相配合的垂挂构件45与横杆21相接,积液袋挂架13包括L型杆22,L型杆22的一端具有第二夹头23,L型杆22的另一端具有与积液袋9相配合的挂架构件2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引流针1、引流瓶6和积液袋9能够同以往技术一样,对患者进行最基本的引流动作,而由于第二引流管5的管身具有微量调节器4,这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颅内压监测仪所读取的病人颅内压的数值来精确调节每小时脑脊液或者血肿腔内血液引流的毫升数,而微量调节器可以采用专利号为2015205317361的微量调节器,床头固定架12能够通过第一夹头15夹持固定在病床床头的横档上,这样引流瓶6可以通过垂挂构件45挂置固定在床头固定架12的横杆21上,而横杆21可以围绕支撑主杆14转动,这样引流瓶6在垂挂固定的同时,还可以围绕支撑主杆14转动,方便医护人员调整位置;而积液袋挂架13可以通过第二夹头23(第一夹头15与第二夹头23的结构相同)夹持固定在病床床头竖档上,积液袋9可以通过挂架构件24挂置固定在病床床侧下方。

横杆21的端部具有垂挂配合段25,垂挂配合段25的直径小于横杆21的直径,垂挂构件45包括固定螺栓26,固定螺栓26的端部具有套装在垂挂配合段25上的穿套环27,垂挂构件45还包括与固定螺栓26相配合的调整螺母套28,调整螺母套28具有套底板29,第一挂钩30的后端具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穿过套底板29,并通过止挡片32固定。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引流时,引流瓶6内的引流管最高处应该高于患者侧脑室平面10-15cm,支撑主杆14在通过第一夹头15固定后,是位于患者的头部上方的,因此两个间隔布置的连接端构件17就可以分别设置在支撑主杆14具有的刻度段16的10cm上方处和15cm上方处,当引流瓶6通过挂环挂置在第一挂钩30上后,可以旋转调整螺母套28,带动引流瓶6上升或者下降,确保引流瓶6内的引流管最高处高于患者侧脑室平面10-15cm,这样就能够辅助微量调节器4在引流的同时,控制流速。

挂架构件24包括L型杆22端部具有的安装板33,安装板33的外周具有遮挡板34,安装板33的下端面具有拉簧35,第二挂钩36通过活动板37与拉簧35相接,活动板37的上端面固定设有标尺38,安装板33的板身开有供标尺38穿过的豁口39,标尺38的尺身涂布有标记段40。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首先积液袋9可以通过挂架构件24垂挂固定在床侧下方且位于床头处,这样在引流时首先能够方便脑脊液或者血肿腔内血液从引流瓶6流入积液袋9,同时在引流时也不容易触碰到积液袋9,而当积液袋9通过挂环挂置在第二挂钩36上后,会带动活动板37牵拉拉簧35,当积液袋9内的脑脊液或者血肿腔内血液越来越多时,积液袋9和活动板37就会远离安装板33,继而安装板33带动标尺38下降,标尺38是能够从豁口39穿过安装板33并露出遮挡板34的,而标尺38的尺身涂布有标记段40,这样当标尺38下降时,标记段40能够利用遮挡板34的上沿作为基础标记,配合标记段40,医护人员就可以快速地大致知晓积液袋9内的液量了(脑脊液由脑室内脉络膜丛分泌,每日分泌400-500ML,因此,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不用刻意弯腰下蹲去看积液袋9的刻度,实际使用时,标记段40可以为由浅至深的颜色作为标记,这样便于医护人员观察。

还具有与支撑主杆14相配合的放置构件41,放置构件41包括放置盒体42,放置盒体42的一端具有与支撑主杆14杆身相配合的插接套43,放置盒体42的另一端具有插槽44。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放置构件41具有的放置盒体42可以放置无菌敷料,在引流治疗中,一旦发生引流针脱落的情况,不是直接将引流针重新插入的,而是立即将无菌敷料粘贴在患者头部创面,让医生重新进行引流动作的,因此放置盒体42内放有无菌敷料可以最大限度确保快速拿取,同时又不会占用多余空间,进一步的,每名患者引流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因此可以将标记板插入到插槽44内,就可以方便快捷地供医护人员观察知晓,优选的,放置构件41可以采用透明塑料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 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 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 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