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肋骨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3299发布日期:2019-09-12 09:4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创肋骨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肋骨接骨板。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骨折一般又意外事故造成,给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的极大不便以及生理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特别是肋骨骨折,因为位于人的胸膛,给人带来的伤痛更甚,现有技术通过植入肋骨接骨板,将接骨板通过抱爪固定在肋骨折断出,这种实施方式创伤面积大,患者痛苦大,术后疤痕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创伤面积大,患者痛苦大,术后疤痕影响美观的问题,提供一种微创肋骨接骨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创肋骨接骨板,包括爪型固定器与固定板,所述爪型固定器安装在固定板上;

所述爪型固定器包括连接板、契合板以及固定爪,所述固定爪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契合板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固定爪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开有贯通上下两面的观察口一,所述连接板开有贯通上下两面的观察口二,所述固定板和爪型固定器通过观察口一和观察口二对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爪的个数为4个,所述契合板的个数为2个。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的长度为40-240mm,所述固定板的宽度为5-30mm,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0.5-1.5mm。

作为优选,所述爪型固定器和固定板采用记忆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中部两侧带有齿,所述契合板朝向内侧的一面为粗糙面,所述固定板与契合板通过齿与粗糙面接触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现有技术工作时,需沿断裂肋骨切开一条能整个放置现有肋骨接骨板的切口,切开的尺寸较大,使得患者在术前创伤面积大,术后痛苦大,且疤痕影响美观;本方案工作时,首先根据肋骨的形状对固定板塑形,只要在断裂的肋骨中段开15mm的切口,先用复位钳将骨折的肋骨复位,用专用L型的工具沿肋骨方向在皮下打通皮下通道,然后把固定板插入皮下通道后固定,使固定板中间对应骨折断端,如果是多段骨折也是对应骨折断端中间,该步骤固定板通过其塑好的形状,贴合在肋骨表面,防止后续爪型固定器固定时的张力使得肋骨变形,造成伤害,再将爪型固定器置于固定板和骨折断端,以契合板和连接板组成的凹槽安装在固定板上,通过夹紧4个固定爪,实现固定固定板和肋骨的固定,缝合切口;本方案具有切口小、创伤面积小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现有技术在术后观察时,由于爪型固定器和固定板均采用记忆合金制成,X光成像无法观察被爪型固定器及固定板覆盖的骨折区域,使得医生难以判断骨折处是否重新连接、治愈;本方案通过在固定板开观察口一,同时在连接板开观察口二,使得极少部分被覆盖,医生完全可以通过裸露的区域用X光判断骨折处是否痊愈;本方案具有便于判断骨折处是否愈合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中,现有技术工作时,在爪型固定器将固定板与骨折断端固定后,缝合切口,但由于术后胸部肌肉组织的运动,会使得爪型固定器存在移动,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的同时使得术后康复失败;本方案设计时,在固定板中部两侧带有齿,契合板朝向内侧的一面为粗糙面,从而极大的增大了固定板与爪型固定器的摩擦力,避免了因胸部肌肉的运动使得爪型固定器移动,避免了二次伤害,保证了术后康复的成功率;本方案具有避免爪型固定器移动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爪型固定器的正等轴视图。

图中标记:1-爪型固定器,11-观察口一,12-连接板,13-契合板,14-固定爪,2-固定板,21-观察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创肋骨接骨板,包括爪型固定器1与固定板2,所述爪型固定器1安装在固定板2上;

所述爪型固定器1包括连接板12、契合板13以及固定爪14,所述固定爪14与连接板12连接,所述契合板13与连接板12连接,所述连接板12与固定爪14连接。

所述固定爪14的个数为4个,所述契合板13的个数为2个。

所述固定板2的长度为40-240mm,所述固定板2的宽度为5-30mm,所述固定板2的厚度为0.5-1.5mm。

所述固定板2采用记忆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现有技术工作时,需沿断裂肋骨切开一条能整个放置现有肋骨接骨板的切口,切开的尺寸较大,使得患者在术前创伤面积大,术后痛苦大,且疤痕影响美观;本方案工作时,首先根据肋骨的形状对固定板2塑形,只要在断裂的肋骨中段开15mm的切口,先用复位钳将骨折的肋骨复位,用专用L型的工具沿肋骨方向在皮下打通皮下通道,然后把固定板2插入皮下通道后固定,使固定板2中间对应骨折断端,如果是多段骨折也是对应骨折断端中间,该步骤固定板2通过其塑好的形状,贴合在肋骨表面,防止后续爪型固定器1固定时的张力使得肋骨变形,造成伤害,再将爪型固定器1置于固定板2和骨折断端,以契合板13和连接板12组成的凹槽安装在固定板2上,通过夹紧4个固定爪14,实现固定固定板2和肋骨的固定,缝合切口;本方案具有切口小、创伤面积小的特点。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以下优化:所述固定板2开有贯通上下两面的观察口一11,所述连接板12开有贯通上下两面的观察口二21,所述固定板2和爪型固定器1通过观察口一11和观察口二21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现有技术在术后观察时,由于爪型固定器1和固定板2均采用记忆合金制成,X光成像无法观察被爪型固定器1及固定板2覆盖的骨折区域,使得医生难以判断骨折处是否重新连接、治愈;本方案通过在固定板2开观察口一11,同时在连接板12开观察口二21,使得极少部分被覆盖,医生完全可以通过裸露的区域用X光判断骨折处是否痊愈;本方案具有便于判断骨折处是否愈合的特点。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以下优化:所述固定板2中部两侧带有齿,所述契合板13朝向内侧的一面为粗糙面,所述固定板2与契合板13通过齿与粗糙面接触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现有技术工作时,在爪型固定器1将固定板2与骨折断端固定后,缝合切口,但由于术后胸部肌肉组织的运动,会使得爪型固定器1存在移动,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的同时使得术后康复失败;本方案设计时,在固定板2中部两侧带有齿,契合板13朝向内侧的一面为粗糙面,从而极大的增大了固定板2与爪型固定器1的摩擦力,避免了因胸部肌肉的运动使得爪型固定器1移动,避免了二次伤害,保证了术后康复的成功率;本方案具有避免爪型固定器1移动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