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用创伤清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4785发布日期:2020-12-29 09:4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骨科用创伤清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用创伤清洗车。



背景技术:

当人们受到外部重创受伤后,需要先对创伤伤口进行清洗才能进行后续治疗及换药。由于对伤口进行清洗需要用到大量的生理盐水或消毒剂,为了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移动的创伤清洗车便应运而生。

其中,中国专利201720399806.1公开了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车,包括储液容器、移动车体、支撑架、行走轮、清洗盘、出液口、废液容器、消毒液容器、废液管,消毒液容器内设置有一小型水泵,小型水泵连接有与储液容器连接并连通的进液管,储液容器的底部通过出液管连接有一清洗喷头,清洗盘的顶部左右两端对称的固定有左立板和右立板,左立板和右立板的顶部固定有一横杆,横杆上滑动套设有一滑块,储液容器安装在滑块的底部,右立板上可转动设置有一转动轴杆,转动轴杆的右端固定有一l型摇杆,转动轴杆的左端固定有穿过滑块并与滑块通过螺纹连接的螺纹轴;储液容器的底部还固定有一自动高压排液阀门。该创伤清洗车携带用于清创的药液移动至患者附近,并通过转动l型摇杆带动储液容器移动,从而调整清洗喷头的位置,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然而,该创伤清洗车用于放置患者患肢的部件位置是固定的,医护人员为患者清洗创伤时,无法选择方便自己帮助患者清洗创伤时的高度,不利于创伤清洗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骨科用创伤清洗车,能够调节患肢的放置高度,为医护人员进行创伤清洗操作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骨科用创伤清洗车,包括移动车体、行走轮、消毒液容器和废液容器,其特点是,还包括承托板、电动推杆、滑轮轴、滑轮、防护罩、滑块、钢丝绳和控制开关,承托板设在移动车体上方,移动车体的四个角上均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下端与移动车体固定连接,上端的伸缩杆上固定设有两个平行的支撑板,滑轮轴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滑轮经轴承固定在滑轮轴上,每个电动推杆外侧均覆盖有防护罩,防护罩侧壁开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滑块固定在承托板上,钢丝绳设在防护罩内,且钢丝绳的一端与滑块相接,另一端绕过滑轮后固定在防护罩上;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同步升降,控制开关设在其中一个防护罩上。

优选地,所述的承托板包括集液部,集液部由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相接构成,集液部的左、右侧板顶部分别向上向外延伸形成防溅部,集液部的前、后侧板顶部分别向内和/或外延伸形成支撑部,集液部的底板向下连接有伸入废液容器的伸缩式排废软管。

优选地,所述的废液容器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废液回收盒,移动车体内设有容纳废液回收盒的容纳部,废液回收盒设在该容纳部内并以抽拉方式与移动车体滑动相接。

优选地,所述的防溅部设置为朝向集液部弯曲的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的弧形板的竖向截面呈波浪形。

优选地,该清洗车还包括悬架,悬架向下通过支撑杆与移动车体相接,消毒液容器上设有与悬架悬挂配合的折弯挂板。

优选地,所述的消毒液容器的出液口连接有清洗管,清洗管上设有调节消毒液流量的调速阀。

优选地,所述的滑槽外侧的防护罩外侧包覆有橡胶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患者的受伤位置,如手臂或腿部,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承托板做升降运动,从而实现患肢放置高度的调整,直至达到医护工作者便于清洗操作的高度。当然,患者患肢的放置高度应以患者能够承受的程度为准。对于受伤较为严重,且无法自主抬升患肢至一定清洗高度的患者而言,由于承托板的最低位置接近地面,顾能够从较低位置处即支撑患者患肢,再逐渐抬升至病患可承受高度,既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又降低了医护人员辅助患者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4,一种骨科用创伤清洗车,包括移动车体1、行走轮15、消毒液容器9和废液容器16,还包括支撑患者患肢的承托板2、电动推杆14、滑轮轴(图中未示出)、滑轮5、防护罩6、滑块3、钢丝绳4和控制开关12,承托板2设在移动车体1上方,移动车体1的四个角上均设有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4的底座固定在移动车体1上,电动推杆14的伸缩杆上端对称设有两块支撑板13,滑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支撑板13的内侧壁相接,滑轮5通过轴承设在滑轮轴上;每个电动推杆14外侧均覆盖有防护罩6,防护罩6正对承托板2一侧的侧壁上开有沿承托板2移动方向设置的滑槽19,滑块3与滑槽19滑动配合,滑块3固定在承托板2上;钢丝绳4设在防护罩6内,且钢丝绳4的一端与滑块3相接,另一端绕过滑轮5后固定在防护罩6上;所述电动推杆14通同一控制开关12控制同步升降,控制开关12设在其中一个防护罩6上。

控制开关12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任何一种能够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与各电动推杆14相接,并能够控制前述电动推杆14的伸缩杆同步伸出或缩回,以实现承托板2的平稳升降。

使用时,根据患者的患肢位置,如手臂或腿部,通过控制开关12控制电动推杆14的伸缩杆的伸缩动作,调节承托板2至适宜放置患肢的高度。患者可以独立放置或由医护人员辅助放置,放好后,可以选择继续调整承托板2高度,至医护人员便于清洗创伤的位置,由医护人员进行清洗工作。当然,清洗创伤时,承托板2的高度以患者可承受强度为准。另外,控制开关12还可以设置为手持式无线遥控开关。

在一实施例中,承托板2包括集液部201,集液部201由左侧板2011、右侧板2013、前侧板2012、后侧板(图中未示出)和底板2014相接构成,集液部201的左、右侧板顶部分别向上向外延伸形成防溅部202,集液部201的前、后侧板顶部分别向内延伸形成支撑部203,集液部201的底板2014向下连接有伸入废液容器16的伸缩式排废软管17。

使用时,该支撑部203用于承托患者的患肢,避免患部与清洗后的消毒液接触,防止对患部造成二次污染。

当然,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部203还可以是集液部201的前、后侧板顶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也可以是集液部201的前、后侧板顶部分别内和向外延伸构成。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滑槽19外侧的防护罩6外侧包覆橡胶保护套,避免用户被防护罩6刮蹭受伤。

在另一实施例中,废液容器16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废液回收盒,移动车体1内设有容纳废液回收盒的容纳部20,废液回收盒设在该容纳部20内并以抽拉方式与移动车体1滑动相接,且排废软管17伸入废液回收盒内。当废液较多时,可以像拉抽屉一样将废液回收盒取出,并处理掉废液,既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又充分利用了移动车体1内的空间,减小了清洗车整体的占用空间。

其中,防溅部202设置为朝向集液部201弯曲的弧形板,有利于收集飞溅至防溅部202上的清洗液。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快防溅部202表面的消毒液快速流动、汇集至集液部201内,可以考虑将弧形板设置为波浪板。

由于在清洗创伤时,盛放消毒液的容器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附加外部支撑机构放置消毒液容器9,还可以增设用于悬挂消毒液容器9的悬架8,如图1所示。悬架8向下通过支撑杆7与移动车体1相接,消毒液容器9上设有与悬架8悬挂配合的折弯挂板18,方便取放消毒液容器9。在消毒液容器9的出液口连接有清洗管11,清洗管11上设有调节消毒液流量的调速阀10。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