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张皮瓣血运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6455发布日期:2019-11-15 21:38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扩张皮瓣血运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张皮瓣血运锻炼器。



背景技术:

皮肤软组织的扩张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修复皮肤缺损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是在重建外科领域,应用皮瓣修复组织创面、畸形和改善肿瘤、烧伤等损伤引起的身体外观异常等治疗。扩张皮瓣移植的优点是能够为缺损皮肤提供色泽相近、结构相似的皮肤组织,同时不增加新的供皮区瘢痕和畸形。但其直接移植的皮瓣坏死率较高,约为5%到10%。为了降低皮瓣移植过程中出现血运障碍导致皮瓣坏死、手术失败情况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方法为皮瓣延迟术,即手术切开需转移皮瓣部位,仅保留蒂部,对切开部位进行原位缝合,通过形成的局部缺血缺氧环境促使蒂部血管扩张和新生毛细血管生长,从而在皮瓣转移术后降低坏死率,此种方法手术过程复杂、增加患者痛苦,同时需要全面判断后期无法更改移植方案。

针对上述缺陷cn105615935提出了扩张皮瓣延迟环的设计,通过充气软管实现对扩张皮瓣的加压施力,阻断局部血流进而实现使皮瓣蒂部血管扩张的目的,但是此方法中使用的软管易滑动位移,可能改变锻炼部位,同时手动气囊的充气加压方式效率较低。

cn105395234公开了一种皮瓣外延迟方法及其装置,利用阻断部完全或部分阻断所述目标皮瓣除所述血管蒂之外的血供来源,其阻断部包括内磁性部和外磁性部,内磁性部在体内埋置并且通过与体外的外磁体的吸引夹闭目标皮瓣,但是此方法需要体内埋置,无疑增加了手术繁琐性,增加了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实现移植皮瓣血运锻炼,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皮瓣移植成活率的扩张皮瓣血运锻炼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扩张皮瓣血运锻炼器,其包括:

一负压维持装置,整体为条状结构,用于对需要阻断血运的部位进行负压维持;

一覆盖体,用于将负压维持装置覆盖并固定在需要阻断血运的部位;

一负压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负压维持装置与负压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负压维持装置包括负压支撑件和缓冲层,所述负压支撑件上设置与缓冲层相连通的透气孔,所述负压连接管与负压支撑件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负压支撑件为负压管,所述缓冲层包覆于所述负压管外侧,所述缓冲层为由脱脂棉纱布和所述脱脂棉展叠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的最上层和最下层为脱脂棉纱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覆盖体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离型纸层、下侧具备粘性的聚氨酯薄膜层和下离型纸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负压维持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的中部,所述下离型纸层上设置有对应的让位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负压维持装置黏贴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负压维持装置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的中部,所述固定件为带有或不带粘性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为防水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负压支撑件和所述负压连接管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扩张皮瓣血运锻炼器使用方法简单,无需术前延迟,不用切口、缝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同时解决手术延迟皮瓣术后不能更改方案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维持装置内维持负压状态,负压对皮瓣底部需要锻炼部位产生一定张力,进而阻断该部位的血运,增加蒂部血运,起到锻炼扩张皮瓣血运的作用,同时连接负压仪能够快速实现施力部位的负压状态,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中的覆盖体能够贴合不同部位有效实现扩张部位血运锻炼。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扩张皮瓣血运锻炼器可以有效实现扩张部位的血运锻炼,提高皮瓣移植成活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负压维持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压维持装置示意图;

在本附图中:

1覆盖体、11上离型纸层、12聚氨酯薄膜层、13下离型纸层、14让位窗、2负压维持装置、3负压连接管、4负压支撑件、41透气孔、5缓冲层、51脱脂棉纱布、52脱脂棉、6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扩张皮瓣血运锻炼器,包括覆盖体1、设置于覆盖体1中间部位的负压维持装置2以及与负压维持装置相通的负压连接管3。所述覆盖体由三层组成,中间层为一侧具有粘性的防水聚氨酯薄膜层12,非粘性一侧的上层为上离型纸层11,粘性一侧的下层为下离型纸层13,所述负压维持装置2位于粘性防水贴膜1粘性一侧,所述下离型纸层13上设置有对应负压维持装置2的让位窗14,以使负压维持装置2粘附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12上。

所述负压维持装置2包括负压支撑件4和包覆于所述负压支撑件4外侧的缓冲层5,本实施例中负压支撑件4为圆柱形聚氯乙烯负压管,所述负压支撑件4上设置有与缓冲层5相连通的透气孔41,所述缓冲层5为由脱脂棉纱布51和所述脱脂棉52展叠而成的多层结构,本实施例中共为7层,最上层和最下层为脱脂棉纱布51。本实施例的负压连接管3由聚氯乙烯组成,其一端与负压维持装置2相连接,另外一端可以连接负压仪或其它可以抽真空的设备,能够通过设备和连接管形成负压维持装置的负压状态。

本实施例的覆盖体长30cm宽10cm,可按照临床医生的需求粘贴在需要进行皮瓣锻炼的部位。负压维持装置长20cm厚2cm,固定于聚氨酯薄膜层粘性一侧,内部的负压支撑件长20cm直径为4mm,负压连接管长30cm直径为4mm可与负压仪或其它可以抽真空的设备连接。为保证负压维持装置内压力均一稳定,负压管上的透气孔直径为3mm,间隔5cm设置一个,共计4个孔。

使用本实施例锻炼器扩张皮瓣血运锻炼的方法,具体如下:首先确认扩张皮瓣蒂部位置,及根据临床医生皮瓣移植方案测量需要锻炼的扩张皮瓣底部的周长a,a≤30cm时,根据该周长a选择规格型号,使其满足要求。撕开覆盖体1的下层离型纸层,将负压维持装置对应扩张皮瓣底部后,直接将聚氨酯薄膜层粘于需要锻炼的扩张皮瓣底部,粘贴平整后除去上层离型纸层。

将负压连接管与负压仪或其它可以抽真空的设备连接,将负压维持装置内气体吸出,使负压维持装置内维持负压状态,负压对皮瓣底部需要锻炼部位产生一定张力,进而阻断该部位的血运,增加蒂部血运,起到锻炼扩张皮瓣血运的作用。

使用过程中观察扩张皮瓣的变化,当扩张皮瓣出现暗红色皮瓣温度降低时,停止抽真空并使装置保持负压状态5~10min,之后关闭负压装置完成一次扩张皮瓣血运锻炼。一天可进行多次血运锻炼,锻炼过程中观察皮瓣变化,适当增加压力和时间,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蒂部血管扩张和新生毛细血管生长。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的扩张皮瓣血运锻炼器,包括覆盖体1、设置于覆盖体1中间部位的负压维持装置2以及与负压维持装置相通的负压连接管3。所述覆盖体由三层组成,中间层为一侧具有粘性的防水聚氨酯薄膜层12,非粘性一侧的上层为上离型纸层11,粘性一侧的下层为下离型纸层13。所述负压维持装置2位于粘性防水贴膜1粘性一侧,所述下离型纸层13上设置有对应负压维持装置2的让位窗14,以使负压维持装置2粘附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12上,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固定件6,固定件6覆盖于所述负压维持装置2上,两侧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12固定连接,以使负压维持装置2位于固定件和聚氨酯薄膜层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为聚氨酯薄膜。

所述负压维持装置2包括负压支撑件4和包覆于所述负压支撑件4外侧的缓冲层5,本实施例中负压支撑件4为圆柱形聚氯乙烯负压管,所述负压支撑件4上设置有与缓冲层5相连通的透气孔41,所述缓冲层5为由脱脂棉纱布51和所述脱脂棉52展叠而成的多层结构,本实施例中共为7层,最上层和最下层为脱脂棉纱布51。本实施例的负压连接管3由聚氯乙烯组成,其一端与负压维持装置2相连接,另外一端可以连接负压仪或其它可以抽真空的设备,能够通过设备和连接管形成负压维持装置的负压状态。

本实施例的覆盖体长50cm宽10cm,可按照临床医生的需求粘贴在需要进行皮瓣锻炼的部位。负压维持装置长40cm厚2cm,固定于聚氨酯薄膜层粘性一侧,因长度过大,为保证其不发生位移,用一长为42cm宽为4cm的聚氨酯粘性薄膜固定于聚氨酯薄膜层上。负压管长40cm直径为4mm,负压连接管长30cm直径为4mm可与负压仪或其它可以抽真空的设备连接。为保证负压维持装置内压力均一稳定,负压管上的透气孔直径为3mm,间隔5cm设置一个,共计8个孔。

使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锻炼器扩张皮瓣血运锻炼的方法,具体如下:首先确认扩张皮瓣蒂部位置,及根据临床医生皮瓣移植方案测量需要锻炼的扩张皮瓣底部的周长a,a≤40cm时,根据该周长a选择规格型号,使其满足要求。撕开覆盖体的下层离型纸层,将负压维持装置对应扩张皮瓣底部后,直接将聚氨酯薄膜层粘于需要锻炼的扩张皮瓣底部,粘贴平整后除去上层离型纸层。

将负压连接管与负压仪或其它可以抽真空的设备连接,将负压维持装置内气体吸出,使负压维持装置内维持负压状态,负压对皮瓣底部需要锻炼部位产生一定张力,进而阻断该部位的血运,增加蒂部血运,起到锻炼扩张皮瓣血运的作用。

使用过程中观察扩张皮瓣的变化,当扩张皮瓣出现暗红色皮瓣温度降低时,停止抽真空并使装置保持负压状态5~10min,之后关闭负压装置完成一次扩张皮瓣血运锻炼。一天可进行多次血运锻炼,锻炼过程中观察皮瓣变化,适当增加压力和时间,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蒂部血管扩张和新生毛细血管生长。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扩张皮瓣血运锻炼产品使用方法简单,无需术前延迟,不用切口、缝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同时能够贴合不同部位,有效实现扩张部位的血运锻炼,提高皮瓣移植成活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