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光输液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7184发布日期:2019-08-21 00:1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光输液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耗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光输液保护套。



背景技术:

由于很多临床上的药物,尤其是西药,在普通的光照下就会吸收光能,发生分解、氧化等反应,导致药物分子结构改变,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这些药物如果在生产制备、存储配送以及输往使用的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避光措施,除了影响治疗效果之外,还常常引起以下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的避光输液均采用特制的避光输液器,该类避光输液器相对于普通输液器成本较高,此外,由于避光输液器的避光性能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作用效果,缺少防护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避光输液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避光输液保护套,包括瓶套和管套,所述瓶套侧边竖直开口,并安装有第一拉链,所述瓶套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方连接有吊钩,所述瓶套中部一周穿有收紧绳,所述瓶套底部呈漏斗状,末端连接所述管套,所述管套侧边连续开口,并安装有第二拉链,所述管套由上至下分别开有滴速观察口和滴速调节口,所述滴速观察口外侧设置有第一避光罩,所述滴速调节口外侧设置有第二避光罩。

所述管套内布置有输液器,所述输液器由输液软管、流速调节器、滴壶组成。

所述第一避光罩全封闭,位置与所述滴壶对应。

所述第二避光罩半封闭,位置与所述流速调节器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瓶套和管套组合能够使普通输液器实现避光输液的功能,且能够重复使用,从而完全替代避光输液器,一方面大大节约了治疗成本,减轻患者治病负担,另一方面有效保障了避光输液效果,提升了输液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中:1.瓶套;2.管套;3.第一拉链;4.顶板;5.吊钩;6.收紧绳;7.第二拉链;8.滴速观察口;9.滴速调节口;10.第一避光罩;11.第二避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所示的一种避光输液保护套,包括瓶套1和管套2,瓶套1侧边竖直开口,并安装有第一拉链3,瓶套1顶部固定有顶板4,顶板4上方连接有吊钩5,瓶套1中部一周穿有收紧绳6,瓶套1底部呈漏斗状,末端连接管套2,管套2侧边连续开口,并安装有第二拉链7,管套2由上至下分别开有滴速观察口8和滴速调节口9,滴速观察口8外侧设置有第一避光罩10,滴速调节口9外侧设置有第二避光罩11。

其中,管套2内布置有输液器,输液器由输液软管、流速调节器、滴壶组成,滴壶与第一避光罩10位置对应,而流速调节器与第二避光罩11位置对应。

优选的,为保证避光效果以及方便观察,第一避光罩10设计为全封闭,且第一避光罩采用硬质避光材料。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流速调节器进行调整,第二避光罩11设计为半封闭,且第二避光罩采用柔性避光膜。

实际操作时,首先打开第一拉链3,将药水瓶瓶口朝下放入瓶套1内,合上第一拉链3,再通过收紧绳6加以收紧固定,打开第二拉链7,插入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分别将滴壶与流速调节器对应第一避光罩10和第二避光罩11,同时合上第二拉链7,将吊钩5挂在输液架上,输液器末端实施治疗即可。

此外,若采用袋装药物输注,可在顶板5底面中心增设挂钩或夹子,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包装药物的输注治疗。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