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小鼠经鼻滴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5371发布日期:2019-07-19 22:36阅读:3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实验小鼠经鼻滴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科学实验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小鼠经鼻滴药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中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患,发生和发展机制非常复杂,目前的研究表明其确切的病理和生理学机制未明。此外,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欠满意,缺乏有效的、适用面广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深入探讨这一发病率逐年提高的常见病的病理学机制且验证某一治疗方法(主要是鼻腔用药等)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都需要在动物实验水平造模并在过敏性鼻炎动物(通常为小鼠)模型上进行干预。

在做小鼠经鼻滴药实验的过程中,实验人员需一只手固定小鼠头部并使其向上,暴露小鼠双侧鼻腔;另一只手选取一定量的药液,双手配合选取合适的角度缓慢、均匀的分别滴入小鼠鼻腔,避免小鼠发生呛咳,喷出经鼻滴入的药液,甚至窒息造成死亡。这部分操作不稳定,人为干扰因素多,难以标准化,且存在损伤动物的风险,并进而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对实验小鼠的头部进行充分的暴露,并有效、灵活的加以固定,使用便捷、定量的滴鼻器将成为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对整个研究过程(造模、干预等)都尤为重要。

现有的一些小鼠固定装置大多操作复杂,存在需要两人完成,体积大,质量笨重,无法调整头部的固定角度;不能与体型不同大小的小鼠完全匹配,易使小鼠固定不牢固或过紧;小鼠的鼻部无法充分暴露等问题。现有的喷鼻或滴鼻装置一般都是人类专用,对动物而言,存在着喷头过大,无法适用于小鼠滴鼻,无法定量喷药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小鼠经鼻滴药的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分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灵活的固定,滴药微量定量精准,操作方便的用于实验小鼠经鼻滴药的装置,解决了小鼠经鼻滴药时因无法选取合适的角度缓慢均匀的定量分别滴入小鼠两侧鼻腔而导致的实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实验小鼠经鼻滴药的装置,包括小鼠固定装置;

小鼠固定装置包括筒体和筒体推动杆;

筒体设有圆柱形管体和锥形端两部分,锥形端用于固定小鼠头部;

筒体锥形端顶端设有孔,用于显露小鼠鼻部;

筒体推动杆用于控制筒体空间,限制小鼠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小鼠滴鼻装置;

小鼠滴鼻装置包括滴鼻管和橡胶移液器。

进一步的,圆柱形管体部分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筒体推动杆一端为手柄,中间为圆柱杆,另一端为橡胶软塞。

进一步的,滴鼻管管身设置刻度,用以定量选取药液。

进一步的,滴鼻管头端呈圆锥形,圆锥形顶部设有圆形滴孔。

进一步的,橡胶移液器一端呈空心球形;另一端为渐缩形空心圆柱。

进一步的,空心圆柱头部有圆形出气孔,空心圆柱头部与滴鼻管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筒体锥形端顶端的孔的直径为10-20mm。

进一步的,通气孔设有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用于实验小鼠经鼻滴药的装置结构简单,小鼠固定装置组装简单,轻盈便携,设有圆柱形管体和锥形端两部分的筒体形状保证在安全有效固定不同大小的小鼠的同时,能够充分暴露小鼠鼻腔。

2)小巧的推动杆及塑料筒体能最大程度的减轻重量,能满足实验人员单手拿起并灵活地调整小鼠头部甚至整体的位置,以保证药液缓慢而均匀的滴入鼻腔。

3)滴鼻装置操作简便,滴鼻管管身设置刻度,可微量、定量精确取药,操作方便,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的小鼠固定及经鼻滴药。

4)能够让药液定量精准且能够多次使用,利用负压吸引的橡胶移液器结合带有刻度的塑料滴鼻管满足了定量选取及定量滴出药液的需求,头部呈圆锥形的塑料滴鼻管最大化的保证了药液精准滴入狭窄的小鼠鼻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小鼠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小鼠滴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塑料筒体;2-筒体塑料推动杆;3-定量塑料滴鼻管;4-橡胶移液器;5-通气孔;6-小孔;7-圆形塑料手柄;8-圆柱塑料杆;9-橡胶软塞;10-圆形滴孔;11-空心球;12-空心圆柱;13-圆形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用于实验小鼠经鼻滴药的装置,包括小鼠固定装置和小鼠滴鼻装置。

如图1所示,小鼠固定装置包括塑料筒体1和筒体塑料推动杆2。塑料筒体1为形状与小鼠形状相适应的管体,分为圆柱形管体和锥形端两部分,圆柱形管体部分设有4个通气孔5,防止小鼠窒息;通气孔5大小为5mm,防止小鼠头部和鼻部从通气孔露出;锥形端用于对小鼠头部进行固定,锥形端顶端设有大小范围为10-20mm的小孔6,防止小鼠跑出的同时可充分显露小鼠鼻部。筒体塑料推动杆2,一端为圆形塑料手柄7;中间是直径为15mm的圆柱塑料杆8,圆柱塑料杆8长度大于塑料筒体1圆柱形管体部分深度,以使筒体塑料推动杆2可任意改变塑料筒体1内部空间大小;另一端为橡胶软塞9,封住塑料筒体1圆柱形管体部分出口,限制小鼠活动空间,防止小鼠跑出;橡胶软塞9以可推拉滑动的活动方式延伸至塑料筒体1内,用于对不同大小的小鼠进行固定。

由于小鼠的习性决定小鼠喜好钻洞,小鼠能很轻松的钻入塑料筒体1内;塑料筒体1锥形端与小鼠头部形状相似,可对小鼠头部进行有效固定;筒体塑料推动杆2可改变塑料筒体1内部空间大小,对不同体型的小鼠均可进行有效的固定;塑料筒体1和筒体塑料推动杆2均为轻质材料,小巧的推动杆及塑料筒体最大程度的减轻重量,能满足实验人员单手拿起并灵活地调整小鼠头部,甚至可以控制整体的角度和位置,以保证药液缓慢而均匀滴入鼻腔。

如图2所示,滴鼻装置包括定量塑料滴鼻管3和橡胶移液器4。其中,塑料滴鼻管3管身设置刻度标志,用以定量选取药液;塑料滴鼻管3头端呈圆锥形,圆锥形顶部设有直径为1mm的圆形滴孔10,使药液以小水滴状滴出,圆形滴孔10直径较小,适用对于小鼠进行鼻滴。橡胶移液器4的一端为空心球11,用力握紧或放松可使其随意变形;另一端为渐缩形空心圆柱12,其头部有直径为3mm圆形出气孔13,空心圆柱12头部与塑料滴鼻管3形状相匹配,以使空心圆柱能够插入塑料滴鼻管3中,可密切牢固与塑料滴鼻管3连接,用力握紧空心球11后松开可形成负压,对药液有吸引效果。

将各个组件按图1、图2所示组装好,然后检查小鼠固定装置的稳定性以及滴鼻装置的气密性。

实施过程:

步骤1,拉开带有橡胶软塞9的筒体塑料推动杆2,将一只重20g左右的小白鼠移至塑料筒体开口处,随后立即盖上带有橡胶软塞9的塑料推动杆2,并向内推压圆形塑料手柄7使橡胶软塞9靠近小鼠尾部,缩小小鼠在塑料筒体1内的容身体积,使小鼠鼻部通过塑料筒体1的头端小孔6露出,限制小鼠的活动,从而对小鼠进行固定。

步骤2,右手握紧并挤压变形橡胶移液器4的空心球11,使其中的空气从圆形出气孔13排出,后形成负压,将另一端的空心圆柱12用力插入塑料滴鼻管3中,继续将带有圆形滴孔10的塑料滴鼻管3垂直置于药液中,缓慢松开橡胶移液器4的空心球11,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按照塑料滴鼻管3的刻度吸入所需药量的药液。

步骤3,左手拿起固定有小鼠的塑料筒体1,保证小鼠双侧鼻孔向上,右手的高度高于左手,双手配合选取合适的角度,右手缓慢挤压橡胶移液器4的头端空心球11,使塑料滴鼻管3中的药液从圆形滴孔10以水滴状均匀的分别滴入小鼠的双侧鼻腔。

步骤4,当药液完全进入小鼠鼻腔后,拉开带有橡胶软塞9的筒体塑料推动杆2,将小鼠放出,然后进行后续实验。

本实用新型装置用于实验小鼠经鼻滴药的装置结构简单,轻盈便携,渐缩状的筒体1与推动干2可保证安全有效的固定不同大小的小鼠,锥形端的小孔能够能充分暴露小鼠鼻腔,小巧的推动杆及塑料筒体最大程度减轻重量,能满足实验人员能单手拿起并灵活地调整小鼠头部甚至整体的位置,以保证药液缓慢均匀的滴入鼻腔。滴鼻装置操作简便,滴鼻管的管身设置刻度,可微量、定量精确取药,操作方便,可以满足不同大小老鼠的固定及经鼻滴药。能够让药液定量精准且能够多次使用,利用负压吸引的橡胶移液器结合带有刻度的塑料滴鼻管满足了定量选取及滴出药液的需求,头部呈圆锥形的塑料滴鼻管最大化的保证了药液精准滴入狭窄的小鼠鼻腔。

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