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3475发布日期:2019-11-12 22:2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按摩器,用在手部、腿部、脸部、眼部和颈部等等,能有效缓解使用者的局部疲劳,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目前的按摩器结构相对复杂,尤其是其内部的传动结构原因导致了目前按摩器的振动效果不佳,振动过于生硬,直接影响了按摩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振动效果好的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按摩器,包括壳体、动力组以及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的一端,所述动力组设置在壳体内,且输出端通过凸轮机构与按摩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带齿凸轮以及旋转底座,所述带齿凸轮与动力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旋转底座设置在带齿凸轮与按摩头之间,当动力组带动带齿凸轮转动时,带齿凸轮带动旋转底座间歇性顶撞按摩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轮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转轴,所述带齿凸轮套装在转轴上,旋转底座活动套装在转轴位于带齿凸轮上方,当带齿凸轮转动时,带齿凸轮的凸部带动旋转底座间歇顶撞按摩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底座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卡孔,所述卡孔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上下部均凸出旋转底座,当带齿凸轮转动的时候,其凸部可碰撞滚珠并迫使滚珠撞击按摩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动力组设置在基座的下方,所述基座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动力组的输出端向上穿过开口槽并通过齿轮与带齿凸轮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动力组包括安装在壳体内壁的安装座以及输出端向上设置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齿轮安装在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按摩头包括下电极基座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下电极基座上的上电极插座,所述上电极插座上设有按摩部,所述下电极基座罩装在凸轮机构上,当带齿凸轮转动时,带齿凸轮的凸部可带动旋转底座的一侧顶撞下电极基座的底部,进而带动按摩部振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按摩部为玉石材质,所述上电极插座上连接有用于配合按摩部产生光电效应的LED灯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电极基座的下部设置凸沿,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向内收拢的缩口,所述下电极基座通过凸沿配合缩口卡置在壳体的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组,所述控制组位用于壳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组还设置有蓄电池、控制主板以及充电头,所述充电头的接入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所述控制开关和充电头均与控制主板电连接,蓄电池为控制主板提供电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左壳、右壳和扣座,所述左壳配合右壳扣装成筒体,所述扣座扣装在筒体的下部,所述按摩头设置在筒体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按摩器在壳体内设置有动力组,在动力组的输出端上利用带齿凸轮以及旋转底座的配合进行间歇性撞击按摩头,使得按摩头能产生周期性的振动,而且由于是凸轮的结构设计使得,旋转底座是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按摩头进行顶撞,撞击更加柔和,没有卡滞性,提高按摩的体验感。此外本申请中按摩头是可拆卸的,便于更换不同功能类型的按摩头,提高适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按摩器,包括壳体1、动力组2以及按摩头3,所述按摩头3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的一端,所述动力组2设置在壳体1内,且输出端通过凸轮机构4与按摩头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凸轮机构4包括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的带齿凸轮41以及旋转底座42,所述带齿凸轮41与动力组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旋转底座42设置在带齿凸轮41与按摩头3之间,当动力组2带动带齿凸轮41转动时,带齿凸轮41带动旋转底座42间歇性顶撞按摩头3。

参见图2和图3,所述凸轮机构4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的基座43,所述基座43上设置有转轴44,所述带齿凸轮41套装在转轴44上,旋转底座42活动套装在转轴44位于带齿凸轮41上方,当带齿凸轮41转动时,带齿凸轮41的凸部带动旋转底座42间歇顶撞按摩头3。

为了旋转底座42的运动更加有规律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振动效果柔和,没有卡滞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底座4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卡孔421,所述卡孔421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滚珠422,所述滚珠422的上下部均凸出旋转底座42,当带齿凸轮41转动的时候,其凸部可碰撞滚珠422并迫使滚珠422撞击按摩头3。其中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带齿凸轮41在自转的时候,其凸部能撞击到滚珠422,而在滚珠422之间的区域,凸部不会产生碰撞,使得整个振动呈现周期性。而且滚珠422的特性,使得凸部在撞击时不会出现卡滞的现象。

此外本申请中也可以将旋转底座42设置成可以跟随带齿凸轮41一起转动的结构,旋转底座42上设置有配合带齿凸轮41的凹坑或者凸起,但是旋转底座42与带齿凸轮41为差速转动的,这样亦能将旋转底座42带动碰撞按摩头3。

参见图2和图3,所述动力组2设置在基座43的下方,所述基座43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动力组2的输出端向上穿过开口槽并通过齿轮与带齿凸轮41啮合。所述动力组2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壁的安装座21以及输出端向上设置的驱动马达22,所述驱动马达22安装在安装座21上,所述齿轮安装在驱动马达22的输出端上。

参见图2和图3,所述按摩头3包括下电极基座31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下电极基座31上的上电极插座32,所述上电极插座32上设有按摩部33,所述下电极基座31罩装在凸轮机构4上,当带齿凸轮41转动时,带齿凸轮41的凸部可带动旋转底座42的一侧顶撞下电极基座31的底部,进而带动按摩部33振动。所述按摩部33为玉石材质,所述上电极插座32上连接有用于配合按摩部33产生光电效应的LED灯组34。利用LED灯组34进行激发按摩部33产生光电效应,使得按摩部33内的有益物质被激发出来,通过与人体皮肤的接触而进入到人体内,提高了保健的功能。此外,在按摩头3还有加热按摩部33的组件,提高温和性。

参见图2,在本申请中所述壳体1包括左壳11、右壳12和扣座13,所述左壳11配合右壳12扣装成筒体,所述扣座13扣装在筒体的下部,所述按摩头3设置在筒体的上部。采用扣装的方式使得安装相对方便。为了安装紧固,左壳11和右壳12之间还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下电极基座31的下部设置凸沿,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向内收拢的缩口,所述下电极基座31通过凸沿配合缩口卡置在壳体1的上部。缩口的设计使得按摩头3是卡置在壳体1的上部,位置并不固定,因此按摩头3的作用角度是可调的,这便于提高按摩器的适应性。同时再结合带齿凸轮41凸部的结构,使得按摩头3的工作角度不影响带齿凸轮41配合旋转底座42的振动。

参见图1至图3,此外,为了便于控制整个按摩器,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控制组5,所述控制组5位用于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组5还设置有蓄电池51、控制主板53以及充电头52,所述充电头52的接入口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控制开关和充电头52均与控制主板53电连接,蓄电池51为控制主板53提供电源。

本按摩器在壳体1内设置有动力组2,在动力组2的输出端上利用带齿凸轮41以及旋转底座42的配合进行间歇性撞击按摩头3,使得按摩头3能产生周期性的振动,而且由于是凸轮的结构设计使得,旋转底座42是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按摩头3进行顶撞,撞击更加柔和,没有卡滞性,提高按摩的体验感。此外本申请中按摩头3是可拆卸的,便于更换不同功能类型的按摩头3,提高适用效果。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