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213发布日期:2019-08-16 22:1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救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担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为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搬运伤员常用的担架:升降担架、走轮担架,铲式担架,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篮式担架和卷式担架,搬运者三人并排单腿跪在伤员身体一侧,同时分别把手臂伸入到伤员的肩背部、腹臀部、双下肢的下面,然后同时起立,始终使伤员的身体保持水平位置,不得使身体扭曲,三人同时迈步,并同时将伤员放在硬板担架上。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者应再有一人专门负责牵引、固定头颈部,不得使伤员头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摇摆或旋转,四人动作必须一致,同时平托起伤员,再同时放在硬板担架上。起立、行走、放下等搬运过程,要由医务人员指挥号令,统一动作,搬运者亦可分别单腿脆在伤员两侧,一侧一人负责平托伤员的腰臀部,另一侧两人分别负责肩背部及双下肢,仍要使伤员身体始终保持水平位置,不得使身体扭曲。

目前关于急救担架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操作不便、携带不便、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操作不便、携带不便、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救担架,包括急救担架体,所述急救担架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硬床板,所述固定硬床板的两侧安装有折叠连接层,所述折叠连接层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软侧板,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安全带,所述急救担架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固定架,所述急救担架体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海绵枕头,所述急救担架体的一端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手把,所述急救担架体的底部的一侧的一端安装有侧手把,所述侧手把的一侧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安装有自锁轮,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连接处的两侧安装有固定铰链。

优选的,所述固定手把与急救担架体通过螺纹连接,且固定手把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手把分别安装在急救担架体的两端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安全带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卡扣,且安全带的两侧与急救担架体镶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手把与急救担架体通过滑动镶嵌连接,且侧手把的中部设置为镂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方与急救担架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U型镂空槽。

优选的,所述自锁轮与支撑架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自锁轮与铰链通过镶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软侧板与固定硬床板通过折叠连接层连接,通过折叠连接层可以将急救担架体的两侧向中间折叠,这样可以减少急救担架体的占空面积,通过固定软侧板可以根据受伤人员的躺姿自动调整固定硬床板的倾斜角度,通过固定硬床板可以完全固定受伤人员的躺姿,使受伤人员在运送的过程中更稳;

2、本实用新型的急救担架体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第一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可以将急救担架体三部分进行折叠,将急救担架体折叠至最小状态,这样更便于携带;

3、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与急救担架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通过铰链可以将支撑架折叠;

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与自锁轮通过铰链连接,通过铰链可以将自锁轮与支撑架折叠,当自锁轮折叠时,可以使急救担架体固定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急救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急救担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急救担架的主视图。

图中:1、固定手把;2、固定软侧板;3、折叠连接层;4、固定硬床板;5、急救担架体;6、安全带;7、第一固定架;8、侧手把;9、第二固定架;10、第三固定架;11、海绵枕头;12、固定铰链;13、支撑架;14、自锁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急救担架,包括急救担架体5,急救担架体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架7,第一固定架7用来折叠急救担架体5的,第一固定架7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硬床板4,固定硬床板4用来使受伤者躺着更稳固的,固定硬床板4的两侧安装有折叠连接层3,折叠连接层3用来折叠固定软侧板2的,折叠连接层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软侧板2,固定软侧板2用来自动固定硬床板4的,调节第一固定架7的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安全带6,安全带6用来固定受伤人员的,急救担架体5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固定架9,急救担架体5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三固定架10,第三固定架10的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海绵枕头11,海绵枕头11用来枕头的,急救担架体5的一端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手把1,固定手把1用来方便手握的,急救担架体5的底部的一侧的一端安装有侧手把8,侧手把8的一侧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用来安装自锁轮14的,支撑架13的下方安装有自锁轮14,自锁轮14用来移动急救担架体5的,第一固定架7与第二固定架9连接处的两侧安装有固定铰链12,用来折叠第一固定架7、第二固定架9和第三固定架10的。

进一步,固定手把1与急救担架体5通过螺纹连接,且固定手把1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手把1分别安装在急救担架体5的两端的两侧,通过螺纹更便于安装和拆卸固定手把1,使固定手把1安装更结实,通过四个固定手把1可以使急救担架体5抬起更稳。

进一步,安全带6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卡扣,且安全带6的两侧与急救担架体5镶嵌连接,通过卡扣可以开关安全带6。

进一步,侧手把8与急救担架体5通过滑动镶嵌连接,且侧手把8的中部设置为镂空结构,通过滑动更便于伸缩侧手把8,通过镂空更便于手握。

进一步,支撑架13的上方与急救担架体5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支撑架13的中部设置有U型镂空槽,通过铰链可以将支撑架13折叠,通过U型镂空槽可以节省用料,使自锁轮14安装更稳固。

进一步,自锁轮14与支撑架13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自锁轮14与铰链通过镶嵌连接,通过转动可以折叠自锁轮14,通过镶嵌可以使自锁轮14与铰链安装更结实。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固定铰链12将第一固定架7、第二固定架9和第三固定架10撑开,通过折叠连接层3将两侧的固定软侧板2打开,通过铰链将支撑架13撑开,通过铰链将自锁轮14撑开,根据所需通过滑动将侧手把8向两侧拉动至所需长度,将受伤者抬放在急救担架体5的内部的固定硬床板4的上方,将头部枕在海绵枕头11上,将安全带6系上,握住固定手把1和侧手把8,通过自锁轮14将受伤人员移动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