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角度微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194发布日期:2019-11-12 22:2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角度微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可调节角度微导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手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中,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通常需要微导管和导丝配合使用,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微导管可以对导丝提供支撑,方便导丝在血管中穿行,导丝则对微导管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微导管进入到血管中。采用微导管治疗技术不仅操作方便,治疗风险较小,而且介入治疗的创伤低,能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

然而,根据对现有介入治疗病例的统计发现,分叉型的病变较为常见,传统微导管的前进端不能改变方向和角度,而现有的微导管的前进端虽然通过导丝的引导能改变方向和角度,但微导管是被动地随着导丝方向和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在需要进入到分叉型的血管时,微导管可能需要导丝多次引导才能顺利进入到分岔型的血管中,使得微导管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下降,特别在遇到复杂的病例或突发的情况时,给临床上的医务工作者在使用微导管时带来很多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节角度的微导管,解决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遇到分叉的血管时能够灵活地调节微导管的方向和角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方案如下:

可调节角度微导管,包括内部中空的管头和固定连接管头的管身,所述管头开设有圆孔,圆孔的轴线与管身的轴线重合,所述管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轴线与管身的轴线重合,固定件上还设有沿第一通孔中轴线呈圆形矩阵分布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远离管身的开口处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控制件,控制件包括半弧形的电磁块和半弧形的铁块,所述电磁块通电后和铁块磁性连接且形状匹配,所述电磁块和铁块的凹面均设有内螺纹;

所述管身包括外管身和穿设在外管身腔体的内管身,外管身和内管身均有弹性,外管身与内管身均包括前进端和尾端,内管身前进端的外表面为弧面,外管身与内管身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内管身的前进端固定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位于管头的内部,且拉绳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连杆远离拉绳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且位于管头外。

基本方案的原理:将导丝穿过管头的圆孔和固定件的第一通孔并进入到内管身的腔体中,导丝从内管身的尾端到达前进端,腔体中的导丝开始对微导管进行引导,人工推动管头,使得外管身和内管身一起随着导丝前进,最终使得微导管进入到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当导丝引导微导管改变方向和角度时,电磁块接通电源,使得电磁块与铁块磁性连接,电磁块与铁块合拢形成控制件,控制件内的内螺纹与连杆的外螺纹啮合,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连杆使得连杆相对管头移动,连杆牵引着拉绳,拉绳牵扯管身的前进端,使管身发生形变从而改变方向和角度;当微导管不需要改变方向和角度时,电磁块断开电源,电磁块和铁块分离,连杆和拉绳在管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管身恢复到其自然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基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角度微导管,一方面,通过双层管身和控制件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内管身的外表面能够形成弧面,使得拉绳在空腔内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度,在进行治疗时,操纵导丝穿过第一通孔进入内管身的腔体中进行引导,当微导管需要改变方向和角度时,电磁块通电,铁块和电磁块合拢,使得控制件与连杆啮合,再旋转连杆,通过连杆的移动控制拉绳,使得拉绳带动管身改变角度和方向,从而当遇到分叉型的血管时,能快捷和准确的对微导管进行方向和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控制套,控制套与铁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簧,控制套与电磁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簧。

当电磁块断电后,铁块与电磁块相互之间失去磁性的吸引力,第一拉簧拉动铁块远离连杆,第二拉簧也拉动电磁铁远离连杆,使得铁块与电磁块能快速的复位。

进一步,所述内管身的外表面周向固定连接有凸缘,所述外管身的直径从尾端到前进端依次减小。

连杆在拉动拉绳时,凸缘能更好地对拉绳进行支撑,减少拉绳与内管身外表面的摩擦,同时,当需要进入到较小的血管中进行治疗时,在不改变内管身直径的情况下,外管身直径由尾端到前进端逐步减小能顺利的使微导管进入到较小的血管中,从而并不改变输入的药物剂量,使得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得以提高。

进一步,所述拉绳与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簧。

拉绳中设置第三拉簧,在拉动或松开拉绳时,第三拉簧的伸缩能缓冲对拉绳的拉力,避免拉绳被扯断。

进一步,所述拉绳至少设有两个。

在空腔内设置多个拉绳,提高了微导管角度和方向调整的精准度。

进一步,所述外管身前进端的外表面为弧形的光滑面。

弧形的外表面能减少摩擦,避免了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管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角度微导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角度微导管中管身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角度微导管中固定件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管身1、内管身2、管头3、拉绳4、连杆401、固定件5、滑槽6、铁块7、电磁块8、弧面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第一拉簧12、第二拉簧13、凸缘14、第三拉簧15、控制套16。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调节角度微导管,包括右端的圆形的管头3和左端的管身,管头3的内部中空,管头3与管身固定连接,管头3的右端和左端均开设有圆孔,圆孔的直径等于管身腔体的直径,管头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形的固定件5,固定件5的中部开有第一通孔10,固定件5上还设有沿第一通孔10中轴线围成圆形矩阵的十个第二通孔11,第一通孔10的轴线与管身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5所示,固定件5的右端设有十个滑槽6,每个滑槽6均相对应的位于每个第二通孔11的开口处,滑槽6内转动连接有圆形的控制套16,控制套16内安装有半弧形的铁块7和半弧形的电磁块8,铁块7与电磁块8的凹面均有内螺纹,铁块7与电磁块8合拢后中部形成滑孔,控制套16与铁块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簧12,控制套16与电磁块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簧13,第一拉簧12和第二拉簧13使得铁块7和电磁铁8在断电时能快速复位;如图1和图4所示,管身由外层的外管身1和内层的内管身2组成,外管身1和内管身2均由橡胶制成,外管身1的直径从右端到左端逐渐减小,当需要进入到较小的血管中进行治疗时,在不改变内管身2直径的情况下,外管身1的直径由尾端到前进端逐步减小能顺利的使微导管进入到较小的血管中,从而并不改变输入的药物剂量,使得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得以提高,外管身1左端的外表面为弧形的光滑面,以避免了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管受到损伤;外管身1与内管身2均包括左端的前进端和右端的尾端,内管身2的外表面周向固定连接有两圈凸缘14,内管身2前进端的外表面为弧面9,内管身2与外管身1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中有十条拉绳4,每条拉绳4的左端与内管身2的前进端固定连接,每条拉绳4的右端穿过管头3左面的圆孔且均连接有第三拉簧15,用以缓冲对拉绳4的拉力,避免拉绳4被扯断,第三拉簧15的右端均连接有连杆401,连杆 401的外表面设有与控制件相匹配的外螺纹,连杆401的右端穿过第二通孔11和管头3右面的圆孔后伸出管头3。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把导丝穿过圆孔和第一通孔10进入到内管身2的腔体中,使得导丝从内管身2的尾端到达前进端,腔体中的导丝开始对微导管进行引导,人工推动管头 3,使得外管身1和内管身2一起随着导丝前进,最终使得微导管进入到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当遇到有分叉的血管需要改变角度时,固定件5上需要改变方向的电磁块8接通电源,电磁块8与铁块7在滑槽6内磁性连接且形成具有内螺纹的孔,内螺纹与连杆401外螺纹啮合,顺时针转动连杆401,使得连杆401向管头3外移动,拉绳4被拉紧,拉绳4的左端产生斜向上的拉力,拉绳4拉动内管身2和外管身1发生形变,从而快捷和准确的对微导管进行方向和角度的调节,并逐步使管身随着操纵导丝的角度方向进行移动,达到需要治疗病变的地方;当微导管不需要改变方向和角度时,电磁块8断电,铁块7与电磁块8分别受到第一拉簧12和第二拉簧13的拉力,从而铁块7与电磁块8分离,拉绳4回到自然拉伸的状态,微导管则回到自然的形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