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儿童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7812发布日期:2020-03-17 14:5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理儿童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儿童退热贴。



背景技术:

退热贴最早是从日本流传到国内的概念,普通退热贴是利用国际流行的tdds技术使水分和药物透皮进入皮肤,然后通过水汽化吸热的物理变化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属于物理降温用品,被广泛运用于小儿发热发烧、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传统退热贴是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丙三醇、水、薄荷油等制成的药库凝胶,上覆医用级无纺布作为背衬层,下覆聚丙烯高分子材料膜作为防粘层,利用接触面凝胶层框架内水汽化时带走热量的机理,对身体局部实行辅助降温退热。随着接触面凝胶框架内水分吸热挥发性物质的减少,退热效果在减退,一片退热有效时间未四小时左右,儿童发烧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切儿童肌肤娇嫩,水汽蒸发过快有可能造成皮肤损伤,因此需要使用退热贴时需要控制降温力度和延长降温时间,达到温和而长效的吸热效果,另外在高烧情况下,初期有需要快速降温,并实时监控儿童体表温度变化情况和退热贴内凝胶温度,即使退热贴同时具备有效性和可控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物理儿童退热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物理儿童退热贴包括内、外表面的背衬层和防粘层、设置所述背衬层和防粘层之间的药库凝胶层,其还包括双向温差测定机构和接触面隔离片,其中,所述背衬层边缘部位设有体表温度显示屏和凝胶温度显示屏;所述双向温差测定机构包括体表温度探头、凝胶温度探头和真空隔离囊,所述表温度探头、凝胶温度探头分设在真空隔离囊的正反两面;所述接触面隔离片设置在防粘层和药库凝胶层之间,接触面隔离片表面均匀布设若干菱形的凝胶接触孔,并于中央位置设有气囊槽,所述真空隔离囊设置在该气囊槽中;所述真空隔离囊上的体表温度探头和凝胶温度探头,分别与所述背衬层上的体表温度显示屏和凝胶温度显示屏电连接。如此设计,通过内、外双向探头设置,家长可在使用过程中实时监控孩子体表温度变化,并检查退热贴中凝胶温度是否与体表温度形成温差,从而判断凝胶是否持续吸热,药库凝胶层中的凝胶部分具有良好的能量转换功能的亲水性高分子凝胶为水的载体,即以由高分子组成框架结构,水分子凝结在框架内,因此其有效持续时间和退热效果快慢,完全由水吸热汽化从医用无纺布制成的背衬层透出效率来决定,如不考虑无纺布透气效率,只针对凝胶层,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则决定了有效时间和退热效率,因此设置接触面隔离片限制药库凝胶层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这样家长能够直接针对孩子接受能力来控制的吸热力度和有效时间,且菱形凝胶接触层为均匀布设,因此退热贴接触的皮肤表面在退热柔和的基础上,仍未全面积均匀退热。

作为优化,所述体表温度探头与体表温度显示屏之间设有连接导线,所述凝胶温度探头与凝胶温度显示屏之间设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埋于所述药库凝胶层内。

作为优化,所述真空隔离囊为薄板状的空心塑料壳,壳腔内抽为真空。如此设计,真空隔热效率高,向内将探头压紧皮肤,向外将探头压紧凝胶,真空隔离囊两面的探头均不受其他接触面影响,探测温度准确。

作为优化,所述防粘层边缘设有防粘层揭条,所述接触面隔离片边缘设有隔离片揭条,所述防粘层揭条和隔离片揭条相互错位布设。如此设计,需要柔和长效退热时,接触面隔离片前半程隔离,后半程抽取,需要快速退热时,可直接抽去接触面隔离,另药库凝胶层与皮肤充分接触,两揭条错位布设便于单独撕扯。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儿童退热贴针对儿童退热的需求特点,通过接触面隔离片对凝胶与皮肤接触面的限控和双向温度探测机构的对体表凝胶的监测,使其退热效果温和持久且长效可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儿童退热贴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物理儿童退热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物理儿童退热贴的整体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物理儿童退热贴的局部分层结构示意图(仅分揭防粘层和接触面隔离片)。

图中:

1-背衬层、101-体表温度显示屏、102-凝胶温度显示屏;

2-防粘层、201-防粘层揭条;

3-药库凝胶层;

4-双向温差测定机构、401-体表温度探头、402-凝胶温度探头、403-真空隔离囊;

5-接触面隔离片、501-凝胶接触孔、502-气囊槽、503-隔离片揭条;

6-连接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物理儿童退热贴包括内、外表面的背衬层1和防粘层2、设置所述背衬层1和防粘层2之间的药库凝胶层3,其还包括双向温差测定机构4和接触面隔离片5,其中,所述背衬层1边缘部位设有体表温度显示屏101和凝胶温度显示屏102;所述双向温差测定机构4包括体表温度探头401、凝胶温度探头402和真空隔离囊403,所述表温度探头401、凝胶温度探头402分设在真空隔离囊403的正反两面;所述接触面隔离片5设置在防粘层2和药库凝胶层3之间,接触面隔离片5表面均匀布设若干菱形的凝胶接触孔501,并于中央位置设有气囊槽502,所述真空隔离囊403设置在该气囊槽502中;所述真空隔离囊403上的体表温度探头401和凝胶温度探头402,分别与所述背衬层1上的体表温度显示屏101和凝胶温度显示屏102电连接。通过内、外双向探头设置,家长可在使用过程中实时监控孩子体表温度变化,并检查退热贴中凝胶温度是否与体表温度形成温差,从而判断凝胶是否持续吸热,药库凝胶层中的凝胶部分具有良好的能量转换功能的亲水性高分子凝胶为水的载体,即以由高分子组成框架结构,水分子凝结在框架内,因此其有效持续时间和退热效果快慢,完全由水吸热汽化从医用无纺布制成的背衬层透出效率来决定,如不考虑无纺布透气效率,只针对凝胶层,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则决定了有效时间和退热效率,因此设置接触面隔离片限制药库凝胶层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这样家长能够直接针对孩子接受能力来控制的吸热力度和有效时间,且菱形凝胶接触层为均匀布设,因此退热贴接触的皮肤表面在退热柔和的基础上,仍未全面积均匀退热。所述体表温度探头401与体表温度显示屏101之间设有连接导线6,所述凝胶温度探头402与凝胶温度显示屏102之间设有连接导线6,所述连接导线6埋于所述药库凝胶层3内。所述真空隔离囊403为薄板状的空心塑料壳,壳腔内抽为真空。真空隔热效率高,向内将探头压紧皮肤,向外将探头压紧凝胶,真空隔离囊两面的探头均不受其他接触面影响,探测温度准确。所述防粘层2边缘设有防粘层揭条201,所述接触面隔离片5边缘设有隔离片揭条503,所述防粘层揭条201和隔离片揭条503相互错位布设。需要柔和长效退热时,接触面隔离片前半程隔离,后半程抽取,需要快速退热时,可直接抽去接触面隔离,另药库凝胶层与皮肤充分接触,两揭条错位布设便于单独撕扯。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