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透明粘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8982发布日期:2019-11-25 22:1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心静脉透明粘敷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导管固定敷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心静脉透明粘敷贴。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能满足各类输液、监测的静脉通路,由于其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可以反复使用、输液种类广泛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当中,它既可以保证快速有效的给药,又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但是置管后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导管意外滑脱、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如何有效的固定导管,如何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是重症护理领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且因导管长期受压,固定机翼下面的皮肤因为压力过大容易引起医疗器械相关的压力性皮肤损伤。目前临床已有多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敷贴,但是以上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心静脉透明粘敷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心静脉敷贴粘贴不牢固、不密封及导管对局部皮肤的压迫损伤等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心静脉透明粘敷贴,包括透明敷贴和封口敷贴,所述透明敷贴和封口敷贴的端部反折后,相互贴合形成活页;活页分为固定部分和分离部分,固定部分紧密贴合不能剥离,分离部分分别设有粘贴层和剥离层,可以相互粘贴和剥离;封口敷贴上固定有纸质标识条。

优选的,所述透明敷贴和封口敷贴的底部设有粘胶,与塑料底膜粘贴。

优选的,所述透明敷贴的主体为聚氨酯薄膜。

优选的,所述封口敷贴的主体为无纺布。

优选的,所述透明敷贴的主体远离活页一侧的两只角采用圆弧设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透明敷贴主体部分左边两只角采用圆弧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卷边,加强敷贴固定的牢固度;其次,活页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固定导管的尾端,防止滑脱,不需要机翼缝合固定,既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又能减轻患者痛苦,活页可以左右翻动,增加导管的活动度,增加患者舒适感,还有导管尾端没有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避免发生医疗器械相关的压力性皮肤损伤;另外,封口敷贴的设计,可以保证中心静脉导管处于密封状态,防止细菌侵入,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纸质标识条直接固定在无纺布贴膜上,不能撕贴,可以定位标注导管相关信息及维护时间,既美观,又牢固。本使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肯定,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透明敷贴、2--活页、3--封口敷贴、4--纸质标识条、

21--固定部分、22--分离部分、221--粘性层、222--剥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中心静脉透明粘敷贴,包括透明敷贴1和封口敷贴3,所述透明敷贴1和封口敷贴3的端部反折后,相互贴合形成活页2;活页2分为固定部分21和分离部分22,固定部分21紧密贴合不能剥离,分离部分22分别设有粘贴层221和剥离层222,可以相互粘贴和剥离;封口敷贴3上固定有纸质标识条。

透明敷贴1和封口敷贴3的底部设有粘胶,与塑料底膜粘贴;透明敷贴1的主体为聚氨酯薄膜;封口敷贴3的主体为无纺布;透明敷贴1的主体远离活页一侧的两只角采用圆弧设计。

使用本实用新型敷贴前一定要按要求先消毒好皮肤和导管,每次使用时,打开外包装,先撕下透明敷贴主体部分的塑料底膜,把整张透明敷贴的中心点对准导管穿刺部位,粘贴在患者皮肤上,从导管的内侧向外抚平贴膜,在粘贴过程中不要使头敷贴产生张力。

再分离活页中分离部分的2层贴膜,将剩下的中心静脉导管尾端置于2层贴膜中间,靠近活页中心区域,挤压及抚平2层贴膜,使其贴合紧密。

然后撕下右边封口敷贴的塑料底膜,均匀地粘贴在皮肤上,由内向外抚平敷贴,粘贴过程中不使敷贴产生张力。

最后,在纸质标识条上注明导管信息、维护时间及签名。本产品为一次性使使用,每片敷贴可维持7天。

本申请的中心静脉透明敷料,首先,透明敷贴主体部分左边两只角采用圆弧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卷边,加强敷贴固定的牢固度;其次,活页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固定导管的尾端,防止滑脱,不需要机翼缝合固定,既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又能减轻患者痛苦,活页可以左右翻动,增加导管的活动度,增加患者舒适感,还有导管尾端没有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避免发生医疗器械相关的压力性皮肤损伤;另外,封口敷贴的设计,可以保证中心静脉导管处于密封状态,防止细菌侵入,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纸质标识条直接固定在无纺布贴膜上,不能撕贴,可以定位标注导管相关信息及维护时间,既美观,又牢固。本使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肯定,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