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便携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2357发布日期:2019-05-11 00:11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超便携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理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便携理疗仪。



背景技术:

电疗:利用不同类型电流和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物电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有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脉冲电疗法、高频电疗法、静电疗法。不同类型电流对人体主要生电作用不同。直流电是方向恒定的电流,可改变体内离子分布,调整机体功能,常用来作药物离子导入;低、中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收缩,降低痛阈,缓解粘连,常用于神经肌肉疾病,如损伤、炎症等;高频电以其对人体的热效应和热外效促进循环,消退炎症和水肿,刺激组织再生,止痛,常用以治疗损伤、炎症疼痛症候群,大功率高频电可用于加温治癌;静电主要作用是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功能,常用于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早期、更年期症候群。

现代人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但主要集中在饮食、身体方面,而对于精神方面的健康则相对薄弱,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影响我们健康的主要方面,调查显示,我国失眠人口9000万,抑郁症人口也高达5000万,但是,就诊率不足5%。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家庭,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知非常有限。原因在于医疗资源短缺,去医院排队、诊断、治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专利号为“zl200980151720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焦虑、失眠、抑郁及疼痛的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仪。所述装置可通过两条通道产生特定频率的低电平电流,所述两条通道的电流可以不同。电极可置于病人身体上的多个部位用来减轻疼痛。当用来控制焦虑、失眠和抑郁时,通过在病人的耳垂上使用两个耳夹产生一条单通道。

微电流刺激仪还广泛应用于美容行业,微电流通过肌肤刺激生物体,促进机体、神经元、细胞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和生物按摩的效果,继而实现美容功能。

目前的理疗仪体积大,不利于携带,并且用途单一,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超便携多用途理疗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便携理疗仪,实现一种类似线控耳塞式耳机的设计,大大减小体积,实现超便携性,同时,通过可更换理疗电极实现对多种理疗应用场景的兼容,极大的丰富了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便携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埠、适于线悬的线控器、理疗电极,理疗电极通过线控器与连接埠电性连接;理疗时,所述线控器悬于所述理疗电极与连接埠之间,所述线控器通过连接埠获取外部电能并处理成理疗波通过理疗电极导入生物体。

进一步,所述连接埠通过柔性导体与线控器可拆卸电性连接,所述理疗电极通过柔性导体与线控器可拆卸电性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通电发光体,所述通电发光体与理疗电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以固定所述线控器。

进一步,所述线控器上安装有人机交互模块,通过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控制理疗参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类似线控耳塞式耳机的设计,大大缩小了体积,降低了物料成本,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通过可更换的理疗电极实现了对多种理疗应用场景的支持,拓展了应用范围,实现了更高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理疗仪示意图。

图2是一种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工作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工作示意图。

图4是一种按摩仪工作示意图。

图5是一种美容仪工作示意图。

图中:1为连接埠,11为电能端子,12为数据端子,2为线控器,21为壳体,22为增强按钮,23为启停键,24为减弱按钮,31为理疗电极,32为通电发光体,33为头带,34为贴片,35为手柄,36为球形电极,37为夹子,4为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便携理疗仪,包括用以与供电设备连接的连接埠1,用以产生理疗波适于线悬的线控器2,用以将理疗波导入生物体的理疗电极31,所述理疗电极31通过线控器2与连接埠1电性连接。通过采用类似耳塞式耳机的设计,将理疗仪微型化、一体化,与现有产品相比,体积减少了80%,成本降低了80%,具有极佳的便携性和成本优势。所述连接埠1通过导体与线控器2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连接埠1,从而兼容更多的外部电源。所述理疗电极31通过导体与线控器2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理疗电极31,从而兼容更多的理疗模式。此外,由于理疗电极31是耗材,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新。所述导体为柔性导体,优选为柔性导线,既方便收纳,又便于根据需要的长度进行适配。理疗时,所述线控器2悬于所述理疗电极31与连接埠1之间,所述线控器2通过连接埠1获取外部电能并处理成理疗波通过理疗电极31导入到生物体,轻便易用,负担轻。

所述连接埠1上设有电能端子11和通讯端子12,线控器2通过电能端子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线控器2供电,所述通讯端子12用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多功能合一的接口,可实现充电、数据通讯等多种功能,减少了设备的接口数量,避免了误操作,改善用户体验。优选采用标准化的usb接口,使用广泛,学习成本低。usb接口优选type-c型的接口,正反可插,避免了误操作。外部电源包括手机4、移动电源、电脑、变压器等常见供电设备,兼容性好,取电方便。

所述线控器2包括壳体21,用以保护壳体21内的电路和元器件,小巧灵便。壳体21上安装有主控,分别与主控电性连接的存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理疗模块和通讯模块,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控制理疗仪的启停,设置工作参数,线控器2通过通讯模块与上位机交互,理疗模块通过理疗电极31将电疗波导入到生物体,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理疗程序、数字理疗波、理疗日志,便于查询。本实施例中,在线控器2上提供了人机交互模块,但不是必须的,人机交互功能也可以由上位机完成,从而进一步减小了线控器2的体积。壳体21上设有夹持装置,通过该夹持装置将线控器固定在衣服上,避免扰动,方便实用。将理疗波形数字化后存储于存储器上,主控读取该波形数据,配合理疗模块处理后输出理疗波,通过理疗电极31导入生物体,实现理疗。可通过上位机编辑、更新理疗波形、理疗程序和参数,实现不同功能的理疗应用,极大的拓展了应用场景。

存储模块优选为非易失性存储模块,保障在断电情况下疗程数据和个性化理疗参数不会丢失,下次使用时默认为上一次的工作参数,改善了用户体验。

人机交互模块包括启停键23、理疗强度调节按钮,启停键23用以启动或暂停理疗过程,理疗强度调节按钮用以调整理疗强度。理疗强度调节按钮包括增强按钮22和减弱按钮24,方便实用。

理疗模块为直流电疗模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模块、脉冲理疗模块、高频理疗模块、静电理疗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针对不同的治疗需求,启用不同的功能模块。也可采用可编程理疗模块,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设定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从而输出相应波形和强度的理疗波理疗模块通过理疗电极31配合将理疗波引入生物体,实现理疗功能。。一种优选的方案是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编辑数字化波形并存储于存储模块内,由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读取数字化波形并转化成理疗波,可适应多种理疗场景,灵活方便。

为了改善用户体验,使用更直观,该超便携理疗仪还包括通电发光体32,进行理疗时,通电发光体32受电激发光,并且光线的强弱正好指示理疗的强弱,便于识别,意外断开时,光线消失,起到提醒作用。一种实施例是,该通电发光体32位于理疗电极31上。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通电发光体32分布于理疗电极31与线控器2之间的柔性导体上,形成光带,更加直观的展示使用状态,而且美观大方。

本理疗仪具有超便携多功能的特点,根据不同的理疗需求,配置不同的理疗波,并选用对应的理疗电极31,组合成不同用途的理疗仪,极大的丰富了理疗功能,方便简洁。

参见图2,作为经颅微电流刺激仪时,将理疗电极31安装于夹子37上构成耳夹式电极,通过夹子37将理疗电极31夹在耳垂上,连接埠1与手机4电性连接,连接埠1从手机4获取电能,经过线控器2处理后生成可治疗失眠、抑郁、焦虑的理疗波,通过理疗电极31导入脑部,从而实现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参加图3,另一种形式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理疗电极31被安置于一头带33内,方便与生物体接触,头带33将理疗电极31压贴于生物体表面,接触良好,不易松动。本实施例采用的耳夹电极和头带电极,使用方便,接触良好,但不限于此种形式,只要能将理疗波导入脑部即可,效果相同。

参见图4,作为一种按摩仪工作时,将理疗电极31安置于贴片34上构成贴片式电极,通过贴片34将理疗电极31贴于理疗部位,通过上位机配置工作模式和工作参数后,即可进行相应的理疗,简单方便灵活。

参见图5,作为美容仪使用时,所述理疗电极31为球形电极36安装于手柄35上,通电发光体32安装于手柄35上,直观方便,球形电极36可在生物体表面滚动,通过上位机配置线控器2的工作模式和参数,从而实现理疗功能,简单方便灵活。所述理疗包括通过理疗波作用于人体,补充人体生物电能,激活细胞,恢复肌肤弹性,从而达到解决一些皮肤问题、延缓皮肤衰老的美容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塞式耳机形态的理疗仪器,体积小,功能丰富,具体实现了经颅微电流刺激仪、按摩仪、美容仪,但不限于此,通过本发明思想实现的其他功能的理疗仪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所述壳体内是指壳体围成的腔体内,而不是壳体的内外表面之间的区域,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