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32273发布日期:2019-05-11 00:1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麻醉诱导时,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病人保留自主呼吸并在清醒状态下经鼻气管插管。为了减少病人痛苦,插管前需对鼻腔进行扩张以及对鼻咽腔粘膜及声门进行充分表面麻醉。目前临床上采取的方法是用浸有局麻药和血管收缩药的填塞物对鼻腔进行填充扩张,然后用喷雾气对鼻腔及口腔进行局麻药喷射。这种方法具有不足之处。

1、用浸有局麻药和血管收缩药的填充物对鼻腔进行扩张时,需要将不同直径的浸有局麻药和血管收缩药的填塞物由细到粗轮流插入鼻腔,费时且容易造成鼻腔出血以及患者不适和排斥,此外对鼻腔深部无法达到理想的扩张及麻醉效果。

2、用喷雾气对口腔进行局麻药喷射,对声门部位无法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尤其是对张口度有限的患者,对咽喉部及声门处麻醉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装置既可对鼻咽喉粘膜及声门进行充分表面麻醉,又可对鼻腔进行扩张,同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排斥反应。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导管,固定在导管上的扩张囊和扩张囊外围的给药腔,所述的导管为硬质长弧形无毒pvc塑料导管,导管尖端及前端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用于麻醉药剂喷出,对咽喉部及声门处麻醉,导管的另一端为注射器连接口,用于向导管内注射麻醉药物。扩张囊的封闭端设置有自闭式注气口,注气后膨胀,用于对鼻腔进行扩张,给药腔的外壁为可受膨胀的半透膜,端部设置有自闭式注药口,用于注入麻醉药和血管收缩药液对鼻腔进行表面麻醉和收缩鼻腔粘膜血管。

进一步,所述导管的内径为2mm,外径为3mm,长度为18cm,。

进一步,所述扩张囊位于距导管尖端8cm到导管口处。

进一步,所述出液孔位于导管尖端及前端8cm处,数量为10-15个,直径为0.1mm。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扩张囊为低容高压套囊,囊壁为透明塑料薄膜。

再进一步,所述透明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15mm。

本发明所述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装有局麻药物的注射器连接在注射器连接口,边注射局麻药,边经鼻腔插入鼻咽腔表面麻醉套管,对鼻咽喉声门进行表面麻醉,同时对鼻腔有润滑作用。导管前端抵达声门后,经自闭式注气口向扩张囊缓慢分次注入气体,可对鼻腔进行扩张,同时经自闭式注药口向给药腔注入局麻药和血管收缩药物,对鼻腔进行表面麻醉和收缩鼻腔粘膜血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采用的导管外径为3mm,尖端为圆弧状设计,插入鼻腔容易,且对患者鼻腔损伤小,患者易耐受。导管长度为18cm,尖端能到达声门处,通过尖端及前端出液孔,对咽喉部及声门处充分表面麻醉。扩张囊可分次缓慢注气膨胀,对鼻腔逐步扩张,患者易耐受,避免了反复填塞扩张易造成鼻腔出血。给药腔的外壁为可受膨胀的半透膜,注入局麻药和血管收缩药液后药物与鼻腔粘膜充分接触,增强药物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管,2、扩张囊,3、给药腔,4、半透膜,5、给药口,6、自闭式注药口,7、注射器连接口,8、自闭式注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一种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导管1,固定在导管上的扩张囊2和扩张囊外围的给药腔3。所述的导管1为硬质长弧形无毒pvc塑料导管,内径为2mm,外径为3mm,长度为18cm,导管尖端及前端8cm上设置有10-15个直径为0.1mm的出液孔5,所述出液孔用于麻醉药剂喷出,对咽喉部及声门处麻醉,导管的另一端为注射器连接口7,用于向导管内注射麻醉药物。扩张囊位于距导管尖端8cm到导管口处,扩张囊的封闭端设置有自闭式注气口8,注气后膨胀,可对鼻腔进行扩张。给药腔的外壁为可受膨胀的半透膜4,端部设置有自闭式注药口6,可注入局麻药和血管收缩药液对鼻腔进行表面麻醉和收缩鼻腔粘膜血管。

使用时,将装有局麻药物的注射器连接在注射器连接口7,边注射局麻药,边经鼻腔插入鼻咽腔表面麻醉套管,对鼻咽喉声门进行表面麻醉,同时对鼻腔有润滑作用。导管前端抵达声门后,经自闭式注气口8向扩张囊2缓慢分次注入气体,可对鼻腔进行扩张,同时经自闭式注药口6向给药腔3注入局麻药和血管收缩药液,对鼻腔进行表面麻醉和收缩鼻腔血管。

本发明既可对鼻咽腔粘膜及声门进行充分表面麻醉,尤其是对张口度有限的患者可对声门进行充分表面麻醉,又可对鼻腔进行扩张,同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排斥反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咽喉表面麻醉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内部中空的导管,固定在导管上的扩张囊和扩张囊外围的给药腔,所述的导管为硬质长弧形无毒PVC塑料导管,导管尖端及前端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用于麻醉药剂喷出,对咽喉部及声门处麻醉,导管的另一端为注射器连接口,用于向导管内注射麻醉药物;扩张囊的封闭端设置有自闭式注气口,注气后膨胀,用于对鼻腔进行扩张,给药腔的外壁为可受膨胀的半透膜,端部设置有自闭式注药口。本发明既可对鼻咽腔粘膜及声门进行充分表面麻醉,尤其是对张口度有限的患者可对声门进行充分表面麻醉,又可对鼻腔进行扩张,同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排斥反应。

技术研发人员:郝建红;董补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市红会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3.06
技术公布日:2019.0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