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0186发布日期:2019-04-17 03:23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为最常见的粒细胞,构成了多达70%的主要抵御病原体感染的循环白细胞。由于周围血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减少而出现的一组综合征,即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且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减少时间、减少速率密切相关。化疗(chemotherapy)系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常规手段之一,其在直接杀伤癌细胞之际,亦常造成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损伤并影响其生理功能。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afterchemotherapy)作为化疗常见的副反应,多数癌症患者化疗后因骨髓抑制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继之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高,倘若合并严重感染则危及生命,终至影响化疗周期方案的执行、临床效果及生存预期。

针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类升白药如rhg-csf进行辅助治疗,虽然快速升白作用显著,但在稳定而持续升白、同步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力状况等方面往往不足;加之集落刺激因子除可引起骨痛、流感样症状、发热、停药后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外,还可能刺激某些恶性细胞的生长,致其临床应用有一定限定。另一方面,相关临床研究发现,于化疗前、化疗时,西药升白效果不佳时,甚者重度骨髓抑制时,应用中药防治粒细胞减少,可改善化疗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减轻其因化疗所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因此,中药在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上确有其独特优势。

中医学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归属于“虚损”、“虚劳”、“失荣”、“血证”范畴,其与禀赋元气匮乏、脾胃肝肾亏虚、久病迁延失养或毒物毒素侵害等因素相关。化疗药物隶属于外感邪毒,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被视为化疗“药毒败血”之兆。化疗药物毒力内侵,易伤及正气、血脉、肝肾、骨髓,使得生血之源被抑,导致元气亏损而出现髓不生血、血不养髓的功能障碍。值得肯定的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辨病相结合,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提升机体免疫力方面已卓有成效,如张驰等针对芪胶升白胶囊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开展了相关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芪胶升白胶囊可提高化疗效果,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应用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张驰,张久荣,童维佳,等.芪胶升白胶囊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物疗效研究与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8,20(1):26-29.);张平亦以十一味参芪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张平.十一味参芪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6):1472-1475.)。中医学讲究“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故依据中医学“君臣佐使”方剂配伍理论,优选并确定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使诸药达到配伍严谨、相辅相成、协同增效之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临床用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人参、制附片、红灵芝、北沙参、杜仲、芍药、麦冬、黄芩、桑白皮、紫花地丁和炙甘草组成,具有补气助阳、滋阴清热、扶正固本的功效,能明显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提高机体免疫力,用于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症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精神不振、纳呆食少、脉沉细等。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药材来源充足、价格低廉,制剂工艺简单,治疗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更加优选地,所述的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更多地表现为“虚证”,正所谓“精气夺则虚”。本病初期以气血两虚、脾气亏损为主,久则伤及肝肾,导致肾阴虚、肾阳虚或阴阳两虚,因此对证施治上应以补气助阳、滋阴清热、扶正固本为指导。本组方中,人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素有“补药之王”之称,主治劳伤虚损,气虚欲脱及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人参能抗疲劳、抗衰老、抗休克、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rna、dna的生物合成,调节胆固醇代谢,促进造血系统的功能,减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损害等。制附片为中药材附子的炮制加工品,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功,入肾经以补助真阳,誉为“命门主药”,诚如《药品化义》所言“炮用以行经络,入补药中少为引导,有扶元再造之力”。人参、制附片相须为用,人参大补元气,制附片补火助阳,“人参得附子则直前,无坚不破;附子得人参则功成,血脉不伤”(清·陈无择《本草新编》),二者相互助益,相得益彰,补气助阳之力更著,共为君药。

红灵芝味甘性平,能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为治疗虚劳证之良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灵芝多糖有广泛的免疫调节能力,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还能拮抗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应激等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使其恢复或接近正常。红灵芝配伍人参,红灵芝补养气血以助人参大补元气,达到气血同补,故为臣药。杜仲味甘性温,专入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补肝益肾,诚为要药”(明·倪朱谟《本草汇言》)。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杜仲具有增强动物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镇静作用。杜仲配伍制附片,以杜仲补益肝肾助制附片补火助阳,使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增强,亦为臣药。北沙参、麦冬皆味甘性寒。北沙参能补肺阴、清肺热、益胃生津,《得配本草》称其“补阴以制阳,清金以滋水”;麦冬能养阴润肺、滋胃阴、养心阴、清心热,《景岳全书》称其“上行心肺,补上焦之津液,清胸膈之渴烦,解火炎之呕吐,退血燥之虚热;益精滋阴”。二者相须为用,滋阴清热、益胃生津之力增强,同为臣药。

芍药味苦酸,性微寒,为血分之药,可升可降,能“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本草新编》载其“用之补则补,用之泻则泻,用之散则散,用之收则收”,被称为“抑肝缓中,扶阳助阴,益气补血之圣药”(明·方谷《本草纂要》);黄芩味苦性寒,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兼能调气,无论何脏腑,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煎剂在体外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芍药配伍黄芩,取芍药开散血分之结,协黄芩迫泄血分之热,兼助臣药滋阴清热。桑白皮性味甘寒,专入肺经,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本草纲目》曰:“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紫花地丁性味苦寒,入心、肝经血分,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紫花地丁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尚有解热、消肿、消炎等作用。上述芍药等四味药物,于本方治疗中起着辅佐作用,共为佐药。甘草能和中补益、调和诸药,故为使药。

以上人参、制附片等11种药味,基于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医临床证候表现,依据中医学“君臣佐使”方剂配伍理论,遵循“扶正固本”、“阴阳同补”、“以平为期”的治疗调补理念进行组方,诸药相合,共奏补气助阳、滋阴清热、扶正固本之功,能明显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提高机体免疫力,用于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每获良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中药口服汤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人参、制附片、红灵芝、北沙参、杜仲、芍药、麦冬、黄芩、桑白皮、紫花地丁和炙甘草11种原料药材,混合后装进煮药袋并放入煎药机中,加入药材总重量6-10倍的蒸馏水,不接通电源,浸泡30-60min。

2)将煎药机的煎药温度设定为100℃,煎药时间设定为2h;接通电源,煎药开始。

3)煎药结束,电源断开;取出药渣,将药液滤过后趁热分装,于4℃下放置保存,随饮随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理应知晓,此所述实施例仅用于例证之目的,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人参20份、制附片30份、红灵芝10份、北沙参40份、杜仲20份、芍药20份、麦冬20份、黄芩15份、桑白皮15份、紫花地丁15份和炙甘草10份。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中药口服汤剂。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人参、制附片、红灵芝、北沙参、杜仲、芍药、麦冬、黄芩、桑白皮、紫花地丁和炙甘草,混合后装进煮药袋并放入煎药机中,加入药材总重量6倍的蒸馏水,不接通电源,浸泡30min。

2)将煎药机的煎药温度设定为100℃,煎药时间设定为2h;2接通电源,煎药开始。

3)煎药结束,电源断开;取出药渣,将药液滤过后趁热分装,于4℃下放置保存,随饮随取。

实施例2一种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人参40份、制附片50份、红灵芝20份、北沙参60份、杜仲40份、芍药40份、麦冬40份、黄芩30份、桑白皮30份、紫花地丁30份和炙甘草25份。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中药口服汤剂。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人参、制附片、红灵芝、北沙参、杜仲、芍药、麦冬、黄芩、桑白皮、紫花地丁和炙甘草,混合后装进煮药袋并放入煎药机中,加入药材总重量10倍的蒸馏水,不接通电源,浸泡60min。

2)将煎药机的煎药温度设定为100℃,煎药时间设定为2h;2接通电源,煎药开始。

3)煎药结束,电源断开;取出药渣,将药液滤过后趁热分装,于4℃下放置保存,随饮随取。

实施例3一种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人参30份、制附片40份、红灵芝15份、北沙参50份、杜仲30份、芍药30份、麦冬30份、黄芩20份、桑白皮20份、紫花地丁20份和炙甘草16份。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中药口服汤剂。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人参、制附片、红灵芝、北沙参、杜仲、芍药、麦冬、黄芩、桑白皮、紫花地丁和炙甘草,混合后装进煮药袋并放入煎药机中,加入药材总重量8倍的蒸馏水,不接通电源,浸泡45min。

2)将煎药机的煎药温度设定为100℃,煎药时间设定为2h;2接通电源,煎药开始。

3)煎药结束,电源断开;取出药渣,将药液滤过后趁热分装,于4℃下放置保存,随饮随取。

实施例4一种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人参35份、制附片45份、红灵芝12份、北沙参45份、杜仲20份、芍药20份、麦冬40份、黄芩30份、桑白皮15份、紫花地丁15份和炙甘草20份。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中药口服汤剂。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人参、制附片、红灵芝、北沙参、杜仲、芍药、麦冬、黄芩、桑白皮、紫花地丁和炙甘草,混合后装进煮药袋并放入煎药机中,加入药材总重量10倍的蒸馏水,不接通电源,浸泡30min。

2)将煎药机的煎药温度设定为100℃,煎药时间设定为2h;2接通电源,煎药开始。

3)煎药结束,电源断开;取出药渣,将药液滤过后趁热分装,于4℃下放置保存,随饮随取。

对比例1一种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不完全中药组合物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不完全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人参20份,制附片30份,红灵芝10份,北沙参40份和麦冬20份。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不完全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中药口服汤剂。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不完全中药组合物口服汤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对比例2一种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完全中药组合物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不完全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黄芩15份,桑白皮15份,紫花地丁15份,杜仲20份,芍药20份和炙甘草10份。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不完全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中药口服汤剂。

所述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不完全中药组合物口服汤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为验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用于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效果,发明人开展了动物试验及典型病例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动物试验及典型病例研究所选取的药品为本发明具有代表性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所得的药品,本发明所包含的其它配方及制备方法所得药品涉及的试验及其结果,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一一穷举。

实验例1动物试验

1材料

1.1实验动物3-5岁食蟹猴80只,雌雄各半,体重3.0-5.0kg,由广东蓝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粤)2014-0010。动物于专用实验室内分笼饲养,笼具规格90×90×70cm;温度22-24℃,相对湿度40%-60%,噪声≤60db,换气次数10次/h,自然光照;全价猴颗粒饲料,定时加喂水果,饮水经煮沸灭菌。

1.2仪器、试剂及药品au4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pe-6800vet型全自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市普康电子有限公司;紫杉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8719)由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用于建立动物模型;受试药物为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汤剂。

2方法

2.1分组与建模依据雌雄各半,将80只食蟹猴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每组10只。取紫杉醇注射液,以生理盐水稀释至浓度为1.2mg/ml,备用;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7组分别静脉滴注稀释后的紫杉醇注射液,构建模拟临床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食蟹猴模型。静脉采血,检测模型动物血生化、血常规指标,确定建模成功。

2.2给药于建模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2次,每次100ml,7天为1疗程。其中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煮沸灭菌后的饮用水;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分别给予对应的受试药物。

2.3指标检测分别于建模成功后给药前(day0)和第7天给药后24h(day7)采集各试验组动物静脉血,血标本量应达2ml,用edta-k2抗凝处理;采用pe-6800vet型全自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各试验组进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检测。

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给药7天后,通过检测血常规可以观察到各试验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数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各试验组动物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情况(%)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与实施例1组比较:**p<0.01。

表2各试验组动物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情况(109·l-1)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与实施例1组比较:**p<0.01。

由表1、表2可知,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和实施例4组对应的各受试药物,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模型食蟹猴静脉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状况均有改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以实施例3组改善效果最好,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同时,通过对比实施例组和对比例组实验数据,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及其成分配比科学合理,协同增效作用明显,表现出能显著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效果。

实验例2典型病例研究

病例1:患者张某,男,64岁,确诊为肺癌,在医院接受“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治疗1周后,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脉沉细。检测血常规,结果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显著下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1.16×10^9/l)。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中药口服汤剂,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0ml,连续服用4周后,血常规检测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3.79×10^9/l),且能维持稳定。

病例2:患者宋某,女,51岁,确诊为卵巢癌,在医院进行“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治疗2周后,血常规检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1.22×10^9/l。患者自诉近来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心悸气短、失眠、纳呆食少,可见面色萎黄、苔白腻、脉细弱。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中药口服汤剂,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0ml,连续服用4周后,血常规检测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4.03×10^9/l)。服用期间未出现到明显不适反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