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气管推移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8231发布日期:2019-06-11 21:57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穿戴式气管推移训练仪。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颈椎病发病率急剧增加,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是缓解症状的必要措施。我国每年因颈椎病而需手术治疗的人群数以百万计。颈前路手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等)可通过椎间隙减压,尽可能地保留病变以外椎体的完整性,减少对肌肉的剥离,与后路手术相比病人满意度更高。

颈前入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逐步应用于临床,被奉为经典,但由于术中需对气管进行持续性、长时间牵拉,约半数患者术后存在喉痛、吞咽困难等情况。为尽可能减少患者术后此方面的不适,临床医生通常建议患者术前进行数次“气管推移训练”。有效的气管推移训练可显著降低吞咽困难等不适的程度、持续时间。但实施气管推移训练需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单调、枯燥的训练或降低患者的依从性;此外,传统的气管推移训练无法控制推移的力度、时间和频率,可能使训练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颈托是颈椎病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尤其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交感神经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更为适合。

颈椎牵引器用于预防及治疗多种类型颈椎病及因颈椎病引起的压迫症状,能够增加大脑血、氧供应,有助恢复体力和精力,并可预防多种老年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可穿戴式气管推移训练仪,可对气管进行自动推移训练,不占用患者的休息时间,患者可任意开展日常活动,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利于增强训练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穿戴式气管推移训练仪,包括可穿戴的颈托和安装于颈托一侧的气管推移装置,气管推移装置包括电机和可水平伸缩的气管推移臂,气管推移臂由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颈托上,气管推移臂的自由端设有气管接触部件。

进一步的,可穿戴式气管推移训练仪还包括操作面板和控制器,所述操作面板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联接。

优选地,操作面板包括时间设置键和/或频率设置键。

进一步的,气管接触部件上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联接。

进一步优选地,操作面板包括压力设置键。

进一步的,操作面板和控制器均设置在颈托上。

或者,操作面板通过绝缘导线与颈托上的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绝缘导线为伸缩结构。

进一步的,颈托上相对于气管推移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最大位移的阻挡块。

优选地,气管接触部件具有解剖型接触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穿戴,对颈部有可靠的支撑固定,且不会对颈肩部造成过多负担;训练开始后患者无需手动干预,可任意开展日常活动,在达到气管推移训练标准的前提下,不占用患者的休息时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利于增强训练效果;

2,能个体化地设置训练参数,可较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进一步增强训练效果;

3,具有解剖型的垫片,与颈部皮肤、气管等充分贴合,减小使用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回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颈托、2-气管推移臂、3-气管接触部件、4-操作面板、5-阻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式气管推移训练仪,包括可穿戴的颈托1、安装于颈托1一侧的气管推移装置以及为装置供电的电源(图中未示出)。气管推移装置包括电机和可水平伸缩的气管推移臂2,气管推移臂2由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颈托1上,气管推移臂2的自由端设有气管接触部件3。气管接触部件3具有解剖型接触面,与颈部皮肤、气管等充分贴合,减小使用者的不适感。颈托1可选择现有技术中的穿戴颈托或者颈椎牵引器。

可穿戴式气管推移训练仪还包括操作面板4和控制器,所述操作面板4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联接。本实施例中操作面板4和控制器均设置在颈托1上。操作面板4包括显示器、时间设置键、频率设置键。

为了便于控制按压力度,气管接触部件3上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联接,操作面板4包括压力设置键,可感受推移力度并自动反馈调节。推移位移可通过气管推移臂2的伸缩行程或压力来控制。

本实施例可通过设定力度、推移时间、训练频率等参数,辅助患者完成气管推移训练。仪器穿戴方便,对颈部有可靠的支撑固定,且不会对颈肩部造成过多负担。训练开始后患者无需手动干预,可任意开展日常活动。在达到气管推移训练标准的前提下,不占用患者的休息时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能个体化地设置训练参数力度、时间、频率等,较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颈托1上相对于气管推移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最大位移的阻挡块5,当气管被推移至与阻挡块5接触时便无法再继续推移。阻挡块5的接触面积应大一些,提高舒适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二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操作面板4和控制器集于一体,形成手持终端,手持终端与电机无线或者有线连接。当为有线连接时,操作面板4通过伸缩结构的绝缘导线与颈托1上的电机连接。

本发明训练开始后患者无需手动干预,可任意开展日常活动。在达到气管推移训练标准的前提下,不占用患者的休息时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能个体化地设置训练参数力度、时间、频率等,较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式气管推移训练仪,包括可穿戴的颈托和安装于颈托一侧的气管推移装置,气管推移装置包括电机和可水平伸缩的气管推移臂,气管推移臂由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颈托上,气管推移臂的自由端设有气管接触部件,气管接触部件上设有压力感应器;可穿戴式气管推移训练仪还包括操作面板和控制器,所述操作面板、压力感应器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联接,操作面板包括时间设置键、频率设置键、压力设置键。本发明训练开始后患者无需手动干预,可任意开展日常活动。在达到气管推移训练标准的前提下,不占用患者的休息时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能个体化地设置训练参数力度、时间、频率等,较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孟阳;刘浩;王晓斐;洪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2.21
技术公布日:2019.06.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