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8203发布日期:2019-04-20 05:39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防治痛风的药食同源制剂天然多组分组合物,属于功能性医药健康保健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介绍:

痛风病严重困扰人类生活,新西兰、美国和中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痛风病症变得越来越普遍,发病率约为2%,并不断升高中老年及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发病率两倍还高。痛风病是高尿酸血症发展的结果,是由于体内尿酸浓度高于血液溶解能力(>360μmol/l),导致尿酸钠晶体在软组织关节沉积,这些沉积结晶引起软组织、关节和骨组织反复发炎性剧烈疼痛,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尿酸高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同时也成为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尿酸血症不仅能够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尿石症、尿酸性肾病,而且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脂质代谢异常、肥胖等疾病密切相关。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逐渐成为常见病,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患病情况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痛风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痛风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目前市场上针对急性痛风病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类固醇,这些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炎症因子,降低患者痛苦。对于慢性痛风病,管理血液尿酸水平是关键。目前,用来降低人体内尿酸浓度的药物主要有:抑制尿酸合成、促尿酸排泄以及类尿酸酶药物,包括别嘌呤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丙磺舒、lesinurad、尿酸酶、拉布立酶、peg改性的尿酸酶等,这些药物存在对肝和肾代谢器官有较强副作用或在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等问题,也容易引发胃肠道和心血管病。这使得患有肝病和肾病的患者、患有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胃炎/溃疡或者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使用上述药物通常具有较高危险性。因此,发现和开发新的高效安全服用方便的降尿酸产品迫在眉睫。

本发明防治痛风降尿酸产品选用速溶茶剂与服用方便的片剂作为产品剂型。本产品的主要原料为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为原料,经提纯,喷雾干燥,制粒、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而成的速溶茶。原料经提取、制粒、压片、分装、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而成的片剂组合便携服用疗法。

主要原料平卧菊三七(gynuraprocumbens(lour.)merr.)为菊科菊三七属植物,生于林间溪旁坡地砂质土上,攀援于灌木或乔木上,在我国南方省区有广泛分布。《中国中草药汇编》下册记载:其疗效为味甘淡,性平,通经活络,消炎止咳,散瘀消肿,活血生肌。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和痛风。平卧菊三七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消炎止咳、降血糖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支气管肺炎和肺结核。

在我国2012年5月平卧菊三七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新资源食品。研究表明,平卧菊三七有许多生理作用如降糖、降压、降脂等。其主要活性成分有绿原酸、黄酮类、生物碱、萜烯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等。主要食用嫩茎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咳、减少血管紫癜、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泻火、凉血、消炎、生津等功效,对于肿病有一定的疗效。

平卧菊三七经安全性评价研究,平卧菊三七是一种无毒级的优质特种保健蔬菜,根茎是中成药上佳的原材料。其作菜食用或药用营养和化学分析,该植物富含有机钙,是中老年人最佳的补钙绿色食品;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成分及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成分中新氯原酸具有很好的抗病毒和增强人体免疫力功效,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有显著的作用,还具有抗艾滋病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的作用。抗病毒、抗感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外用对带状疱疹、各种皮炎、烫伤、烧伤及无名肿痛均有良好的疗效,还可以止血、止痛、止痒及护肤保湿抗衰老。

主要原料酸角(tamarindusindical.)又名罗望子、酸豆、酸饺、酸梅、九层皮果、德玛罕姆、通血香(云南),属于豆科(leguminosae)罗望子属(tamarindus),适宜干热河谷种植,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常绿乔木,大部分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酸角中富含葡萄糖、果糖、氨基酸、脂肪、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酸角果肉性凉,是一味常用中药,主要以果实入药,其树皮、叶、花序亦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收敛止血等功效,在我国古代传统医学上就有记载并应用。有文献报道,食用酸角后,对肾结石和泌尿系统结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人体内氟化物的排泄也有一定的作用。酸角果肉乙醇或乙醚的提取物中含有抗菌成分,印度和苏丹开发的酸角保健饮料已被证明有很好的治感冒、消炎等作用。此外,酸角果肉在热带国家作为治疗胆汁混乱,黄疸病及粘膜炎患者的特殊利尿剂。酸角种皮含大量鞣质,治疗痢疾,煎剂用以治脓疡。种子粉制成膏,食用可退热,配加枯茗可治慢性腹泻和痢疾。叶花烘干煮制后可作治关节肿大、扭伤和烫伤的泥敷剂。树皮被认为是有效的收敛剂、增补剂和解热剂,可治慢性胃炎腹泻。根的浸汁可治愈肺病并作为治麻风病的主要配料,根和叶含有黄酮类活性物质,对抗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缺血有良好的疗效。叶片煎剂加糖对医治咳嗽、发烧有很好的效果,嫩叶热汁与花的敷剂可治疗结膜炎。由于酸角在医药上的疗效,英国、美国和德国相继将其载入药典,并大量向印度、苏丹、泰国等国家进口酸角用于医药行业。张家华等按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对酸角果肉进行了一、二阶段毒性试验,认为酸角无潜在的致突变作用,不会造成远期的遗传危害。酸角果肉药理作用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抑菌、降血糖、抗突变和抗致癌物的作用,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为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酸角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次生代谢产物不仅可作为人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来源之一而且在印度、苏丹、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传统医学中还常用于便秘、腹痛、发热、坏血病、结膜炎、腹泻、高血压、尿酸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圈显示酸角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较好的防治疾病以及保健功能酸角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植物,其花、叶、果实均可食用人们在对酸角的应用研究中发现酸角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提供机体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保肝、抗炎等药理作用。

主要成分仙草:凉粉草(mesonachinensisbenth.)为唇形科(labiatae)凉粉草属(mesonabl.)植物。凉粉草系唇形科植物凉粉草的全草,属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又被称为仙草、仙人草、仙人冻、仙人菜草、薪草。据《本草求原》记载,凉粉草有“清暑热,解藏府结热毒,治酒风”的功效;《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凉粉草可治花柳毒入骨。《中药大词典》也有类似记载:仙草味甘涩,性凉。具有清暑、解热利水的功能,主治中暑、热毒、消渴、高血压、肾脏病、尿酸高、关节肌肉疼痛、酒风、淋病等。因此中医常用之主治小儿疮、丹毒人腹、酒风、高血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中暑、感冒、黄胆、急性肾炎、尿酸高等。从凉粉草中分离提取出来的多糖成分,经药理实验证明,具有增强小白鼠机体免疫机能的功效,对小白鼠肠瘤s180呈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60%左右。以上功效与凉粉草所含活性物质有关。在凉粉草所含成分中,黄酮类物质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血压的作用;香精素有镇静、清凉、解渴、利水的功效;多糖具有增强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作用;微量元素具有抑制自由基形成、抗衰老、抗癌的作用;维生素能调节和增强生理机能等。全球有凉粉草属植物约8~10种,星散分布于印度东北部至东南亚及我国东南各省广大地区。在民间被广泛用于日常饮食之中,即可作为食品又可作为药材的特殊中草药,具有很高的营养与医药价值。凉粉草具有清暑、解渴、除热毒的功效,用于治疗中暑、消渴、高血压、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有文献报道中分离得到的酚类成分有抗氧化活性,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并通过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克隆化细胞株(pc12)抗缺氧模型实验,对各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发现凉粉草有很好的抗缺氧活性。凉粉草中含有多糖、色素(主要为花青素等)、熊果酸、齐墩果酸、α-香树精、β-香树精、黄酮、果胶和酚类等,矿物质中铁、钙、锰、锌微量元素和钾的含量较高,还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以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以及少量蛋白质、粗脂肪等。目前研究较多的重要成分有凉粉草多糖、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凉粉草提取物富含多酚、黄酮、水溶性多糖等活性成分,有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压、保肝等作用。杨敏研究表明,凉粉草水煮提取物是一种有效的外源性抗氧化剂,它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清除氧自由基,阻断体内脂质过氧化的进程,从而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损伤,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hungcy等研究表明,相同含量(0.2g/kg)的凉粉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比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vite)强。yehct等研究了凉粉草水提物(weht)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降血压活性成分。灌胃6周weht能够降低模型大鼠血压、血浆和肝的丙二醛水平以及增强肝的抗氧化酶活性。yangm等研究凉粉草提取物对尿酸高模型大鼠的肾保护功能。结果表明,凉粉草提取物用于尿酸高模型大鼠的能够有效地抑制其病理学的变化和血小板反应蛋白的表达。刘小玲等的研究表明,凉粉草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由四氯化碳(ccl4)导致的小鼠肝损伤,其中的主要保肝物质为水溶性物质,而非醇溶性物质。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凉粉草weht中的保肝活性组分为槲皮素-n-o-葡糖苷和槲皮素-n-o-鼠李糖苷,该物质对ccl4造成的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shyumh等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凉粉草提取物对由ccl4引起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凉粉草提取物可以作为防止肝纤维化的有效功能保健食品。另据报道,凉粉草水煮液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具有直接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作用。widyaningsihtd分别使用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凉粉草活性成分,研究其对hela细胞的抗癌活性。凉粉草多糖(m.blumepolysaccharides,mbp)是一种具有凝胶性的多糖,又称为凉粉草胶(m.blumegum,mbg)。凉粉草全草干样中mbg含量约26%左右,将凉粉草用水煎熬数小时,滤过,取其胶质,加入适量的淀粉再煮熟,待冷却之后则结成黑褐色半透明的糕状。其具有增强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抑制自由基形成,抗衰老、抗癌的作用。杨敏等报道,凉粉草多糖对h2o2所致模型大鼠肝匀浆丙二醛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黄酮类化学物具有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抗氧化、消炎镇痛、免疫调节、降血糖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凉粉草黄酮对oh·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外源性抗氧化剂,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清除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的进程。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强化血管壁、促进肠胃消化、降低血脂及增加身体抵抗力,并防止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还能利尿、降血压、抑制细菌与癌细胞生长及帮助消化。yengc等发现,用0.1%~0.3%的碳酸钠对凉粉草加热2h,能够得到含有更高多酚含量和更强抗氧活性的提取物;但若碱液浓度>0.3%,加热时间超过2h,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都开始呈明显下降趋势。因此,想要得到更强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就须注意提取方法的选择。研究还发现,其抗氧化活性、对自由基和超氧化物的清除能力与多酚含量有着紧密的联系。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有保肝、抗炎、抗变态反应、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作用。齐墩果酸除具有保肝、护胃、强心、抗心律失常、降血糖、降血脂、抗高血压的生物活性外,还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凋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过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脂肪酸类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微循环的功效,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酸高等。氨基酸均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如:甘氨酸常作为制酸剂和解毒剂;谷氨酸能降低血氨,治疗肝昏迷;天门冬氨酸能镇咳祛痰;蛋氨酸能调整脂肪代谢,并具有保护肝功能的作用;精氨酸可促进创口愈合,并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半胱氨酸可缓解药物中毒;支链氨基酸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对创伤和消耗性疾病十分有益。

短梗五加[acanthopanaxsessilifloms(rupr.etmaxim.)seem.],又名无梗五加,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嫩茎俗称“刺柺棒”,是辽东和吉东山区人传统食用数百年的野蔬珍品。《本草纲目》中对五加载述:“五加无毒,久服延年益老,功难尽述”。虚赢弱等病症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治疝气腹痛,益气疗痹,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能轻身耐老。中对短梗五加始有记载,其根皮(俗称“五加皮”)为民间常见中药,性温,味辛、苦;归肝、肾经;具有抗疲劳、保护肝脏、抗癌、消炎、安神等功效短梗五加根皮入药,为五加皮的来源植物之一,叶和果分别入药,为五加叶和五加果.它药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湿、壮筋骨、补精及益智等功效.短梗五加果、叶均可入药。作为对人体具有多种益处的滋补药材,短梗五加在中国、俄罗斯、韩国等地长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对短梗五加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较多,发现从短梗五加根、茎、叶、果等各个部位提取分离出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关功能性各不相同,如根、茎中富含的黄酮类、木脂素类活性成分可用于安神、护肝、抗癌、消炎等,而叶、果中挥发油、有机酸类、色素等活性成分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及食品深加工领域。短梗五加根皮被《韩国药典》收载为五加皮正品。叶和果分别入药,为五加叶和五加果。短梗五加嫩茎叶,也称刺拐棒,作为精品山野菜食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短梗五加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化学成分主要含有苷类、木脂素、甾体及酸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应激、解热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抗衰老作用研究。短梗五加中含有苷类、木质素类、甾类及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短梗五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用短梗五加制备而成的片剂对白细胞减少症及眩晕症均有显著疗效,它还具有解热镇痛、抗感染、抗疲劳、调节免疫力及降血压等功效。

主要原料贡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cv.gongju],俗称“徽菊”,是经过皖南药农长期精心培育出来的优良菊花品种,被誉为“菊中之冠”。黄山贡菊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列为原产地保护的农产品。黄山贡菊花性甘苦,微寒。内含菊苷、腺嘌呤、胆碱及维生素a1、b1、氨基酸,钾、钠盐等成分,临床应用证明:能镇静中枢神经,增强毛细血管的抗炎力,抑制人体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病毒、皮肤真菌、霍乱孤菌、链球菌的活动。具有清肝明目、驱邪降火、清凉解表的功效。菊花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有作用,热饮后,全身发汗感到轻松,是医治感冒的良药,也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黄山贡菊提取的总黄酮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泡茶、泡酒,常饮可“清净五脏,排毒健身”,有延毒美容之功效。饮用过的菊花晒干后还可充作枕芯,使人清凉降火,明目醒脑。“黄山贡菊”可治伤风感冒、疔疮肿毒、血压偏高及动脉硬化等症。用它调配其它药物可以制成桑菊感冒片等成药。黄山贡菊花历来就被誉为长寿抗衰老之花,其中具有抗衰老成分和促进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的成分。它的美容功效在于:利气血、润肌肤、清头目、“益颜色”,能养护头发。早在元代《御药院方》中就有以菊花为主药制成洗发菊花散的记载,主治头发脱落。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还用菊花、白芷等药擦面治雀斑,颇有功效。至于菊花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延年益寿的记载,自古就有很多。

综上所述,本品具有降尿酸作用防治痛风加以利用,具有安全、无毒、绿色等诸多特点。同时以速溶茶服用方便,提取浓缩工艺制成片剂持续活性成分的释放与吸收,有效改善尿酸高防治痛风。因此,本发明制备的异常尿酸健康组合物产品及片剂茶剂能多途径、便携长效控制异常尿酸水平增高服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痛风改善异常增高的尿酸水平医药多组分组合物健康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的原辅料组方包括: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为原料。

本发明提供的组方原辅料重量比包括:原料平卧菊三七1-1000份、酸角1-300份、仙草(凉粉草)1-100份、短梗五加1-400份、贡菊1-300份。

根据本发明的原辅料重量比优选,对应包含原料平卧菊三七1份、酸角1份、仙草(凉粉草)1份、短梗五加1份、贡菊1份。

根据本发明的原辅料重量比还优选,对应包含原料平卧菊三七600份、酸角200份、仙草(凉粉草)80份、短梗五加280份、贡菊160份。

根据本发明的原辅料重量比还优选,对应包含原料平卧菊三七1000份、酸角300份、仙草(凉粉草)100份、短梗五加400份、贡菊300份。

本发明具体由以下步骤的制备

速溶茶剂制备:

以上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加水煎提纯,水提3次,第1次3h,第2次2h,第3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清膏,喷雾干燥,加适量矫味剂木糖醇与适量辅料糊精,混匀,以7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速溶茶。即得。

片剂制备:

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酌予碎断,加80%乙醇6倍量,在80℃浸渍4h,滤过,回收乙醇。残渣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乙醇提取液混合浓缩成稠膏,加适量淀粉、木糖醇混匀,制粒,干燥,过筛,适量添加硬脂酸镁压片,包衣或不包衣。即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制备,但其不能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为了便于本发明健康医药产品的应用,将该产品制备成速溶茶与片剂:

原辅料药配比:对应包含原料平卧菊三七1g、酸角1g、仙草(凉粉草)1g、短梗五加1g、贡菊1g。

速溶茶剂制备:

以上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加水煎提纯,水提3次,第1次3h,第2次2h,第3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清膏,喷雾干燥,加适量矫味剂木糖醇与适量辅料糊精,混匀,以7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速溶茶。即得。

片剂制备:

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酌予碎断,加80%乙醇6倍量,在80℃浸渍4h,滤过,回收乙醇。残渣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乙醇提取液混合浓缩成稠膏,加适量淀粉、木糖醇混匀,制粒,干燥,过筛,适量添加硬脂酸镁压片,包衣或不包衣。即得。

实施例2:

为了便于本发明健康医药产品的应用,将该产品制备成速溶茶与片剂:

原辅料药配比:对应包含原料平卧菊三七600g、酸角200g、仙草(凉粉草)80g、短梗五加280g、贡菊160g。

速溶茶剂制备:

以上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加水煎提纯,水提3次,第1次3h,第2次2h,第3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清膏,喷雾干燥,加适量矫味剂木糖醇与适量辅料糊精,混匀,以7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速溶茶。即得。

片剂制备:

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酌予碎断,加80%乙醇6倍量,在80℃浸渍4h,滤过,回收乙醇。残渣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乙醇提取液混合浓缩成稠膏,加适量淀粉、木糖醇混匀,制粒,干燥,过筛,适量添加硬脂酸镁压片,包衣或不包衣。即得。

实施例3:

为了便于本发明健康医药产品的应用,将该产品制备成速溶茶与片剂:

对应包含原料平卧菊三七1000g、酸角300g、仙草(凉粉草)100g、短梗五加400g、贡菊300g。

速溶茶剂制备:

以上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加水煎提纯,水提3次,第1次3h,第2次2h,第3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清膏,喷雾干燥,加适量矫味剂木糖醇与适量辅料糊精,混匀,以7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速溶茶。即得。

片剂制备:

平卧菊三七、酸角、仙草(凉粉草)、短梗五加、贡菊,酌予碎断,加80%乙醇6倍量,在80℃浸渍4h,滤过,回收乙醇。残渣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乙醇提取液混合浓缩成稠膏,加适量淀粉、木糖醇混匀,制粒,干燥,过筛,适量添加硬脂酸镁压片,包衣或不包衣。即得。

试验例

为阐明本发明具有降尿酸治疗痛风的效果,按实施例方法所制得的健康产品进行了痛风患者伴有尿酸高人群试食研究试验例。

李某,男,35岁。主诉双侧足踝足跖趾肿胀疼痛多天,因连续患处疼痛、坐卧不宁,坡行步态,足踝及足跖趾关节处明显肿胀疼痛,微红不热,因连续夜间疼痛影响睡眠而心烦,伴有脘腹痞满、大便密结,查舌质淤青间暗红,舌苔白厚腻,脉弦兼滑。西医诊断痛风,血常规检查提示,血尿酸554umol/l,血脂偏高。服用本发明产品3日疼痛即有减轻,一周后后肿胀基本消失,尤其是久立行走后明显改善疼痛,痛渐向愈。后去医院检测血尿酸266umol/l。

高某,男,68岁。痛风患者两侧足踝关节、跖趾关节红肿疼痛6天,活动不灵活,患者高尿酸血症史,由于长期服痛风舒胶囊效果不明显。并有高血压病、近一周痛风反复发作,近期服用秋水仙碱以促进尿酸排泄,疼痛不减。舌诊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滑。血尿酸633umol/l。服用本产品联合减量服用秋水仙碱3日后血尿酸316umol/l,疼痛肿胀明显改善,可适当康复下床运动。之后断断续续服用本发明产品1月余,3个月随访痛风未复发。

本产品所用原料效果确切、安全性好;适宜痛风高尿酸血症高患者长期服用。同时产品选用速溶茶与片剂剂型,具有外表美观,便于服用,携带方便的特点。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产品投入市场后将会具有良好的销售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