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5008发布日期:2019-06-25 23:1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而睡眠质量的高低正是生活品质的直接体现。这是因为较低的睡眠质量很可能引起免疫力低下、精神烦躁、焦虑不安、记忆力下降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暂停、心率异常、血氧下降等情况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其实,睡眠质量的高低与睡眠的姿态密切关联,而睡眠的姿态与床的姿态密切关联。现有技术中的床的功能较为单一,多是简单的硬板床或是弹簧床,床的姿态无法调整;或者,有些护理床可以在用户的手动操作下完成姿态调整的功能。显然,处于睡眠状态的用户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地调整护理床的姿态,进而调整睡眠的姿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实现了处于睡眠状态的用户可以自动地调整护理床的姿态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可以包括:

当检测到受检者处于护理床上时,获取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

根据脉搏波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并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

当睡眠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与预设条件对应的目标调整模式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

可选的,上述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

可选的,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可以包括:根据目标生理参数和运动姿态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

可选的,上述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姿态调整指令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

可选的,上述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受检者的多次睡眠质量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受检者的历史睡眠情况;

根据预先输入的受检者的基础信息以及历史睡眠情况,确定与受检者对应的睡眠建议。

可选的,当预设条件达到预设的风险指标时,上述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声音、光线和震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风险提醒。

可选的,目标生理参数可以包括心率、心率变化、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变化、血氧以及血氧变化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脉搏波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受检者处于护理床上时,获取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

睡眠质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脉搏波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并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

姿态调整模块,用于当睡眠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与预设条件对应的目标调整模式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到的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可以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这些目标生理参数可以用于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若是,则根据具体的异常情况对应的调整护理床的姿态。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受检者的睡眠质量自动地调整护理床的姿态,避免了受检者出现异常的睡眠质量,保证了受检者的健康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中的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自动地调整护理床的姿态的情况,尤其适合于处于睡眠状态的受检者自动地调整护理床的姿态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各种用户终端或服务器上。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当检测到受检者处于护理床上时,获取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

其中,检测受检者处于护理床上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当护理床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时,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值检测受检者是否处于护理床上;当护理床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检测受检者是否处于护理床上;当护理床上设置有拍摄装置时,可以根据拍摄到的护理床预设区域的图像信息检测受检者是否处于护理床上等。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现有技术的方式检测受检者是否处于护理床上,在此不再赘述。

获取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一方面,可以是获取额头的颅骨外区域的脉搏波,还可以是获取额头的毛细血管区域的脉搏波。另一方面,可以是获取额头的一个区域的脉搏波,例如邻近眉心区域的脉搏波;还可以是获取额头的两个或是两个以上区域的脉搏波,例如双侧颞动脉的脉搏波,这与待确定的目标生理参数有关。例如,当目标生理参数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或血氧时,可以只获取额头的一个区域的脉搏波,且单点脉搏波获取的实现方式更为简单实用。获取额头区域的脉搏波的优势在于,只有该区域的脉搏波可以反映出呼吸道如鼻腔、嘴巴的呼吸信号,这些呼吸信号可以是心率、呼吸频率等等,其可以直接反映出受检者是否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突发性心率异常等影响睡眠质量的异常情况。

s120、根据脉搏波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并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

具体的,可以根据脉搏波的时间特性和/或强度特性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上述时间特性和/或强度特性可以是脉搏波的射血期时间、舒张期时间、快速射血期时间、主波高度、重搏波高度、波峰点、波谷点等等。可选的,上述目标生理参数可以是心率、心率变化、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变化、血氧以及血氧变化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心率变化、呼吸频率变化和血氧变化可以认为是预设的时间范围内的当前数据的变化,也可以认为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变化。进而,根据目标生理参数可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例如,受检者是否处于打鼾、呼吸暂停、突发性心率异常、血氧下降等异常情况。

示例性的,以目标生理参数是呼吸频率和心率,睡眠质量是呼吸暂停为例: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睡眠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5-18次,心率是每分钟60-70次。则,当根据脉搏波确定的呼吸频率下降到每分钟10次以下,心率上升到每分钟90次以上时,可以认为是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

其中,根据脉搏波确定呼吸频率的方式可以是:滤除预设的采样频率内的脉搏波中的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计算滤波后的脉搏波中的相邻的两个波峰之间的时间差;对时间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与时间差对应的离散频谱;根据离散频谱中预设的频率范围内的峰值点可以确定呼吸频率。

s130、当睡眠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与预设条件对应的目标调整模式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

其中,预设条件可以认为是打鼾、呼吸暂停、突发性心率异常、血氧下降中的至少一种,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与睡眠质量相关的预设条件。即,当睡眠质量满足上述任一种情况时,都可以根据与预设条件对应的目标调整模式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上述目标调整模式可以是起背、落背、屈腿、左翻身、右翻身、翻身放平等。示例性的,当睡眠质量包括打鼾时,可以以左翻身或是右翻身的方式调整护理床的姿态以使受检者左翻身或是右翻身;当睡眠质量包括突发性心率异常如心率忽快忽慢时,可以以起背的方式调整护理床的姿态以使受检者的上半身略微抬高,降低心脏的负担。

具体的,护理床可以包括至少两块活动连接的床板,且至少一块床板的姿态可以调整,例如,床板的垂直高度和/或倾斜角度可以调整。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护理床可以包括床板10、床板20、床板30和床板40,各块所述床板的姿态都可以调整。当受检者处于护理床上时,头部朝向床板10和床板20的方向。则,当睡眠质量包括打鼾时,床板20和床板30可以略向上抬起,以使受检者左翻身;当睡眠质量包括突发性心率异常时,床板10和床板20可以略微向上抬起,以使受检者的上半身略微抬高。

可选的,当预设条件达到预设的风险指标时,可以通过声音、光线和震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风险提醒。与此同时,还可以将风险提醒的信号传输给预先设定的至少一个用户的终端上,使得用户亦可以提醒受检者调整睡眠的姿态。示例性,当预设条件是持续性呼吸暂停时,即当通过调整护理床的姿态仍无法解决受检者的呼吸暂停的情况时,则受检者的睡眠质量就属于持续性呼吸暂停,很有可能引起生命危险。此时,需要通过报警器、信号灯、扬声器、蜂鸣器、振子等各种装置进行风险提醒,其作用在于将受检者从睡眠状态中唤醒,避免持续性呼吸暂停的情况的持续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到的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可以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这些目标生理参数可以用于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若是,则根据具体的异常情况对应的调整护理床的姿态。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受检者的睡眠质量自动地调整护理床的姿态,避免了受检者出现异常的睡眠质量,保证了受检者的健康状态。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具体还可以包括:对受检者的多次睡眠质量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受检者的历史睡眠情况;根据预先输入的受检者的基础信息以及历史睡眠情况,确定与受检者对应的睡眠建议。

其中,个体的差异性可能使得每名受检者的历史睡眠情况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对受检者的多次睡眠质量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受检者的历史睡眠情况。例如,用户终端和/或服务器可以根据获取到的脉搏波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并且记录受检者的多次睡眠质量,以建立受检者的历史睡眠情况。示例性,当受检者的历史睡眠情况是易出现突发性心率异常的情况时,与受检者对应的睡眠建议可以是调整护理床的姿态使得受检者的上半身略微抬高。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历史睡眠情况和预先输入的受检者的基础信息相结合,共同确定与受检者对应的睡眠建议。上述基础信息可以是年龄、身高、体重、性别、饮酒吸烟、城市乡村生活、疾病情况等等。示例性的,当根据基础信息确定受检者患有心脏疾病时,与受检者对应的睡眠建议可以是调整护理床的姿态使得受检者右卧。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受检者的多次睡眠质量和基础信息提供合理化的睡眠建议,保证受检者的健康状态。

可选的,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姿态调整指令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考虑到护理床的使用群体,有些受检者可能属于老弱妇孺残等行动不便的群体。上述群体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处于护理床上,那么为了保证受检者的舒适度,护理床可以同时包括手动调整模式和自动调整模式。具体的,自动调整模式可以认为是上述目标调整模式;手动调整模式可以使得用户借助于遥控器、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装置手动调整护理床的姿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用户可以是受检者,也可以是受检者以外的使用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护理床的姿态,应用更加便捷。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可以通过预设的脉搏波检测设备获取。具体的,脉搏波检测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脉搏波检测模块以及用于固定至少一个脉搏波检测模块的佩戴部件。

上述脉搏波检测模块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是两个以上,这与待确定的目标生理参数有关,即可以根据待确定的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待获取的脉搏波的数量,进而确定脉搏波检测模块的数量。

脉搏波检测模块可以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光电传感器。可选的,光电传感器可以产生至少两个波长的光,例如,光电传感器可以是双波长的传感器,可以是三波长的传感器,还可以是四波长的传感器等等。因为,不同波长的光穿透组织的深度不同,则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即脉搏波可能存在差异,根据这些差异亦可以确定目标生理参数。具体的,以双波长的光电传感器为例,两个波长的光可以包括红光和红外光,其中,红光的波长可以在630纳米-680纳米的范围内,红外光的波长可以在800纳米-950纳米的范围内,这样设置的光电传感器正好可以确定血氧和/或血氧变化。

为了保证检测到的脉搏波的精准性,光电传感器需要避光处理。则,脉搏波检测模块中的用于容纳光电传感器的壳体可以包括遮光区和透光区。光电传感器的检测面与透光区相对设置,光电传感器中的除检测面以外的面与遮光区相对而置。在实际应用中,将透光区直接贴合于待检测区域,可以使得光电传感器只能通过透光区接收到待检测区域的光信号,提高了脉搏波检测的精准性。

实施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各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具体还可以包括:获取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其中,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10、当检测到受检者处于护理床上时,获取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并获取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

其中,上述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可以是俯卧姿态、平躺姿态、左卧姿态或是右卧姿态。获取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的原因在于,处于睡眠状态的受检者的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姿态都可能发生变化,但此时受检者的睡眠姿态并不一定发生变化。例如,处于睡眠状态的受检者的手部的运动姿态可能经常发生变化,但此时受检者的睡眠姿态并未发生变化。

相对而言,唯有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才能准确反映出受检者的睡眠姿态,例如,当头部的运动姿态是俯卧姿态时,受检者的睡眠姿态亦为俯卧姿态。因此,根据获取到的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可以确定受检者的睡眠姿态。进而,根据受检者的睡眠姿态可以确定受检者的仰卧时间、左卧时间、右卧时间、俯卧时间等等,以便判断受检者是否会出现单侧麻痹、心脏压迫等异常情况。

具体的,可以通过运动传感器获取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上述运动传感器可以是陀螺仪传感器和/或倾角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可以直接设置于佩戴部件上,还可以设置于至少一个脉搏波检测模块内。可以理解的是,运动传感器的数量越多,检测出的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越准确。

s220、根据脉搏波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并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

s230、当睡眠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与预设条件对应的目标调整模式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可以确定受检者的睡眠姿态,运动姿态和脉搏波的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以便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调整护理床的姿态。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当获取到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后,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可以包括:根据目标生理参数和运动姿态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

其中,睡眠质量可以直接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例如打鼾、呼吸暂停、突发性心率异常、血氧下降等等,还可以根据目标生理参数和运动姿态共同确定,例如处于仰卧姿态下的呼吸暂停、处于侧卧姿态下的呼吸暂停等等。上述侧卧姿态包括左卧姿态和右卧姿态。上述步骤设置的好处在于,根据目标生理参数和运动姿态共同确定的受检者的睡眠质量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受检者的健康状态。示例性的,通常情况下,受检者在仰卧姿态下发生呼吸暂停的可能性较高;如果有些受检者在侧卧姿态下经常发生呼吸暂停,则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如鼻腔内存在鼻息肉,进而可以对受检者进行及时地风险提醒。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该装置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属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在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4,该装置具体可包括:脉搏波获取模块310、睡眠质量确定模块320和姿态调整模块330。

其中,脉搏波获取模块310,用于当检测到受检者处于护理床上时,获取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

睡眠质量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脉搏波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并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

姿态调整模块330,用于当睡眠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与预设条件对应的目标调整模式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

可选的,上述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具体还可以包括:

运动姿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受检者的头部的运动姿态。

可选的,姿态调整模块330,还可以用于:根据目标生理参数和运动姿态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

可选的,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姿态手动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姿态调整指令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

可选的,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历史睡眠情况确定模块,用于对受检者的多次睡眠质量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受检者的历史睡眠情况;

睡眠建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输入的受检者的基础信息以及历史睡眠情况,确定与受检者对应的睡眠建议。

可选的,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当预设条件达到预设的风险指标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风险提醒模块,用于通过声音、光线和震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风险提醒。

可选的,目标生理参数可以包括心率、心率变化、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变化、血氧以及血氧变化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通过脉搏波获取模块和睡眠质量确定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可以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这些目标生理参数可以用于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姿态调整模块可以根据具体的异常情况对应的调整护理床的姿态。上述装置可以根据受检者的睡眠质量自动地调整护理床的姿态,避免了受检者出现异常的睡眠质量,保证了受检者的健康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包括存储器410、处理器420、输入装置430和输出装置440。终端中的处理器4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420为例;终端中的存储器410、处理器420、输入装置430和输出装置4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450连接为例。

存储器41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护理床的姿态调整装置中的脉搏波获取模块310、睡眠质量确定模块320和姿态调整模块330)。处理器4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1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

存储器41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1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2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当检测到受检者处于护理床上时,获取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

根据脉搏波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并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

当睡眠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与预设条件对应的目标调整模式对护理床的姿态进行调整。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依据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