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4433发布日期:2019-06-22 00:18阅读:9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护发精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头皮屑是人体头部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头部表皮的生理过程称为角质化过程,表皮从基底层形成细胞,并增殖、分裂,向上层逐渐推移,细胞也逐渐形成角蛋白,成为无核、无生命的角质层,干燥的死亡细胞呈鳞状或薄片状而自动脱落,这俗称为头皮屑。头屑是头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的。实际上,健康的头皮生态环境由三大平衡维持:油脂、菌群、代谢平衡。当头皮油脂分泌失衡,头皮就会出油变得油腻;当头皮菌群环境失衡,有害菌大量滋生,就会出现头痒的现象;而头皮角质层代谢过快,脱落就形成头屑。护发精油作为一种护发产品越来越受到用户欢迎,护发精油的功效很多,从最初精油搭配洗发水的diy用法,到如今洗护产品中添加精油成分,以修复受损发质,精油作用于头皮,通过对皮脂的调节,减少头屑、抑制脱发,促进毛发生长,所以一大部分精油是在洗发之前使用的,均匀涂抹发根,可有改善发质的作用。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去屑止痒的精油,添加了一系列的去屑成分,但用户在长期使用后,效果并不明显。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该精油能够有效滋养头皮,调理头皮菌群平衡,止痒去屑,并滋养发根,减少掉发,本发明还公开上述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通过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小麦胚芽油、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侧柏叶、芦荟、白醋。本发明中,小麦胚芽油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甘八碳醇及多种生理活性组分,作为润肤剂,能够有效滋润头皮和发丝,平衡头皮油脂,迷迭香叶油含有调理头皮油脂,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毛发再生的有效因子,药鼠尾草油能够调节大脑神经,其中的芳香物质让人心旷神怡,消除压力,从精神层面降低脱发,艾叶油具有祛湿止痒功效,薄荷油能够促进生发、平衡头皮ph值,并使头发维持一定含水率,减少静电的产生,冰片具有一定消炎抑菌的效果,有利于维持头皮菌群平衡,减少头皮屑的产生,侧柏叶富含生发因子,芦荟富含润发因子,采用上述组分制备成的护发精油能够有效调理头皮油脂、菌群、ph值,提升头皮和发丝健康度,减少脱发、头屑和瘙痒的发生。进一步的,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通过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小麦胚芽油85-95份、迷迭香叶油3-5份、药鼠尾草油2-4份、艾叶油1-2份、薄荷油1-2份、冰片0.1-0.5份、侧柏叶6-10份、芦荟2-4份、白醋1-2份。优选的,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通过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小麦胚芽油90份、迷迭香叶油5份、药鼠尾草油3份、艾叶油1份、薄荷油2份、冰片0.2份、侧柏叶8份、芦荟3份、白醋1份。采用上述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的精油去屑止痒效果更优。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质量份数比称取小麦胚芽油、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侧柏叶、芦荟、白醋备用;(2)将侧柏叶、芦荟、白醋进行混合发酵,提取发酵液;(3)将发酵液灭菌后与小麦胚芽油混合后进行油水分离;(4)在步骤(3)分离出的油液中加入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匀。其中,步骤(2)中,侧柏叶、芦荟、白醋进行混合发酵的具体步骤如下:(21)将侧柏叶和芦荟切碎后捣成泥状的混合物备用;(22)向泥状的混合物内加入0.6份nacl混匀,静置15-30min后过滤,取滤液;(23)在滤液中加入部分小麦胚芽油、白醋、纯水、白酒、蔗糖和发酵菌剂,在25-38℃下发酵65-75h;(24)发酵完毕后过滤三次,得到发酵液。本发明的小麦胚芽油、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均采用市售油,其具体成分和制备方法均为现有,因而在此不再详述。本发明将侧柏叶、芦荟捣碎后加入nacl,能够促进侧柏叶、芦荟内的细胞液渗出,利于充分发酵,其滤液中加入部分小麦胚芽油、白醋、纯水、白酒、蔗糖和发酵菌剂混合,在发酵菌剂微生物群的作用下,侧柏叶细胞液、芦荟细胞液、小麦胚芽油、白酒当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25-38℃下持续发酵65-75h后,得到的发酵液内富含极易被头皮吸收的小分子去屑养发因子,在与剩余的小麦胚芽油混合后,有效因子进入到油液内,与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合后得到的精油具有优异的滋养头皮、去屑止痒的功效,并且能够显著降低脱发量,提升头发的柔顺度。固发、养发、防脱发效果,并能够滋养头皮和发丝,提升头发光泽度。进一步的,步骤(23)中,发酵前加入的物料的质量份数分别为:小麦胚芽油3-4份、白醋1-2份、纯水55-70份、白酒3-4份、蔗糖9-12份。进一步的,所述发酵菌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酵母菌1.5份、乳酸菌0.7份、硫细菌0.9份、双歧杆菌0.7份、枯草芽孢杆菌0.8、凝结芽孢杆菌0.4份。发酵菌剂以及将小麦胚芽油、白醋、纯水、白酒、蔗糖与侧柏液和芦荟混合发酵的方式,是发明人经历无数次反复试验得到的最佳结果,发酵菌剂采用上述微生物和配比,能够使上述各个发酵原料发酵后产生易于被头皮吸收的去屑养发因子,吸收效果好,有效提升头皮和头发的健康度。进一步的,步骤(4)中,预先将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合后,在50-70℃下加热10-20min,再与步骤(3)得到的油液混合并搅拌10-15min即可。进一步的,将得到的亮发精油在50-70℃的电热培养箱中保存48h。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小麦胚芽油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甘八碳醇及多种生理活性组分,作为润肤剂,能够有效滋润头皮和发丝,平衡头皮油脂,迷迭香叶油含有调理头皮油脂,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毛发再生的有效因子,药鼠尾草油能够调节大脑神经,其中的芳香物质让人心旷神怡,消除压力,从精神层面降低脱发,艾叶油具有祛湿止痒功效,薄荷油能够促进生发、平衡头皮ph值,并使头发维持一定含水率,减少静电的产生,冰片具有一定消炎抑菌的效果,有利于维持头皮菌群平衡,减少头皮屑的产生,侧柏叶富含生发因子,芦荟富含润发因子,采用上述组分制备成的护发精油能够有效调理头皮油脂、菌群、ph值,提升头皮和发丝健康度,减少脱发、头屑和瘙痒的发生;2、本发明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的制备方法,将侧柏叶、芦荟捣碎后加入nacl,能够促进侧柏叶、芦荟内的细胞液渗出,利于充分发酵,其滤液中加入部分小麦胚芽油、白醋、纯水、白酒、蔗糖和发酵菌剂混合,在发酵菌剂微生物群的作用下,侧柏叶细胞液、芦荟细胞液、小麦胚芽油、白酒当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25-38℃下持续发酵65-75h后,得到的发酵液内富含极易被头皮吸收的小分子去屑养发因子,在与剩余的小麦胚芽油混合后,有效因子进入到油液内,与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合后得到的精油具有优异的滋养头皮、去屑止痒的功效,并且能够显著降低脱发量,提升头发的柔顺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而成:1)称取小麦胚芽油95份、迷迭香叶油5份、药鼠尾草油2份、艾叶油1份、薄荷油2份、冰片0.5份、侧柏叶10份、芦荟2份、白醋1份备用;2)将侧柏叶和芦荟切碎后捣成泥状的混合物备用;3)向泥状的混合物内加入0.6份nacl混匀,静置30min后过滤,取滤液;4)在滤液中加入小麦胚芽油4份、白醋2份、纯水70份、白酒3份、蔗糖9份和发酵菌剂5份,在38℃下发酵65h;5)发酵完毕后过滤三次,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灭菌后与剩余的小麦胚芽油混合后进行油水分离;6)预先将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合后,70℃下加热10min,再与步骤5)得到的油液混合并搅拌10min即可;7)将得到的亮发精油在70℃的电热培养箱中保存48h。所述发酵菌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酵母菌1.5份、乳酸菌0.7份、硫细菌0.9份、双歧杆菌0.7份、枯草芽孢杆菌0.8、凝结芽孢杆菌0.4份。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而成:1)称取小麦胚芽油85份、迷迭香叶油3份、药鼠尾草油4份、艾叶油2份、薄荷油1份、冰片0.1份、侧柏叶6份、芦荟4份、白醋2份备用;2)将侧柏叶和芦荟切碎后捣成泥状的混合物备用;3)向泥状的混合物内加入0.6份nacl混匀,静置15min后过滤,取滤液;4)在滤液中加入小麦胚芽油3份、白醋1份、纯水55份、白酒4份、蔗糖12份和发酵菌剂5份,在25℃下发酵75h;5)发酵完毕后过滤三次,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灭菌后与剩余的小麦胚芽油混合后进行油水分离;6)预先将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合后,在50℃下加热20min,再与步骤5)得到的油液混合并搅拌15min即可;7)将得到的亮发精油在50℃的电热培养箱中保存48h。所述发酵菌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酵母菌1.5份、乳酸菌0.7份、硫细菌0.9份、双歧杆菌0.7份、枯草芽孢杆菌0.8、凝结芽孢杆菌0.4份。实施例3本发明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而成:1)称取小麦胚芽油90份、迷迭香叶油5份、药鼠尾草油3份、艾叶油1份、薄荷油2份、冰片0.2份、侧柏叶8份、芦荟3份、白醋1份备用;2)将侧柏叶和芦荟切碎后捣成泥状的混合物备用;3)向泥状的混合物内加入0.6份nacl混匀,静置15-30min后过滤,取滤液;4)在滤液中加入小麦胚芽油4份、白醋2份、纯水65份、白酒4份、蔗糖10份和发酵菌剂5份,在30℃下发酵70h;5)发酵完毕后过滤三次,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灭菌后与剩余的小麦胚芽油混合后进行油水分离;6)预先将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合后,在60℃下加热15min,再与步骤5)得到的油液混合并搅拌13min即可;7)将得到的亮发精油在60℃的电热培养箱中保存48h。所述发酵菌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酵母菌1.5份、乳酸菌0.7份、硫细菌0.9份、双歧杆菌0.7份、枯草芽孢杆菌0.8、凝结芽孢杆菌0.4份。以下为对照实施例实施例4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而成:1)称取小麦胚芽油90份、迷迭香叶油5份、药鼠尾草油3份、艾叶油1份、薄荷油2份、冰片0.2份备用;2)预先将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合后,在60℃下加热15min,再与小麦胚芽油混合并搅拌13min即可;3)将得到的亮发精油在60℃的电热培养箱中保存48h。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区别在于:缺少组分侧柏叶、芦荟、白醋及相关制备工艺。实施例5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而成:1)称取小麦胚芽油90份、迷迭香叶油5份、药鼠尾草油3份、艾叶油1份、薄荷油2份、冰片0.2份、侧柏油8份、芦荟3份、白醋1份备用;2)将芦荟切碎后捣成泥状的混合物备用;3)向泥状的混合物内加入0.3份nacl混匀,静置15-30min后过滤,取滤液;4)在滤液中加入小麦胚芽油4份、白醋2份、侧柏油8份、纯水65份、白酒4份、蔗糖10份和发酵菌剂5份,在30℃下发酵70h;5)发酵完毕后过滤三次,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灭菌后与剩余的小麦胚芽油混合后进行油水分离;6)预先将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合后,在60℃下加热15min,再与步骤5)得到的油液混合并搅拌13min即可;7)将得到的亮发精油在60℃的电热培养箱中保存48h。所述发酵菌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酵母菌1.5份、乳酸菌0.7份、硫细菌0.9份、双歧杆菌0.7份、枯草芽孢杆菌0.8、凝结芽孢杆菌0.4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区别在于:将侧柏叶替换为侧柏油。实施例6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油,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而成:1)称取小麦胚芽油90份、迷迭香叶油5份、药鼠尾草油3份、艾叶油1份、薄荷油2份、冰片0.2份、侧柏叶8份、芦荟3份、白醋1份备用;2)将侧柏叶和芦荟切碎后捣成泥状的混合物备用;3)向泥状的混合物内加入0.6份nacl混匀,静置15-30min后过滤,取滤液;4)在滤液中加入白醋2份、纯水65份、白酒4份、蔗糖10份和发酵菌剂5份,在30℃下发酵70h;5)发酵完毕后过滤三次,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灭菌后与小麦胚芽油混合后进行油水分离;6)预先将迷迭香叶油、药鼠尾草油、艾叶油、薄荷油、冰片混合后,在60℃下加热15min,再与步骤5)得到的油液混合并搅拌13min即可;7)将得到的亮发精油在60℃的电热培养箱中保存48h。所述发酵菌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酵母菌1.5份、乳酸菌0.7份、硫细菌0.9份、双歧杆菌0.7份、枯草芽孢杆菌0.8、凝结芽孢杆菌0.4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区别在于:侧柏叶、芦荟、白醋发酵工艺改变。选取30个身体健康、发质相同、年龄在30-33岁的女性志愿者,30个女性志愿者头发长度均在20-25cm范围内,将志愿者随机分为6个组,编号为1、2、3、4、5、6,每组5人,6组志愿者按照编号顺序分别使用实施例1-6制备的精油进行护发,护发频率均在2天一次,精油在洗发前使用,采用同样的洗发剂,即6组志愿者按照相同的使用方法、使用量进行护发30天后,对各组志愿者的发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表格中,初始值为30个志愿者头皮瘙痒程度、头屑量、日掉发量和头发柔顺性的平均值,由于发质相同,初始值对应的各个数据与每个志愿者自身的数据十分接近;表中1、2、3、4、5、6代表分组编号,编号1-6的志愿者分别使用的是实施例1-6制备出的精油护发,表格中数据均为各组志愿者的平均值,其中,瘙痒程度、头屑量和头发柔顺性满分为5分。初始值123456瘙痒程度40.50.50.53.53.53.5头屑量3.50.50.50.53.53.03.0日掉发量(根)92656462888685柔顺性1444.51.522由上表可知,编号1-3组的志愿者在使用了实施例1-3制备出的精油后,头发柔顺性显著提升,发质得到显著改善,头皮瘙痒程度、头屑量和日掉发量明显减少,有效改善了头痒头屑的现象,头发更加稳固,减少掉发量,尤其是实施例3制备的精油护发效果更佳。编号4-6组的志愿者在使用了实施例4-6制备出的精油后,头发柔顺性提升不明显,头皮瘙痒程度、头屑量和日掉发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降低不明显,护发效果远不如实施例1-3制备的精油。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